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一般流程

扫尘——民间谚语说:腊月二十四,扫屋尘”。北方叫打扫房子,南方叫除尘。室内外,房后,彻底大扫除,衣物家电,洗个新面貌,干干净净迎接春节。

门画——据《山海经》记载,李世民生病时,经常在梦中听到鬼哭神嚎的声音,以至于夜不能寐。这时,两位将军,秦和尉迟恭,自告奋勇地站在门的两边。结果,宫殿是安全的。李世民认为这两位将军太硬了,觉得很遗憾,于是他命令画家把他们威武的形象画在门上,这就是所谓的“门神”。东汉蔡邕《随想录》记载,汉代有“申屠”、“雷宇”的塑像贴在门上,宋代演变为木刻年画。后来人们争相效仿,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也就是现在的年画。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代的《美图》。

春联是由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根据《淮南子》,桃字(即桃梗)是由桃木雕刻而成的。上面刻着毁灭幸福的咒语,年年都在变。五代以后的蜀国皇帝孟尝君,春节时突发奇想,让人把桃树切片。他在上面写了一副对联:“新年欢迎来到余庆,在长春庆祝节日”。这是中国最早的春联。至于春联这个名字的正式诞生,是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大年三十就下了一道敕令:“官士之家拜年,须写春联一副。”从此春联开始普及,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

烟花-春节燃放鞭炮的习俗始于汉代。据南梁宗固《孟静时代的故事》记载:“正月初一...公鸡叫了起来,人们在法庭前燃放鞭炮,以驱除山妖身上的邪魔。”在古代,鞭炮是通过将竹子放入火中燃烧来燃放的。因为竹子里的空气受热膨胀,所以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来辟邪驱鬼,希望来年好运幸福。唐宋以后,火药制成的鞭炮应运而生。

拜年——据《明代陆容园杂记》记载,拜年的习俗最早于明代在京都实行。和官员打交道,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要拜对方,而百姓拜的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在清代,春节时流行送“拜盒”,即把新年贺卡装在精致漂亮的装饰盒里送给亲朋好友,以示庄重。在今天的中国,“拜年”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习俗。亲爱的朋友和同事互相拜访,互致问候。

压岁钱——在春节期间给孩子们一些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压岁钱里都是长辈对晚辈的祈福。在中国,有一些关于压岁钱起源的流行故事。比如古时候有一个黑手白身的恶魔叫“崇”,每年除夕都出来祸害小孩子。于是人们点灯熬通宵,把铜钱放在孩子的枕头上辟邪。这就是所谓的“护特”、“抑特”,也就是后来的“护老”、“抑老”。但这些传说在历史上没有依据,不足为凭。压岁钱的习俗真正开始于什么时候?& gt& gt

在古代,文人墨客之间流行互相拜年。拜年钻就是今天的贺年卡,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来。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还没有纸,所以伐竹木为刺,书名命名为《明刺》。后来,人们用红羊毛在织锦上绣上“名片”的字样。东汉以后,木材被纸代替,称为“名纸”。六朝时简称“明”,唐代称“门形”。宋代又称为“手刺”、“门刺”。明清时称为“寸楚”、“红单”。

春节饮食习俗

腊八粥原本是佛教的宗教节日食品。《中国年的节食与饮食习俗》载:释迦牟尼成佛前,走遍印度寻找生命的真谛。当他到达印度北部的马加达时,他又累又饿,晕倒在地。这时,一个牧羊女看到这一幕,赶紧拿出自己的午饭,一点一点喂给释迦牟尼吃。牧羊女的午餐是各种食物的混合,包括采集的各种野果。释迦牟尼吃了这顿美味的午餐,康复了。后来他在涅莲河里洗澡,坐在菩提树下打坐,十二月初八成佛。从此,每年到“腊七”这一天,寺里的和尚都要拿着新鲜的干果,放在洗好的器皿里彻夜不睡,直到天亮。煮好的粥会用来拜佛。到时候寺里的和尚会念经,然后喝粥留念。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佛教在我国传播深远,沿袭了这一习俗。至于腊八粥的配料,北宋时期用的是杏仁、桃仁、果脯、糯米、黄豆、豆类。南宋时用核桃、松子、柿子栗子。元代粥色深红,又称红粥、朱砂粥,可能用红豆、莲子、花生、红枣等红色原料。

宋代孟元申在《东京梦》中记载:十二月八日,“各寺举行佛浴,送七宝五味粥给他的弟子,称为‘腊八粥’。大家都是日本家庭,吃的是水果杂料粥。”

根据安徽人的传说,朱元璋小时候给地主放牛,经常因为不会做饭而饿肚子。一天,他在一间小屋里发现了一个洞。他伸手下去摸了摸,却是一只老鼠的“粮仓”!里面有大米、黄豆、红枣、栗子等东西,他就把这些五谷杂粮一起放在锅里,煮了一锅热腾腾的粥,味道鲜美。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厌倦了整天吃山珍海味,想换个口味。腊八那天,他突然想起小时候从老鼠洞熬粥的事,现在就命令厨师用各种麦片熬粥。吃了之后,我很开心,把这粥命名为“腊八粥”。

此后元明清三代都沿袭了这一饮食习俗,清代最为盛行。有诗说“腊八家家煮双弓,榛子桃仁染红。我喜欢叫儿看它,佛影无边。”

明代加入大米、银杏、核桃仁、栗子煮粥。

著名的雍和宫腊八粥,除了糯米、小米等五谷杂粮,还有羊肉丁、奶油。粥面上撒着红枣、桂圆、核桃、葡萄干、瓜子、绿肉丝。

腊八粥又称八宝粥,由八种材料(如桂圆、薏米、麦片、糯米、绿豆、红豆、芸豆、花生等)制成。).

年糕——春节吃年糕,“义选年赢年,以祈福新年。”意思是每年都很顺利。

年糕的种类有:北方的白年糕、黄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米;台湾省有红龟饼。

汉代的《方言》一书中,“高”的称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流行。贾思勰《齐姚敏书》记载制作方法。明清时期,饼已发展成为市场上一年四季供应的小吃,而且南北方风味各异。

北方的年糕有两种:清蒸和油炸。除了蒸、炒,南方还有片炒、汤煮等方法。

饺子——早在5世纪,饺子就是北方汉族的常见食物。当时的饺子是“形如月牙,天下美食。”但当时饺子是喝汤的,所以当时叫“馄饨”。到了唐朝,吃法和今天一致。1972年,在新疆吐鲁番的一座唐代墓葬中发现了交子,其形制与现代有七种不同。交子在宋代被称为“交子”,在清代小说中也有。元代胡思慧《吃食》中有“平食”一词。到了明清时期,又有了“水饺”、“水上小吃”、“水煮饼”等新名称。

明朝中期以后,饺子逐渐成为北方春节的传统食品。因为饺子的形状像一个元宝,所以它意味着“使钱变成财宝”。

春节期间,饺子讲究除夕十二点包完,寓意“年纪轻轻就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