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人清明节是怎么过的?
文/蒋卫华
清明节扫墓和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到了宋代以后逐渐融合,不断被赋予积极的文化意义。人们直接把祭祖与重视孝道、谨慎追求未来的中华民族性格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习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根的道德意识。它的文化意义类似于西方的感恩节。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学》中:“春分后十五,斗指清明。”假期始于唐代的清明节,不同年份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一个生活日益城市化,民俗向娱乐化方向发展的时代。为了能让人们在清明节扫墓、踏青,特别规定国子监放假三天,武馆放假一天。现在清明节也成了中国的一个全国性节日。
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给了“清明难得”这句古话最好的诠释。我在想,今年清明节还是这样吗?
张择端的国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长卷,描绘了北宋基层过清明节的热闹景象。那我就用说和读图的方式,供朋友们参考。张择端,北宋画家,生于吴栋(今山东诸城)。早年就读于汴京,后学绘画,并在宋徽宗赵霁时期任职于翰林画院。中国画用界笔和尺子画线的技法,用来表现宫殿、梯田、房屋等主题,特别是画船、车、桥、街。他的画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张择端的画大多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保存完好,成为中国传世十大名画之一。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宽25.5厘米(实录24.8厘米),长525厘米(实录528.7厘米)。它以丝绸上色,是张择端中唯一的杰作,是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人在清明时节的活动,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艺术史上,它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宏伟的现实主义杰作。作品以长卷的形式,运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将纷繁复杂的景物带入统一多变的画卷中。这幅画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一部分是市场。人口550余人(814人),牲畜60余头(83马),船只29艘,建筑物30余座,汽车13辆,汽车14辆,桥梁17座,树木约180棵。
这幅画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过清明节的热闹景象。这幅画的构图非常壮观。它把我们带回了边河。比如汴河的柳树中,郊区都是柳树,城里来扫墓的人也不少。有官,有民,有男,有女,有骑马的,有轿子,还有一些柳枝轿子。这段是空的。然后我来到了城市的边缘,那里有商店、客栈和茶馆。在《汴河》中,这里有九处迂回曲折,在画面上留下了更多的空白,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虹桥,画家关注的地方。桥上,各种各样的人聚集在上面,拥挤拥挤;桥下,大船即将过虹桥,有篙、有绳、有喊声,像一场飞船上空的激战。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有五百多人,不是一千人。有穿长袍短袄的,有坐轿子的,有坐轿子的,有光头和尚的,有道士的,有江湖骗子的,有数学家先生的,有老板的,有顾客的,有学者的,有搬运工的。人物虽多,但没有凑数的人。人物虽杂,但各有各的精神。看画如游汴京,展画如见汴河。其历史文献价值不言而喻。
这幅画的“视点”令人动容,是一幅巧妙地运用中国绘画方法的“散点透视”的杰作。画家鸟瞰的构图,就像一部电影的镜头切换,让我们从城外看到了城内,从下面看到了桥,看了几十里的汴河,看到了北京的全貌,仿佛在读一首关于北宋市民阶层生活的伟大诗篇。
清明节祭祖扫墓、缅怀祖先功德的活动,与中华文化中深厚的祖先崇拜和孝文化有着深刻的关系,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一大文化支柱。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祖孙代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或许这就是清明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