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信息介绍
端午节介绍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也叫端阳,普节,天中节,大长节,木兰节,女儿节,儿童节在夏历的第五个月的第五天。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时节、崇武节、五月节、玉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拉节、诗人节、龙舟节、艾节、端午节、夏节、崇武节、午时节等。虽然名字不同,但总体来说,各地人民的风俗是相似多于不同的。今天,端午节仍然是中国人民中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盛大节日。
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日之一。五月为毒月,五日为毒日,五日午时为毒时,排在三毒之末。端午节也叫“五月底”。五月是整个大热天的开始,五条毒蛇开始活跃,鬼怪横行,会给人带来灾难,尤其是给无所顾忌、无所反抗的孩子带来灾难。因此,人们把五月的端午节称为“儿童节”或“娃娃节”。
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由于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部分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畲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达斡尔族、仫佬族。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下午藏,下午粘树叶,挂菖蒲艾草,百病游,戴香囊,备祭祀碗,赛龙舟,竞赛,击球,荡秋千,用雄黄画孩子,喝雄黄酒,菖蒲酒,吃毒饼,咸蛋,粽子,时令鲜果。有些活动,如赛龙舟,取得了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成为国际体育赛事。
各种传统民俗活动,赛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穆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沼泽。”我在《前九歌·向君》中说:“今日驾飞龙北去,驾我路到洞庭”,“石濑浅,飞龙婉约”。文章中的“龙”就是龙舟。河姆渡遗址和天罗山遗址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独木舟和木桨存在。龙舟最初的原型是在单个木船上雕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成用木板制成的龙舟。
赛龙舟前,请邀龙,祭神。比如广东的端午,要在端午节前从水下下水,祭祀完毕后,在比赛前安装龙头龙尾。闽台赴妈祖庙朝拜。过去人们在龙宫祭祀时,气氛十分严肃,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辟邪,兴奋点,灾乐祸,万事如意,还祝福划船安全。用人们的话说,“要吉祥”表达了人们内心的美好愿望。
龙舟比赛历史悠久,流传了2000多年。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水上运动娱乐项目,多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船比赛。它传到国外后,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性的比赛。[8]在屈原的故乡湖北秭归,也有祭祀屈原的仪式。
挂艾草和菖蒲
端午节,各种能驱邪祛病的花草,早就布置好了。最早的例子是在门上挂艾草,《荆楚纪年》:“艾艾为人,挂于门上以毒气。”这是因为艾蒿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还可以用来治病、艾灸穴位、驱虫。五月的艾叶含艾叶油最多(此时正处于温生长旺盛期),所以效果最好,人们争相采摘艾叶。家里经常挂几株艾草。由于其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辟邪、防蚊、辟邪。
