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有哪些风俗?

呼伦贝尔旅游资源丰富,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六大重点旅游开发区之一,全国二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重点草原旅游开发区。呼伦贝尔是一片最适合人类生存的“绿色净土”,是大自然赐予世人的“天然别墅”。这里的森林、草原、湖泊等大部分自然生态环境仍保持着原始的古老面貌。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春天,草在生长,一片新绿;夏天,郁郁葱葱的树木和野花点缀着大地;秋天,硕果累累,千山尽染;冬天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被世人誉为世界上美丽的花园。

呼伦贝尔有8万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和654.38+0.2万平方公里的天然林。呼伦贝尔地处生态屏障带,有3000多条河流,500多个湖泊,3000多种植物,400多种野生动物。大兴安岭从北到南贯穿其中,成为天然的南北分界线。举世闻名的广袤无垠的呼伦贝尔草原,有“绿色净土”、“北方碧玉”的美誉。呼伦贝尔草原,大森林,大水域,大冰雪,大港口,大民俗,大空调,大氧吧,这些都构成了呼伦贝尔大旅游。

春天,五月,兴安岭的杜鹃花竞相开放,尚未融化的白雪映红了杜鹃花,这是地球上罕见的景象。呼伦贝尔夏季气候宜人,平均气温16℃-21℃。这是避暑的最佳去处。醉人的绿色吸引着你。站在草原上,看着蓝天上翻滚的云朵,你的胸怀会像草原一样宽广。鄂伦春族篝火晚会、草原那达慕、鄂温克族萨宾节、敖包节等民族节日丰富多彩。秋天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森林的秋色,听着林中阵阵松涛,欣赏着纤细的白桦树,看着四方山和达尔宾罗的日出日落。大自然的美令人难忘;走近冬日的呼伦贝尔,冰雕玉雕的世界,冰雪节的圣会,让你充分领略雪中宋庆的豪情,以及由冰峰、雪岭、冰雕组成的雪韵风情。

目前,全市有星级宾馆饭店30家,国际国内旅行社27家,旅游景区(点)50多个。每周有6个往返北京的航班,5个往返呼和浩特的航班,旅游旺季每天增加航班。每天都有火车直达北京、哈尔滨、沈阳、齐齐哈尔、包头、大连,观光车可以直达市内所有景点(点),从满洲里到俄罗斯。

重点景区(点):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北山侵华日军要塞遗址、金掌罕蒙古部落、鄂温克族博物馆、巴彦胡硕旅游风景区、西齐知青文化展、胡巴博物馆、董琦甘珠尔寺、诺门罕战争遗址、埃尔贡俄罗斯家庭游客、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敖鲁古雅狩猎点、嘎仙洞、达斡尔风情园等

其他主要旅游景点:呼伦贝尔草原满洲里中俄贸易区满洲里国门呼伦湖红吉拉蒙古大营凤凰山庄伊敏河金帐汗蒙古族部落石围蒙古族出生地埃尔贡河呼伦贝尔草原谢贤洞白银胡硕草原太平间乐和巴彦胡硕草原布里亚特蒙古族摩尔达嘎森林公园扎兰屯吊桥公园。黑山头古城奥卢古雅驯鹿故里那威河修复区乌兰泡惠河口灵泉仁美湖雄谷木易九岭樟子松林大研五泉山奥卢古雅鄂温克族沧浪白鹿岛度假区汗挂九曲宋风喇嘛山龙岩参观乌尔其汉原始森林西山自然保护区严嵩游井白湖西山生态湿地。世界著名的马(业)界卡要塞遗址黑山头中俄界河巴图湾中国达斡尔族国家公园鄂伦春族博物馆鹿鸣别墅柴河风景区布苏里军事要塞扎兰屯秀水山庄扎兰屯柴河月亮湖扎兰屯九龙泉熊峡子洞巴林喇嘛山扎兰屯黄金长城边沟。

最佳旅行时间

呼伦贝尔盟北部为林区,最佳旅游季节为5月5-20日和9月中下旬。五月,绿树成荫,满山都是杜鹃花。九月,秋色染遍大兴安岭,正是摄影的好时节。南方以草原为主,最佳旅游季节为7-9月。165438+10月至2月中旬是冰雪游的最佳季节。

每年3月15至6月15为防火期。这期间你要办理呼伦贝尔盟大部分地区的防火证,这也是呼伦贝尔盟大部分地区最萧条的时期。只有在5月初,山野各地才能观赏到大兴安岭林区的杜鹃花。

