春分节气为什么要直立?

2021的春分节气到了。春分的习俗有很多,但是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就是“竖着下蛋”,但是你知道春分为什么竖着下蛋吗?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为什么春分节气要竖蛋_春分竖蛋习俗的由来。欢迎阅读。

春分竖蛋习俗

春分这一天最有趣的习俗是“立蛋”:选择一个刚刚出生四五天的光滑对称的鸡蛋,轻轻地把它立在桌子上。“春分到了,蛋就好看了”。每年春分之际,我国很多地方都会举行“竖蛋”游戏或比赛。

春分为什么要竖蛋?春分垂直下蛋习俗的由来

据史料记载,春天分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大中华,是为了庆祝春天的到来。其实立鸡蛋和春分没有关系,只是让鸡蛋的重心低于鸡蛋中间最大周长的曲线位置。根据古老的传说,春分那天是最容易立蛋的一天。

竖蛋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春天来了,万物不宁,竖蛋是提醒人们保持良好心态,随时保持冷静的好方法。

为什么选择在春分的时候“下蛋”?平时鸡蛋能立起来吗?「下蛋」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有人说“春分”时容易把鸡蛋立起来,是因为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一样长的一天,地球以66.5度倾斜的地轴与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平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所以更容易成功把鸡蛋立起来。

还有人说“春分”正值春分,天气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舒服,思维敏捷,动作利落,也最容易集中精力,成功把蛋立起来。

《二十四节气知识》一书中的观点认为,竖蛋与春分关系不大。因为鸡蛋表面凹凸不平,有很多凸出的“小山”。“山丘”的高度约为0.03毫米,“峰”之间的距离在0.5至0.8毫米之间,根据三点决定一个平面的原理,只要找到三个“山丘”和它们形成的三角形,然后让鸡蛋的重心通过这个三角形,鸡蛋就可以直立起来。

有专家认为,竖蛋真的与春分和节气无关。因为让一个鸡蛋站起来的真正因素是重力,所以一个鸡蛋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一天站起来。竖蛋的秘诀主要是“稳手耐心,赤子之心。”

春分有哪些「下蛋」的招数?

方法一:找支撑面。为了找到合适的支撑面,我们做了一个小实验。我们在桌面上画了印泥,然后把鸡蛋立在涂了印泥的桌面上。你可以发现,能站立的蛋,底部会有一个肉眼很难看到的平面。一旦重力线能穿过这个平面,蛋就能立起来。

方法二:双手保持稳定。因为蛋黄在生鸡蛋中的位置也会影响鸡蛋的站立,所以站立鸡蛋的手要尽量保持不动,让蛋黄慢慢沉降到鸡蛋的下部,这样重心就可以低到让鸡蛋保持平衡。

方法三:挑鸡蛋。首先,选择一个大头小头的鸡蛋。下蛋的时候大头会朝下,这样重心会更低,就像不倒翁一样,很容易保持平衡。最好在出生后3到5天产卵,这样鸡蛋的蛋黄就比较松散,蛋黄下沉,重心下降,有利于鸡蛋的勃起。下蛋的时候,不能选择熟蛋和冻蛋。如果鸡蛋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最好加热后再检测。

春分那天“立蛋”的游戏还挺有意思的。我们把家里的鸡蛋拿出来试一试,看你能站起来几个。

春分有趣的民俗

吃春季蔬菜

岭南风情

开平仓镇过去有一个叫“春分吃春菜”的习俗,一市四市(加上鹤山为五市)。“春菜”是一种野生苋菜,村民称之为“春蒿”。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摘春菜了。在野外搜索时,往往是绿瘦的,大约一个手掌的长度。采摘下来的春菜,一般在家里和鱼片一起熬制,称为“春汤”。有句顺口溜说:“春汤脏,洗肝肠。全家老少平安健康。”从一年的春天开始,人们仍然在家里祈求平安和健康。

送春牛

春分马上就到了,到时候就会有一幅春牛挨家挨户送的画面。画面用红纸或黄纸印上一年四季的农历节气,还印有农民的耕田图案,称为“春牛图”。发图的都是民谣歌手,主要说春耕、吉祥之类不逆农时的话。每到一个房子,他们更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直到房主高兴给钱。虽然说出来的话很随意,但是每一句都押韵优美。俗称“春”,春人称为“春官”。

粘麻雀嘴

根据习俗,农民在春分这天放假。家家都要吃汤圆,要煮十几二十几三十个不用包的汤圆,用细细的竹叉放在田边的户外田埂上,叫粘麻雀嘴,免得破坏庄稼。

放风筝

春分也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在春分的时候。甚至成年人也参与其中。风筝分为王耔风筝、鲢鱼风筝、糜蛾风筝、雷公虫风筝和月儿光风筝。最大的风筝有两米高,最小的有两三英尺。市面上有风筝,很多都比别人的小,适合小孩子玩,但是大部分还是自己贴的,大一点的,还要互相较劲,看哪个飞得高。

春节

在二月的春分,人们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节。扫墓前要在祠堂里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宰杀猪羊,请鼓手演奏,礼生念祭文,引三颂。春分扫墓开始,先扫先人和远祖的坟,全家、全村都要大规模出动,队伍往往达到数百甚至数千人。开基祖坟和远祖祖坟扫墓后,再分房给每个房间的祖坟扫墓,最后各家给私家扫墓。在大多数客家地区,春季祭祖和扫墓从春分或更早开始,最迟必须在清明节结束。各地都有一种说法,清明过后墓门紧闭,先人的灵位就不用了。

崇拜

春分前后的民间节日有2月15日张凯的生日:王声,又名“陈”是唐代勇士陈元光,为漳州立下功勋,死后成为漳州的守护神。2月19日是观音菩萨的生日,每到生日,很多信众都会去观音庙朝拜。2月25日三山王祭祀日:三山王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名山、金山等山神。早年潮州客家移民淳为守护神,所以信众以客家人为主。

节日

在周朝,有一种在春分崇拜太阳的仪式。礼记:“祭坛。”孔《英达疏》:“又叫春分”。

日坛位于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以东,又称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时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朝日设定在春分的开始。每年甲、丙、戊、庚、任,皇帝亲自祭祀,其余年份由官员祭祀。

古代皇帝祭祀太阳的地方大多位于北京郊区。元代北京有一座祭坛。北京的这座祭坛建于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它被一个正方形的外墙包围着。每次祭祀前,天皇都会来到北坛门的服装厅休息,然后换上衣服,前往朝日坛进行祭祀。朝日祭坛位于整个建筑的南面,面向东西。这是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们不得不站在西方向东方敬礼。祭坛呈圆形,1层,直径33.3米。四周有短墙环绕,东、南、北各有1星门。西面是正门,有三个星门以示区别。墙中间用白石筑成方形平台,称为祭台,高1.89米,周长64米。明朝建成后,祭坛由红色釉面砖制成,象征大明神的太阳。这本来是一种很浪漫的布置,但是到了清朝,就用方砖铺成了,祭坛就逊色了。

祭日虽然比不上祭天祭地的仪式,但仪式也相当隆重。明朝皇帝祭祀日本人的时候,三礼,七曲,八舞,三跪,九鞠躬。清代皇帝祭祀太阳的仪式包括迎神、献玉帛、初祭、初祭、终祭、祈福、车行、送神、送流星等九项,也非常隆重。如今的祭坛已经告别了祭祀太阳、崇拜上帝的时代,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