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和农历是什么时候一起出现在中国的?

农历:

最早的阴历是《夏》,最早见于《大代》。按照夏历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描述了各月的星象、气象、物候和农事。不像现在的农历,没有二十四节气。到了春秋时期,春分、秋分、夏季至日和冬季至日被测量和确立。经过逐步的丰富和完善,秦汉时期观测到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的起始时间是从汉武帝的《太初历》确定的,农历是以夏历为统一历法而形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公历: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埃及的阳历将一年定为365天,这只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回归年)时间的四分之一,在当时是相当准确的。但时间长了,比如730年后,日历时间比实际时间提前了半年,冬夏正好颠倒,就会“很严重”。公元前46年,罗马总司令朱利叶斯·凯撒决定根据埃及的阳历改写历法。凯撒编制的历法被后人称为“儒略历”。

中国从辛亥革命后一年开始采用公历月、日(1912),但同时采用了中华民国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法令,中国应采用公历作为国历,并采用公元纪年,但不废除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