民间有句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艾”又名艾蒿、艾蒿。它的茎和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其特有的香味能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的叶子还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醒脑、开窍壮骨、散结杀虫、杀菌的药物。可见古人在一定程度上种植了艾蒿和菖蒲,这些活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流传已久,主要是因为它有入药的作用。如宗谷《荆楚纪年》记载“鸡未啼时,采艾草者,状如人,取之,以艾灸收之,甚有功效。”这一天,爱彩变成人形,挂在门上,可以施放毒气。"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交书”、“顾宗班”、“童粽子”。历史悠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小米就被茭白(zinia latifolia)的叶子包裹成角状,称为“角粟”;用竹筒包装的大米密封烘烤,称为“筒粽子”。东汉末年,小米泡草木灰水。由于水中含有碱,小米被树叶包裹成四边形,煮熟,就成了广东酸水粽子。
在晋代,粽子被正式指定为端午节的食品。据周人所写的《岳阳风土志》记载:“习惯用树叶把小米包起来,煮熟,煮透。五月五日到夏季至日,一个是粽子,一个是小米。”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子。米饭混合了动物肉、栗子、红枣、红豆等。,而且品种越来越多。粽子也被用作交流的礼物。
到了唐代,粽子用的米“洁白如玉”,形状出现了圆锥形和菱形。到了宋代,已经有了“蜜饯饺子”,也就是水果进饺子。到了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材料已经从野生树叶变成了野生树叶。
至今,每年五月初,中国家家户户都要泡糯米,洗粽子叶,包粽子,花色品种更多。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已经流行了几千年,并传播到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端午沐浴(木兰汤)
中午洗澡(木兰汤)是《大戴礼》中记载的古老习俗。但本文所说的兰花不是兰花,而是飞机草或菊科草本植物,有香味,可煎可浴。《九歌·云中》也有“沐浴兰花汤会让你芬芳”这句话。《荆楚纪年》:“五月五日,谓之兰浴节。”《五杂记》记载,明朝人中午用五色草洗澡,是因为“没有兰花汤”。后来一般都是炒香蒲,艾草等草药洗澡。
在广东,孩子们用艾草麦药或艾草、香蒲、凤仙花、玉兰花等花草烧开洗净,而青少年和成年男子则到河边、沙滩上洗澡,称为洗龙船水,以冲走厄运。在湖南、广西等地,柏叶、银莲花根、艾草、菖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澡,不分男女老幼,全家洗。端午节洗澡,这一习俗至今仍存在,并广为流传,据说可以治疗皮肤病,消除邪气。
放风筝
在中国南方,孩子们在端午节放风筝,这被称为“消灾”。风筝,即纸风筝。它是一个玩具。把纸或丝糊在竹竿等骨架上,拉一根绑在上面的长线,就可以在风的作用下放入天空。属于只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相传,翟墨用木头制作了木制小鸟,历时三年研制而成,是人类风筝的最早起源。后来,鲁班在翟墨用竹子来改进风筝的材料。直到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风筝才由纸制成,所以称之为“纸风筝”。
裴斗娘
在过去,有五种妇女头饰。多见于江南。有些地区也叫健康人。这个东西起源于远古行走,是Ai人的一种不同形态。《贾青录》引《唐宋》曰:“江淮南北五日中得一等奖之制,极巧也。艾叶全部压制出售,或绣上仙、佛、和、武、虫、鱼、兽、八宝花等形状。绉蛛,美凤林,茧虎绒陀,草坪蜥蜴,螳螂蝉蝎,葫芦瓜,色彩逼真。上面盖着一个宝,绣球无数,铃铛几百个形状,或者串在一起。名字叫豆娘,无敌。”
系五色丝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行的五种颜色“蓝、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五彩丝线可能起源于古代南方人纹身的习俗。《汉书·地理》记载,越人“文发救龙”。刘义庆,阿津人,著有《世说》等书,书中用五色丝绸包裹粽子投入江中,怕蚊子,怕龙。虽然是传说,但透露出一点值得玩味的信息。五色丝绸绑在手臂上,或者是纹身。端午节时用五色丝线扎手臂曾是一种流行的节日习俗。这些习俗流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多种精美的摆件,制作日益精美,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术。
