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回忆

文/钱

那一刻,云海飘过,我仿佛听到一声鸟鸣划破了两岸的寂静。潮湿的河风扑面而来,梧桐树随风摇摆,花瓣飘动,香气扑面而来。

又是一瞬间,曙光初现,我突然看到一大片夏光从四面八方涌来,洒在屋顶和窗格上,覆盖了整个后巷和老房子、城堡。

似乎与此同时,我耳边响起了父亲的声音:“该起床了,不然上学要迟到了。”恍惚中,他拉开窗帘,弯身揉揉我的头发,“哦,你快点,你听见了吗……”虽然他叹了口气,但我能笑着说出他语气中的溺爱。

那是我五岁的时候。从我记事起。

小时候虽然敏感多疑,但童心未泯,总是爱做梦。这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教室在村里打谷场旁边,后面有一个低矮的土房,里面开着黄花,长着杂草。打谷场和房子周围的地方成了孩子们的天堂。跳橡皮筋,踢毽子,扔手帕,玩捉迷藏,老鹰捉小鸡...各种游戏,各种好玩的,追逐嬉闹的噪音扰乱了村子的宁静。

打谷场前面是一块豆腐似的水田,还有一个大池塘。路两边是一丛丛的树,隐约能听到鸟叫声。树上开满了一簇簇小花,摇曳着,闪闪发光。树后面是乡村房子。“林影啼向寂静处,草塘独听蛙”,仿佛不小心,耳边传来了轻柔的哼唱声,绿树、池水、天空也融为一体。

我还记得教室后面的一个斜坡附近有一个很大的方形石磨,比路面高一米左右。石磨中间是一个小脸盆大小的洞,深不见底,又深又黑。对着洞口喊,能听到微弱的回声。扔一块石头下去,却久久没有回音,让人有一种恐惧感,不禁想起一些离奇的传说。

有一次,休息的时候,几个朋友又去了。当时的阳光刚刚好,很温暖,但我看向洞口的时候,依然是无尽的黑暗。我正要转身,这时大家突然一哄而散。我也是匆匆跑开,怕那洞里冒出个怪物,不敢回头。

小学一至三年级也是在村里读的。教室是由一个大户人家的房子改建的,和家只隔了一条路,但只要几分钟就到了。

教室外是一片高大的松柏,春天里鸟语花香。透过树影,可以看到几户农家,鸡犬之声不绝于耳。教室后面是一堵长长的墙,墙下的小花静静地开着。在新的绿色背景的映衬下,有一点光泽。安静祥和,就像渴望一样。

绕过围栏,是大片的山地,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植物和野花,颜色各异。田野里依稀可见人影。“门外无人问落花,冉冉遍天下”,恰到好处。

远处,是连绵的山影穿过田野,仿佛没有尽头。世界之广阔令人叹为观止。所以,我不禁想起歌词里的一句话,“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是下山到山的另一边,也没有人能告诉我山里面是否有神仙居住……”

那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放学后,几个朋友相约去后山摘花果,捡农民撒的芋头,或者就在荒无人烟的旷野里闲逛一会儿。笑声散落在阳光下,随风飘荡。

最难忘的是那个夏天的黄昏,跟着爸爸去后山割燕麦回来喂兔子。夕阳如水,染红了天空。风吹着麦浪,像海浪一样汹涌澎湃。梦幻般的场景,想象中的天堂。俯瞰隐藏在半山腰密林中的军用雷达站,傍晚的光线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让人想靠近,又不敢靠近。

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那个地方依然神秘,依然不敢靠近。但漫山遍野的晚霞却成了记忆中最美的点缀。

我四年级的时候,学校离家七八公里在村公所附近,走路大概30分钟。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很少走大路,而是沿着河边的一条田间小路去上学。田埂上长满了草,一如既往的蓬勃,任性。那时候,河水异常清澈,在阳光下闪着金光。一阵风发出浅浅的声音,很柔和。树上叽叽喳喳的小鸟,像在哭泣,让人的气质变得温柔。