去买东西

呼伦贝尔的民族手工艺品以手感粗糙、用途广泛而闻名。

呼伦贝尔内蒙古外贸工艺品厂生产的银饰艺术品,海拉尔民族(呢绒)服装厂生产的牧羊人蒙古袍,海拉尔民族制品厂生产的蒙古刀——主要有蒙古刀和王业腰刀,海拉尔龙艺雕刻厂开发的木雕壁画,木雕壁挂,根雕,瘤雕,木帖雕刻,板画,马赛克画,镶嵌书法,树皮画等系列艺术品,风格自然。海拉尔区购物相当方便,市区有很多专业市场。

友谊大厦位于三角中心,规模宏大,环境优雅。是一家以销售中高档百货为主的大型企业。

土特产黑木耳炒饭飞乌瑞塔甘草

特征活动

除了遍布内蒙古的那达慕和敖包,呼伦贝尔盟特有的节日还有:

木易节

“鸸鹋”在蒙古语中是“收获”的意思。顾名思义,鸸鹋节也是丰收节,在每年的5月22日。此时,草原上的羊、牛、马、骆驼刚刚收到春天的羊羔,一片热闹的丰收景象。牧民用刀在母羊左耳处切开缺口,放回一大团。没养的公羊被阉割成了摩羯座。给一匹2岁的小马打上烙印。

米库鲁节

米库鲁节是呼伦贝尔草原墨子格勒河谷鄂温克族牧民的丰收节。每年5月下旬举行,内容和形式与“伊玛目节”大致相同。唯一的区别是下班后举行宴会庆祝丰收。

塞尔宾节

“萨宾”是鄂温克族语,意为“幸福安宁”。是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以图腾为特征。16世纪鄂温克族信仰萨满教后,逐渐消失。1994 6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巴彦胡硕敖包山举办了首届“萨宾”节,主要内容包括鄂温克族民间歌舞表演。之后,6月18成为鄂温克族的“萨宾”节。

篝火节

6月18是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鄂伦春人崇拜火神由来已久。他们认为火有驱邪除污的作用,对火有一系列严格的禁忌,如:不可随意向火上泼水、泼污、吐痰,不可用刀、棍等锋利的东西捅入火中,以免冒犯和伤害火神。

呼伦贝尔的汉族大多来自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农村地区形成了岭东、山东屯、庄河屯、支北村等同源村落。这些地方的生活习俗,如语言、餐饮、居住格局、人际交往、婚丧嫁娶、年节活动等。,基本保持了原居地的风俗习惯。而灵溪则不同,地大物博,地广人稀,气候寒冷,与少数民族和俄罗斯华侨联系密切,交流频繁,兄弟民族的优点和习俗都被汉族人一一吸收,生活和习俗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基本的生活必需品

(1)饮食

大部分人还是保持原生习惯,主食是粥、面、馒头。但喝奶茶、吃牛羊肉在灵溪很常见,和当地的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同胞一样。不同的是汉族人多吃蔬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无论岭东、岭西,大米都成了主食。

(2)服装

1945以前和50年代初,汉族人的衣服以棉布和棉花为主,颜色多为黑、蓝、灰、白。夏天单衣单裤,冬天棉裤蒙古袍,野外放牧或生产白茬羊皮袄、毡疙瘩。之后生活越来越富裕,尤其是1978之后。着装取决于气候变化,大多数人都有单衣、双衣、薄衣和厚衣。年轻女性冬天喜欢穿花花绿绿的衣服,各种长裙连衣裙,鲜艳的围巾,各种新款羊毛围巾;男女西装、长短皮大衣、夹克、牛仔裤、羽绒服等服装新款式常见。服装不再以“棉”为主,而是由毛绒、呢子、毛皮、纤维、羊毛以及质地较好的混纺面料制成。男的戴帽子,前向帽,针织毛绒帽,女的新帽子比较多。近年来,他们更加注重帽子的高档和款式。女性佩戴金耳环、项链、戒指、手镯等首饰,男性佩戴金戒指也并不少见。

(3)住房

我早年住过窝棚,土坯房,或者土木结构的房子。1949以后居住条件逐年改善,房屋一般为土木结构和砖结构。80年代中期以后,土木结构房屋数量减少,大部分是砖结构,也有住楼房的;郊区的农民大多住在红砖瓦房里(有的还盖着铁皮)。灵溪各乡、镇、苏木的住户,都是定居的,住的是石板芦苇间带泥的房子,少数住的是砖房。房屋都是朝北开的,门洞处有一个20 ~ 30平方米的防风室,称为“风塔”或“门斗”。冬天门防寒,夏天是厨房。大部分农区烧木柴、秸秆和薪柴,少部分烧煤;牧区的燃料主要是牛羊粪,有少量的煤。一般用柳条篱笆或者桦木杆子组成一个院子,就是一个单体的房子。在野外放牧或生产,住在蒙古包或铁皮房里。