在端午节,孩子们要在手腕和脚踝上系上五颜六色的丝线来辟邪。五色线不能随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扔到河里。据说小孩穿五色线可以避免蛇和蝎子的伤害;把它扔进河里,意味着河水会冲走瘟疫和疾病,意味着它可以辟邪,带来好运。
中午喝水
端午节是五月初五,“五月”(正午)是阳性的。古人认为这一天中午阳光最充足,端午节中午最适合驱邪。所以有“午水”用于煮饭、烧水、煲汤的说法,有驱邪、净化身体、排除障碍的功效。[11]
泡在龙舟水里
端午节期间,南方暖湿气流活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与自北向南的冷空气相遇,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它被称为“龙舟水”,因为它是在端午节的时候。泡龙船水是流行于南方沿海地区的传统习俗,因为龙船象征吉祥,龙船滑过的水被认为是“大运水”。按照传统说法,泡龙船水意味着好运,万事如意。
朱杨香
东汉王充写的《论衡》中,记载了端午节“铸阳岁”的礼仪和习俗:“阳岁取火于天,五月午时,五石熔化,铸为器皿,激动发光。当他们升到太阳下,火就会来,这也是获得真火的方法。”古人认为午时有三火,是太阳正旺的时候。这时正是熔金铸镜的最佳时机,铸出的铜镜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画额头
端午节用雄黄涂抹小孩额头的习俗,云可以驱除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在孩子额头上画“王”字。一种是借雄黄驱毒,一种是借虎额(“王”如虎,虎为百兽之王,因换成虎)镇邪。清夫差敦冲《燕京年谱》:“自农历正月初一起,取雄黄洒酒,敷于小儿衣领及鼻耳,以避毒。”除了额头、鼻子、耳朵,其他地方也可以涂,用意相同。山西河曲县志记载:“端午饮雄黄酒,敷小儿额、手、足...能延长病情。”
躲端午节
周五躲是指把新婚或出嫁的女儿带回家过节,简称“下午躲”或“周五躲”。在古代北方习俗中,五月和五月五日是邪恶的月份和日子,所以需要避免很多事情,因为有端午节带妇女回家躲避的习俗。这种习俗似乎形成于宋代。陆游《封睢》诗中有一句“羊腔酒担接女,鼓龙舟送与神争”。《嘉靖隆庆志》也记载有云:“嫁女召归过节”。又《栾州志》:“女子新娘子迎月归,谓之“躲端午”。
陪唱名旅
长命缕是端午节佩戴的一种首饰。又叫延寿缕、延寿丝、延寿缕、长寿线、百绳、彩缕等。,名称不同,形状和功能相似。在端午节,用五色丝绸制成,或挂在门口,或戴在孩子的脖子上,或绑在孩子的胳膊上,或挂在床帘、摇篮等地方,据说可以避灾避病,延年益寿。
这种节日有五种形状:简单的五色丝线组合成一根绳子,绑在手臂上;将金锡饰品装饰在五颜六色的绳子上,挂在脖子上;五颜六色的绳子折成方形胜利装饰在胸前;五颜六色的绳结被人像佩戴;用彩色丝线绣画太阳、月亮、星星、黑兽等物,向长辈致敬。这种习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写《风俗失传》:“午后以彩帛缚臂,避鬼避兵,使人不至得病。一个是长命鬼火,一个是兵士。”后来两人渐渐习惯了,直到近现代。
佩戴香囊
佩戴香包,也称香囊、香袋、钱包等。,由彩色丝线制成,用破布缝制而成。里面的香水抹在胸前,闻起来很香。陈仕良《岁时广记》引用《岁时杂记》说“端午以红白两色,如一袋,彩线贯穿,状如一花。”而另一种“贻贝粉铃”:“第五日,贻贝粉放于帛中,以棉饰之,若数珠。让孩子拿去吸汗。”这些随身包里的东西几经变迁,从吸汗的蚌粉、辟邪的护身符、铜钱和雄黄粉,到装满香料的香囊,其制作也日益精美,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术。
佩戴香包是相当讲究的。为了防病健身,老人一般喜欢佩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莲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花等造型,象征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相亲相爱、家庭和睦。孩子喜欢鸟兽,比如老虎、豹子;电线杆上的猴子,斗鸡抓兔子等。年轻人最讲究佩戴香包。如果是热恋中的恋人,深情的姑娘会在很久以前精心制作一两个各具特色的香包,在节前送给爱人。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的香包,自然引起周围男男女女的议论,纷纷称赞小伙子对象的别出心裁。
忌五毒