清晨,我在小道上奔跑,当我穿过一条长长的运河,穿过一片梨园,走到通往学校的路上时,露水已经打湿了我的裤腿。刘海和袖子上也沾着细小的水珠,像花,像雾。

下午,我一路走在阳光下。很快,衣服领口就散发出一股热汗的味道,额头和胳膊上也有淡淡的汗水。空气中充满了温暖的阳光。大家都不以为意,笑声依旧。

傍晚,阳光如水,飞虫环绕。一阵风过,飞花似絮。我们不顾一切地脱下鞋子,把脚伸进水里,非常凉爽舒适。有时候,我会在河边的浅滩玩很久,才慢慢回家。

晚上下了晚自习,再也不敢从小路返回,而是穿过村镇,拐进高速公路,迎着朦胧的夜色回家。群星闪耀,晚风微凉,房屋树木若隐若现,十分美丽。

这时候,你就可以用雨雾之类的想象来调和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枯燥生活。微风可以吹走年轻人的烦恼,让他们沉浸在稻子和水果的香味中。

一切都刚刚好。

一切都是绿色的。

一切都和那首歌一模一样,“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童年迷迷糊糊……”

学校后面是一户人家。向窗外望去,可以看到一排房子的后窗格,屋檐下的缝隙间生长着一些草花,在细雨中无声无息。再次抬起你的眼睛,你可以看到通向村庄外面的小路,独自蜿蜒而去。视线尽头,是一条长长的拱形运河,四周景色葱郁,衬着蓝天白云、小桥流水、碧绿稻田,别有一番韵味。

一花一世界,随四季来来去去。

如月色,不能言之。只有懂的人才知道。

清晨,朗朗的读书声飞出窗外,如玉珠般散落。日复一日,累积成一卷底片,成为时间的遗产,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记得科学课上,老师让我们背诵《二十四节气歌》:“春雨震春清谷,夏满夏连,秋露寒霜,冬雪雪。”读回来,读回来,总是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感觉朦胧。直到初中,我才彻底明白诗歌中所蕴含的意义。

现在想起来,有点惭愧。

我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家乡》。我记得有个女生写道:“我的家乡在盘江南岸。这座桥横跨在河上,与旧河相遇。河两岸的树四季都差不多。两岸飞花,四季几乎都是红的。”当时老师拍手惊呼,然后从头读了一遍,让我们欣赏那些巧妙的修辞。最后,她被鼓励多读书,多思考,以便将来成为一名作家。

那年六一儿童节,我们班选了一个歌舞表演《让我们摇摆双浆》,那个女生是领舞。我记得那一天,她妆容鲜亮,眼神清澈,裙摆飞扬,像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让人目不转睛。

我羡慕地看着她。她不仅学习好,长得好看,性格文静,还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那时候像她这样两种才能都有的人很少。

很多年以后,我听一个朋友说,她没有在艺术上发展,而是听从了家人的建议,成为了一名医生。

不知怎么的,我心里有点感叹。

进入中学后,童趣逐渐消失。就像一朵花的轮回时光,见证洁白干净的岁月,最后化作一片树叶,随风旋转,飞舞,作画。

但那一刻,像午夜梦回,一些细节散落在氤氲潮湿的夜空,只留下时光飞逝的忧伤。放眼望去,依然是雾夜,无边无际。那种往事不可追溯的失望,以及真实的遗憾和孤独,让人情不自禁地堕落。

昏黄的灯光下,我想起了一些遥远的午后,想起了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想起了坐在岸边无聊的看着风,看着平静的河水,看着蔚蓝的天空,看着棉花云。柳絮如丝,漫天飞舞。一只鸟从树上冲下来,落在我旁边,静静地看着我。

这种希望,在《花样年华》中消失了...

我想大概有很多人听到这首歌后都会情不自禁地陷入回忆。唱完之后,我从梦中醒来,回到了现实。然而,梦并没有消逝,化作无尽的惆怅,融化在窗外的黑暗中。

迷迷糊糊中,《童年》的旋律再次响起,循环播放,穿越时间,渐渐慢下来,最后归于平静。

青春的退却,就像这首歌,一点一点磨平棱角,一点一点侵蚀梦想。然后,花会从尘埃中绽放,装点平凡的生活,慰藉孤独的生活。

还好,笑声、欢呼声、鸟鸣声、轻微的风声、潺潺的水声、书籍的声音,都是童年的主题。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两个影子,一个是童年的自己,站在长长的雨雾中,在天空思考未来。一个是现在的自己,站在窗檐下,在晚霞中沉思往事。

时间在跑,人在走。在这个时间点上,一切都不可逆转。

这时候,窗外的灯光,如梦一般,铺在附近的植被上,光影浮在树叶上。像往常一样。

突然,夜晚来了,天空是蓝色的幕布。不久之后,风垂了下来,记忆中的风景悄然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