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主题:传统节日文化调查研究
目前,我们的小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为了使我们能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知识,增进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进而认同和热爱传统节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和传承,本学期我们班开展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调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我们选取了其中的四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作为子话题,进行了小组调查。
二、研究内容
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收集关于传统节日的诗歌;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和传统节日的饮食习惯;了解人们在传统节日期间还做什么活动。把学过的和收集的资料有条不紊的整理好,装订成册。
第三,任务分工
根据所选的副题,我们班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任务如下:
1、烟花队:队长李自健、吴宇春主要负责调查研究春节传统习俗;
2.胜利之光:队长涂、主要负责清明节传统习俗的调查研究;
3.阳光团队:组长吴子跃、肖骁主要负责调查研究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4.月之光:队长张和小主要负责调查研究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第四,研究过程
首先,我们为本次活动制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计划,确定了各个小组研究的子课题和人员。为了活跃本次活动的气氛,增强各组的凝聚力,各组都给自己起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组名,响亮的口号。接下来,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子课题制定小组研究计划,分别进行调查研究。每个小组通过读报、问长辈、网上搜资料等多种渠道收集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信息,整理成书,撰写研究报告。
动词 (verb的缩写)研究成果
经过半个多学期的调查研究,各小组收集了大量关于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的资料。以下是各组的研究成果和收集的部分资料。
1,烟花队
春节是中国最大、最热闹的古代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中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年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称为“团年饭”。其间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然后我们一起欢度晚年,叙旧谈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到来时,鞭炮和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在中国北方,这个时候有吃饺子的习俗,这意味着“年轻时有性生活”。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年糕象征着美好的生活。贴春联,敲锣打鼓,辞旧迎新,热闹非凡。此外,各地还有其他习俗,如互相拜访对方家拜年、舞狮、耍龙灯、表演社火、逛花市、赏灯节等。,活动形式丰富,民族风情浓厚。
扫尘“腊月二十四,灰尘扫屋”,据《吕春秋》记载,我国在古代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习俗。民间说法是这样的:因“尘”与“陈”谐音,春节扫尘有“除陈不新”之意,其本意是扫除一切晦气和厄运。这个习俗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祷。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屋,清洗各种用具,拆洗被褥窗帘,掸去蜘蛛网,疏通明渠涵洞。到处洋溢着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春节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春联又叫门联、春贴、对联、对联、桃符等。它们以工整、对偶、凝练、细腻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表达美好祝愿,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到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这种习俗始于宋代,流行于明代。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钜的专著《春联诗》论述了对联的起源和各种作品的特点。春联种类繁多,按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反串、春条、斗方。“门芯”贴在门板上端中央;“门框对”贴在左右门框上;“异装”贴在门的横木上;“春条”根据内容不同,附在相应的当事人身上;“斗金”又叫“门扇”,是一种方形菱形,常贴在家具和影壁上。
把“福”字倒过来。在贴春联的同时,有些人还要在门上、墙上和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由来已久的民俗。“福”字寓意吉祥如意,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充分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把“福”字倒贴,表示“福到了”、“福到了”。还有人把“福”字精心制作成各种图案,如长寿、寿桃、鲤鱼跃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