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有什么特点和习俗?介绍春分节气的特点和习俗

1,春分节气的特点:

(1)阳光射线,春分当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整个世界几乎和昼夜一样长。春分时,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这一天会看到第一缕阳光,相应的南极也将告别这一天的阳光。春分后,阳光直射的位置向北移动。

(2)气压,节气在春分,东亚槽明显减弱,西风带脊活动明显增强。蒙古到东北地区,经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低压运动导致冷空气南下,北方多大风扬沙天气。

(3)温度和降水。春分期间,除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上升至0℃以上。根据气候规律,此时江南降水迅速增多,春季进入“桃花泛滥”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降水仍然很少,抵御春旱威胁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

(4)早稻种植、春季造林、越冬我国大部分地区作物在春分时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冬小麦开始返青拔节。农业谚语“小麦春分起,时时刻刻值千金”,预示着冬小麦已经进入田间管理阶段。南方早稻开始在南方插秧育秧。“春分下雨,大家都忙,先种小麦再插秧。”田野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勤劳的人们。这是人们播种希望的时候。春分时节也是种树、插花的最佳时节。中国的植树节定在3月12。有句谚语说:“季节到了春分,要赶紧种树。春分种得不好,再种就难成活了。”可见节气对于植树的重要性。

2.春分习俗:

(1)吃春菜是岭南风俗。开平苍城镇有四市(以鹤山为五市),谢称之为“春分吃春菜”的习俗,至今未断。“春菜”是一种野生苋菜,村民称之为“春蒿”。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摘春菜了。在野外搜索时,往往是绿瘦的,大约一个手掌的长度。采摘下来的春菜,一般在家里和鱼片一起熬制,称为“春汤”。有句顺口溜说:“春汤脏,洗肝肠。全家老少平安健康。”从一年的春天开始,人们仍然在家里祈求平安和健康。

(2)粘雀嘴。根据习俗,农民在春分这天放假。家家都要吃汤圆,十几个或者二三十个不需要包心的汤圆都要煮熟,用细竹叉放在室外田边上,叫粘雀嘴,以免被雀害庄稼。

(3)放风筝,春分的时候是小孩子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那天,连大人都参与进来,互相比赛,看哪个飞得高。

(4)春节,二月的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节。扫墓前要在祠堂里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宰杀猪羊,请鼓手演奏,礼生念祭文,引三颂。春分扫墓开始,首先是祭扫先人和远祖的坟墓,全家、全村都要大规模出动,队伍往往达到数百人甚至数千人。开基祖坟和远祖祖坟扫墓后,再分房给每个房间的祖坟扫墓,最后各家给私家扫墓。在大多数客家地区,春季祭祖和扫墓从春分或更早开始,最迟必须在清明节结束。各地都有一种说法,清明过后墓门紧闭,先人的灵位就不用了。

(5)竖卵。每年春分那天,全世界都有数千万人在做“竖卵”实验。这个被称为“中国定制”的玩具是如何成为“世界游戏”的,现在还很难考证。不过游戏简单有趣:选择一个光滑对称的刚出生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轻立起来放在桌子上。虽然有很多失败者,但也有很多成功者。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间,所以有句话说,春分到了,蛋就漂亮了。立起来的蛋非常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