(4)运输

1945以前和50年代初,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以马和畜力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部分家庭都买了自行车,长途步行靠火车或公交车。1978之后,很多家庭买了摩托车、小型拖拉机、汽车,既是生产机械,又是交通工具,既用于生产,又用于生活。

第二,经济生活

在岭东,早期的“闯关东”和后来的自漂基本都是耕地。直到20世纪70年代,它的生产方式还是以繁重的手工操作为主。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了生产关系,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生活明显改善。购买了大量小型拖拉机(少量大中型拖拉机)和机耕农业机械,使一些农业生产项目实现了机械化。建国后,农业、林业、工业、交通、邮电、商业、煤矿和社会服务业,以及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汉族是主要从业者。家庭副业,像岭东岭西,种园子,种瓜果蔬菜,养牛、猪、鸡、鹅、鸭。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它主要是供个人使用。20世纪80年代后,相当一部分被卖到城镇或市场,以改善他们的生活。

第三,婚丧嫁娶

(1)婚姻

1949以后,婚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包办婚姻向自由恋爱婚姻、合法婚姻转变;过去那种穷人和富人相差甚远的婚礼礼仪,变成了只有城乡差别的同一种礼仪。一般会经历相识、恋爱、结婚三个阶段。相识,是一起工作产生的,自然到了恋爱阶段,通过第三者的介绍而爱上对方。恋爱有长有短,觉得恋爱了就可以结婚了。在农村,一般保留“订婚”的形式,即宣布恋爱关系正式形成。礼仪上主要是男女双方父母相互宴请,有的只是男方宴请,彩礼和酬金都给女方和介绍人。一男一女在政府指定的部门登记后就合法结婚了。结婚还是沿袭女的去男的家的习惯,男的去女的家叫“招老年女婿”。婚礼当天一般都是男方包办,招待客人,接受礼物,有一套复杂的礼仪。婚车以前大多是畜力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镇开始使用汽车,农村开始使用拖拉机,汽车和摩托车也开始使用。结婚第三天是新娘的“回归日”。新郎将陪新娘回家,新娘的父母将招待她的新丈夫和客人。近年来,一些西方习俗被加入到城镇婚礼中。也有革新者摒弃奢华婚姻的旧习,采用群婚或旅行结婚的方式。

(2)葬礼

人死了,有当天去参加葬礼的,也有在那里待了3 ~ 5天的。在哀悼期间,亲戚和朋友哀悼并接受祭品,如花圈,手捧和现金。死者的年轻一代穿着丧服(现在多为白布腰带或头巾),烧纸。汉族历来实行土葬,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城镇推行火葬。在城镇死者的葬礼上,一般会举行亲友参加的告别仪式或追悼会,介绍死者的生平。近年来,农村也在模仿城镇的丧葬仪式。按照旧的做法,葬礼使用木制棺材,并有一套葬礼,埋葬,守灵,吊唁和纪念仪式;该墓地以前是自选墓地,现在由当地乡镇和苏木政府指定。

第四,节日和年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元旦、春节、“五年计划”等法定节假日外?“国际劳动节”、“十?在国庆节之外,汉族人一般庆祝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与东北和中国其他地区的情况大致相同。

80年代以后,无论在城镇,还是在农村、牧区、林区,普遍出现了一年干三年的现象,影响深远,活动范围广,自觉程度高。一个是“清明节”。这一天,每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都要去死者的坟前“扫墓”。骨灰在火葬场,家属子女也去“扫墓”。一整天车水马龙,车水马龙,一整天都是假期,没有节假日。第二个是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家家户户也要去扫墓,去火葬场填坟。在河边,晚上会亮起河灯,在十字路口焚烧纸钱纪念逝者。第三,农历十月初一,给死者“送棉衣”,晚上在十字路口焚烧鬼物,如鬼衣、鬼钱、鬼马、鬼牛,以及现代的鬼物如鬼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手表等,称之为表达对死者的哀思。

动词 (verb的缩写)家庭的

长期以来,呼伦贝尔的汉族家庭多为夫妻子女。通常情况下,长辈就是父母,掌管一切家务。

民国时期呼伦贝尔的汉族家庭基本沿袭了清朝的大家庭形式,大多是几个哥哥及其家族和几个弟弟及其家族的组合,或者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的大家庭,以人数多为荣。

