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中缅文化交流有哪些?
公元1285年,元朝军队四面受敌,缅甸国王派和尚辛德巴毛克作为特使到大都(今北京)与元朝讲和。新地巴巴马科作为一位受人尊敬的佛教领袖和外交人才,最终以佛教教义说服了虔诚的佛教信徒——元朝皇帝忽必烈停止对缅作战,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缅甸国王回国后颁布法令,给他400亩旱地,400亩耕畜和农奴。新地巴巴马科将这些礼物全部作为功德捐赠给明格拉西提宝塔(又名吉祥塔),朱安将来华传教的详细情况刻在新地巴巴马科的碑文上。碑文中称中国为“德禄”,“德禄”是蒙古语“达禄加”的对偶,也称“达禄华池”(即治理人民的官)。从此,“德鲁”成为中国和中国人的专有名词。
在《新地巴卯》碑文的记载中还提到,公元1286年,忽必烈派其太子雪雪率军入缅时,曾带着一支庞大的僧团(由70余座寺庙的僧人组成),入缅后进驻太公城。看来忽必烈很清楚缅甸的国情:一个信佛的国家,单靠军事力量是无法征服民心的,所以他想用宗教力量征服缅甸的佛教信徒。缅甸国王选择了僧人信德达巴莫克作为首席代表赴华和谈,也是想借助佛教教义达到和谈目的。结果双方都赢了,这是两国把佛教文化运用到军事和外交上的罕见例子。当时也有西藏喇嘛随同使团前往缅甸。时至今日,缅甸语中的“喇嘛”一词是元朝时从中国传下来的。
元朝的统治者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更重视商业和对外贸易。元朝航海家王大元在他的《本岛略》中详细描述了元朝与缅甸的海上贸易:来自福建泉州等地的中国船只停靠在缅甸下游的一些海港,从事贸易活动,用中国的丝绸、瓷器、乐器、金银、铜铁换取缅甸的象牙、胡椒、大米等特产。因为在那里做生意更容易获利,也可以更稳定地在那里生活,所以“卖地的十倍九不还。”这些留在缅甸的中国人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通婚繁衍,是缅甸华侨的祖先。当然,他们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至今缅甸语中仍有不少汉语借词,如筷子、豆腐、炸鬼(油条)、荔枝、帆船、毛版等。,多以福建发音拼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