端午节在古代北方人的心目中是一个有毒的日子,是一个邪恶的日子。这种思想在民间信仰中流传下来,所以有各种求平安、解灾的习俗。其实这是因为夏季天气炎热干燥,人容易生病,瘟疫也容易传播;另外,蛇和昆虫容易咬人,所以要非常小心,这就形成了这个习惯。人们认为五月是五毒(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出现的时间,人们要用各种方法预防五毒的危害。一般在屋内贴一张五毒地图,在红纸上印上五毒,然后在五毒上扎上五根针,即把毒物刺死,不能再猖狂。这是辟邪的巫术遗产。民间还在衣服上绣五毒,在糕点上装饰五毒图案,都是驱逐之意[9]。
采集草药和制作凉茶
采药是端午节最古老的习俗之一。《夏郑潇》载:“此日贮药以除毒气。”《杂药集》卷二十二引用《荆楚岁时杂药集》佚文:“五月五日,争杂药可治百病。”在魏末《齐姚敏书》的杂注中,有五月捉蟾的记载,也用于制药。
中国各地的人们仍然普遍认为端午节使用的药物是最有效的。支撑这种民间信仰的原理,自然是基于一种宇宙论的解释:在端午节或这一天的中午,由于季节的变化,太阳晒得正盛,但同时,各种草药生长得最茂盛,所以在这一天采集的草药是最有效的。
喝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喝蒲酒,雄黄朱砂酒,喷酒。《荆楚纪事》:“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水边,地下有淡红色的根,叶子形状像剑和穗。”。根茎可入药或入药)或刻或切丝凉酒。“蒲酒清香爽口。后来酒里加了雄黄和朱砂。冯明荥经《广义月令》:“初五,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故无毒蛇之虞(古书所提毒蛇)。给墙壁和门窗洒水,避免毒虫。“这种习俗流传很广。
药材包括雄黄、朱雷、柏子仁、桃仁、果肉、艾叶等。人们用酒浸泡后,用菖蒲、艾叶蘸在墙壁、门窗、床下等角落。,然后用酒涂在孩子的耳朵、鼻子、肚脐上,赶走毒虫,求得孩子的安全。此外,有些地区还用雄黄酒粉在孩子的额头上画“王”字,让孩子身上带有老虎辟邪的印记。从健康的角度来看,这些活动仍然是科学合理的。雄黄用水和酒混合可以在室内消毒杀菌,喝普洒也是相当有益的。
端午节下雨
端午节下雨,南方称之为龙舟水。洗龙舟可以驱除厄运,带来好运。北方认为端阳无雨,是好年景,午时下雨,鬼兴人祸;五月五日哨响,人接触毒品,五岁无灾;雨曝鬼毒,人病;18岁接受检查的民俗;俗话说端午节下雨,不吉利;反之,则吉祥;这种流行的信仰早就存在了;陈《岁时广记》引用《纪要》说:“五月五日,人染毒,十八岁无灾。天下雨,鬼曝药,人病。”还有,许月卿《二韵蜀人李时周端午》注:“临川人说午雨,鬼兴;清代赵怀玉诗歌的自我注释也引用了“端阳无雨是好年”的谚语。
钟馗。
舞钟馗,扰钟馗:自晋代以来,舞钟馗,扰钟馗,福镇宅,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钟门挂画:最早的钟门挂画据说是圣人吴道子所画。
据北宋沈括《孟茜布比谈》记载:“唐明帝病将近一月,忽梦见两鬼。小鬼偷走了玉帝和杨贵妃的紫色香囊,逃之夭夭。大鬼抓住了小恶魔,挖出了他的眼睛,然后打碎它,吐出来。.....唐明帝一觉醒来,病好了,就把画师吴道子叫来,叫他根据梦里的情景画一幅钟馗捉鬼的画,道士用毛笔就可以了。”后来钟馗画逐渐进入民间,多在五月端午,或端午前后几天作画。清代,长江以南的江浙地区的大多数居民在农历五月在大门或大厅悬挂钟馗的照片,以驱除邪恶,吸引好运。
豆草
汉代以前,没有斗草戏(《历代通俗事考》,商)。其起源无考,一般认为与中医的出现有关。远古的祖先挣扎求生,生活单调。在空闲时间,他们通过与昆虫、草和野兽战斗来自娱自乐。收获后往往会举行比赛,以对抗的形式互相报出花和草的名字。大多胜出,既有植物知识的趣味,也有文学知识的趣味;孩子用叶柄互相勾,互相掐,互相拽。断了就输了,然后换一片叶子打。白居易《看儿戏》诗说:“作尘或打草,终日乐。”
《原》说:“始于汉武”。据梁朝人宗彝在《荆楚纪年》中所写的一个故事,“五月五日,四人踏百草,有斗草之景。”《岁月的回忆》:“在端午,造屋贮药,打百草,裹五丝。”
南北朝时称为“踩百草”,唐代称为“斗草”或“斗百草”。《刘斌嘉华》云:“唐中宗时,安乐公主五日战百草。”到了宋代,扩展到平日随时作战。历代文人的作品中对此有很多描写。
打马球
马球就是骑着马,拿着棍子打,古代叫鞠躬。中国北方没有赛龙舟的习俗,但他们在端午节射柳打马球,这显然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竞技遗风。马球就是骑着马,拿着棍子打,古代叫鞠躬。
九头狮子崇拜像
近代,在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当地特有的客家民俗活动“九狮拜象”在县城进行了欢乐的游行。《九狮拜象》在传统龙灯的基础上,突出舞狮大象的造型。“九狮拜象”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客家人的文化创新,表达了风调雨顺、安定幸福的生活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