新中国成立后,多代结合的家庭数量逐渐减少,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三代四世同堂,实属罕见。从1980开始,家庭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家庭成员逐渐以两代人为主,成员较少。主要是孩子结婚后,家庭一般都是分开建立的,多代结合的大家庭解体了。父母的称谓也有很多变化。过去,从各地来到呼伦贝尔的汉族人,大多称父母为“爹”、“娘”,也有称父亲为“大”的,后来改为“爹”、“妈”。尤其是在灵溪,都是这么叫的。

第六,民间艺术

在呼伦贝尔汉族比较集中的城镇、农区和林区,春节、元宵节和农村休闲季节,群众娱乐活动比较活跃。主要形式有秧歌、二重唱、独唱、冰雕、冰灯、灯展等。近年来,该市也出现了焰火晚会。

秧歌

秧歌表演的形式有舞龙灯、腰鼓、踩高跷、跑驴、划旱船、抬花篮、大头娃娃、耍狮子、戏曲人物服装造型等。一些秧歌穿插着现场新闻剧。表演者浓妆艳抹,形象夸张,服饰五颜六色,光彩夺目。男女都穿缎子内衣,腰间是彩色的丝绸。锣鼓队多为男性,穿着五颜六色的丝绸衣服,戴着白色的羊肚巾。一些秧歌的内容包括武术、服装表演和健美操表演。秧歌已成为城镇、农村和林区人民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冰雕,彩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每年元旦、春节、元宵节期间,呼伦贝尔的城镇和林区都有艺术展览,利用河流的天然冰块进行雕塑。每年冬天,各种造型的冰雕层出不穷,人物、动物、建筑、风景等各种形态的作品栩栩如生。在呼伦贝尔的几个城市,每年冬天都会举办不同规模的冰雕比赛。

民间戏剧“二人转”

“二人转”,又叫“跳弹”,是汉族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由一男一女两个人载歌载舞,然后发展为“独唱表演”。1924、1925“二人转”流入扎兰屯、阿荣旗地区。主要的表演形式有“脱颖而出”、“拉脱”和“二重唱”。主要剧目有《二人转》、《西厢记》、《答杯》、《地上的猪八戒》、《山头》、《王思福姐姐》、《红月亮的梦》等。这种表演具有人数少、道具简单、行走方便、歌词通俗易懂、民间口语多、音调高、声音大、形式活泼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

中俄后裔的民间舞蹈

额尔古纳市、呼伦贝尔市、根河市、海拉尔等地的中俄后裔中,保持着传统的俄罗斯民间舞蹈。有什布里哈、巴达汉拉纳、加巴乔克、木协、奥吉诺奇卡、兹冈涅卡等单人、双人、团体表演。舞曲有《什布日哈》、《纳林钦卡》、《勒赛》、《嘎巴柯瑟》、《迭歇斯》等。舞步多变,跺脚多,单个舞者腿功高。每种舞蹈都配有固定的舞曲,通常只有手风琴伴奏,有的群舞有歌手伴奏。

每逢节假日或闲暇时间,男女老少聚在一起,疯狂地载歌载舞,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七、吸收外来词

呼伦贝尔的汉族,由于长期与民族同胞、外国人生活在同一条街上,不仅在生产生活上取长补短,在语言上也相互渗透融合,借用的语言较多。比如:

“思密丹”,俄语,“乌鲁莫”,蒙古语,是牛奶上的冷凝物,汉语叫“奶皮”,无臭,香甜可口,大家都喜欢。秋冬季节,家家户户都储存一些备用,汉族人称之为“思密旦”或“乌鲁莫”。

“嘎拉哈”,又名“嘎哈”,满语,是猪、羊、狍子、羚羊后腿的膝盖骨,俗称“背骨”,学名“髌骨”。是呼伦贝尔各族妇孺的玩物,人们称之为“嘎拉哈”,如弹。

“Fenlizi”在俄语中是警察的意思,现在泛指监狱。如果罪犯被捕判刑,都说是“蹲在篱笆里”。

“芒格”,蒙古语,是一种野菜,外观和味道都像韭菜,但叶子比韭菜叶更宽更淡,没有中文名。

“哈”,蒙古语意为宽大的斗篷,是羊皮制品。现在俗称“皮达哈”。

值得一提的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鼓励汉族干部学习蒙古语,少数民族干部学习汉语。所以很多汉族干部去牧区都讲一口流利的蒙古语,有的汉语中夹杂着少量的蒙古语,以后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