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起源

寒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冬季至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后105天。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两天,也叫“无烟节”、“寒食节”、“百五节”。因寒食节禁火,不准生火做饭,只能吃准备好的熟食和冷食,故名。

1.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晋国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灾难,逃亡国外19年,饱尝了人间的艰辛。在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路上,介子推一直跟着重耳。有一次,他们的粮食和食物用完了,陷入了困境。介子推掉腿上的肉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回到中国,成为晋国的君主,历史上称为晋文公。然后,晋文公奖赏了和他一起逃亡的官员,但他忘记了介子。介子推没有向晋文公要功劳,更没脸跟那些靠功劳发财的势利小人当大臣,于是带着母亲隐居在山西介休县绵山。晋文公知道后,回忆介子推的忠诚,非常后悔。他去请介子推自己下山。介子推开,但拒绝满足晋文公。为了迫使介子出山,晋文公下令火烧绵山。没想到介子推一意孤行,宁愿被烧死也不出山。结果他和他妈妈都抱着树死了。眼看救命的爱臣被烧死,文公痛不欲生,就把介之推葬在绵山,建了一座庙,并下令子推死的那天禁火禁寒,以示悼念,后来成为风俗。

寒食节自春秋以来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比端午节早358年。虽然被东汉的周举、三国的曹操、后赵的施乐、北魏的孝文帝多次禁止,但屡禁不止,流传全国。

唐玄宗顺应民意,颁布法令,将寒食节之墓纳入开元大典,定为国家法定节日。“子推言避世,山火焚吾。四海同寒食,千古一人。积怨很深有什么用?古代没有邻居。魂满山河,风雷为神。轻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惜的是,文公巴一生都在为这个大臣负责。“唐代诗人吕翔的《寒食节》一诗,讲述了寒食节的由来,“推绵山焚吾”。

二、寒食节的习俗

1.禁烟寒食:寒食节在古代也被称为“禁烟节”。每个人都被禁止生火和吃冷食。但由于国人对圣贤的执着追求,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不止,唐代皇室认可并参与其中。

2.祭祖:寒食节从南北朝到唐代被视为“野祭”。后来演变成皇家陵墓;官方祭祀孔庙和圣贤;人们去扫墓等等。当时是一家人或者宗族一起去祖坟祭祀,加土,挂纸钱。然后把燕子和蛇兔撒在坟顶上,滚下来,用柳枝或针穿上,放在屋内高处,以示祖德。

3.冷食饮食:冷食包括冷食粥、冷食面、冷食浆、青米粥等。寒食祭品有面燕、蛇兔、枣糕、精黑麦、神仙等;有几十种饮料,如春酒、新茶、清泉和甜水。大多寓意深刻,如祭祀蛇兔,有“蛇兔必富”之说,意为希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子推颜,取介休方言“小姐”二字,不忘引高风亮节...

4.寒食柳:维生素寒食节的象征,本意是怀念介之推对政治清明的追求。早在南北朝时期,《荆楚年谱》中就有“江淮与苏州之间寒食日家家断柳”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至今仍流行佩戴芥花花、佩戴麦叶代替柳枝。据各地史书记载,有“柳枝插坟”、“柳枝折标到户”、“柳枝插眠灶檐”、“戴头或系带”、“瓶储献佛神”、“柳枝插门”之说,民间因此有“清明(寒食)不穿柳,美人化白头”之说。

5.寒食郊游:也叫春游,盛兴生于唐宋。宋丽之言《东谷所见》云:“我扫了东西,然后带着兄弟、妻子、亲戚、事迹,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明代《历代帝王风光简介》记载了在北京行走的情景:“清明时节,人在行走,游人、乘车者、行人成千上万。”可以说是极为繁荣。

6.寒食秋千:秋千原是古代寒食节的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人禹《开元天宝遗》记载“天宝宫中至日寒食节,竟竖起秋千,令宫中妻妾大笑,以为是盛宴。皇帝称之为半仙戏,故京师士人称之。”宋代宰相文彦博的《寒食日过龙门》诗,形容为“桥上杨柳悬一线,多荡挂彩绳。”

7.寒食蹴鞠:流行于唐代,宋代《文学通考》载:“蹴鞠,盖始于唐代。种两根竹子,高几尺,网上缠网,为门量球。球分友友,局分角赢。”史载:唐德宗、宪宗、穆宗、景宗皆喜打蹴鞠,州府元贵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皇御殿东阁,观武大臣及武氏儿女,设宴待宰大臣。”宋代还有《太祖蹴鞠图》。

8.寒食节吟诗:寒食节时文人思乡亲人,或借景作爱,感情多,灵感突,诗性大,吟咏者多。据调查,唐玄宗、张硕、杜甫、韩愈、柳宗元的诗歌有300多首,宋金元的诗歌有100多首,成为中国诗歌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此外,寒食节期间还有许多活动,如设宴、赏花、斗鸡、雕鸡蛋、拉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打百草、扔陶器等等,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