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声音标注单词?
一、冷静——先让大脑冷静下来。
第二,让大脑得到足够的休息,疲劳会降低大脑的效率。
第三,要坚信自己能“记住”!
第四,要训练和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5.像对自己的“对象”一样,对记住的对象感兴趣。
第六,强烈的欲望可以促进记忆。
七、当你和快乐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时,很容易记住。
八、刺激能使脑细胞变得敏锐和年轻。
九、仔细观察有助于记忆。
十、充分了解记忆对象。
将记忆对象形象化有助于记忆。
12.把不相关的记忆对象编成歌曲,有利于记忆。
十三、找到记忆对象的特征,识别其特征有助于记忆。
十四、适当的分散记忆(化整为零)有时候比集中记忆更好。
第十五,调动身体各器官的协调记忆。
学习需要记忆。怎样才能提高记忆力?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准确选择记忆对象。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记忆应该是有选择性的,选择那些基础的、有代表性的、关键的东西去记忆。什么都不想记,什么都要记,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我在记忆科学的定义、定理、定律的时候,非常注重理解。比如虎克定律和简谐振动的动力学定义很容易混淆,但当我深入理解后,发现两者有质的区别:虎克定律描述的是弹力与弹簧伸长(或缩短)长度的关系,而简谐振动的动力学定义描述的是回复力与位移的关系。
第三,记的时候要注意。我觉得在一天的早晚,人的精力更充沛,更容易集中;在安静的地方看书学习也容易集中注意力;大声朗读也是集中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另外,复习时要注意文理交叉,对注意力的集中有很大帮助。
第四,记得走走停停。为了应付考试,靠死记硬背,后面很容易忘记。记忆需要一定的巩固时间,所以要加强重复记忆。刚刚记住的一定要及时复习,以后间隔时间可以长一点。关于记忆科学的定义和定理,我采用了“记忆-做题-再记忆-再做题……”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第五,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符号。我在记忆知识的时候,有时会采取从局部到整体的方法,有时也会采取整体的方法。总之,要看具体情况。对于一些难度大、篇幅长的材料,应采用由局部到整体记录的方法;反之,整体记忆为宜。对于系统性、逻辑性强的内容,也宜采用整体记录的方法。
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各有利弊。要注意运用各种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1.在第一次学习或后期记忆过程中,单词信息(音、形、义、词性、用法)没有从句子、对话、课文、词汇、词典、阅读材料等背景材料中准确突出,也就是说,第一次输入的单词信息不准确,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不强。
2.在最初的学习或者后来的记忆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记住了不需要记住的东西。这种干扰存在于很多方面,比如:不同课程的干扰,相似单词的干扰,一节课生词太多的干扰,汉语环境的干扰等等。这些干扰会无形中影响记忆效果。
3.把过去学过或背过的单词中在形式、发音、意义、用法上相似或接近的单词,和现在需要背的单词混在一起,造成混淆。这种情况很常见,比如:谐音:肉←→满足;;近音词:鸟←→床;;类似的话:马←→房子;;同义词:也←→太←→那个;对称词:凉←→暖;;辨析词:家人←→家←→房子;类似于歧义短语:lookout←→lookoutof等等。
除此之外,遗忘还有其他原因,如:缺乏信心、缺乏毅力、心情不好、方法不当、目的不明确、观察力差、重复太少、刺激弱、联想差、时间太长(疲劳记忆)、兴趣不高等等。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多次实验建立的遗忘曲线理论和我们在学生中的调查,我们发现单词遗忘有其普遍规律。
1.单词的轮廓和骨架不容易忘记,个别字母容易忘记。很多单词学生都很熟悉,但拼写时只能拼出大致轮廓,尤其是长单词、难单词、字母不发音的单词、双字母的单词、复现率低的单词。另外,由于英语本身的历史原因,很多字母或字母组合没有固定的拼写规则可循,都是靠死记硬背。比如元音字母A,其音节和“A+其他字母”组成的元音字母组合至少有20个读音。这种拼写和发音上的差异无疑增加了初学者的难度。这个需要在背的时候随时总结归纳。
2.遗忘的速度与间隔的长短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记忆后遗忘速度最快,之后逐渐变慢,如:一小时记住100个生词;40会在30分钟后被遗忘;24小时后,我会再忘记30个;25会在30天后被遗忘;两个月后真正能记起来的只有五个人。
3.遗忘是有选择性的。虽然新教材中词汇的重复率较高,大部分都在5次以上,但仍有一些单词(尤其是三会以下的单词)的重复率在5次以下。有些单词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很少涉及,虽然教材的重复率在5次以上。被遗忘的恰恰是这类词。另外,发音不规范的单词,长单词,难单词和容易忘记的单词(短语,成语)。
4.遗忘与记忆时的目标、位置和目的的明确性有关。记忆目标是指单词的发音、形式、意义、词性和用法。记忆位置是指单词第一次学习或记忆时的位置(在句子中?正文里?在词汇表里?在读书?听力训练的时候?……)。记忆的目的是指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记忆或无意识的(不清楚的)记忆。
5.遗忘与每次记忆的次数和方法有关。笔者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两组水平相近的学生在两个教室记忆生词10分钟,A组记忆20个单词,B组记忆10个单词。10分钟后,现场进行听说读写测试。结果表明,B组的成绩明显高于A组..这说明不能要求中学生一次背大量的单词,否则,欲速则不达。考前突击背几百个单词是不可取的。
遗忘更多地与记忆所采用的方法有关。比如有一次我利用自习课在黑板上写了20个新单词让全班记住,说以后要听写一次,但是没有说具体哪一天。结果两周后我听写了一遍,发现得分率最高的同学用的是循环记忆法(就是每天背五个单词,依次循环)。一般水平以上的同学用联想记忆法,最差的也就是当时只背了一节课,然后只看了一遍。这充分说明记忆方法很重要。
找出遗忘的原因和规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和采取有效的记忆策略,应该是灵活的,而不是死板的。但无论采用哪种记忆策略,都应遵循以下科学原则:
1.对症下药。根据上面提到的遗忘速度先快后慢,遗忘量先大后小的规律,你必须在24小时内开始复习,而且必须把背过的内容都复习一遍。
2.先密后疏。复习间隔是1,2,4,7,14,28天。今天背了或学了五个新单词,明天(1日)一定要复习。后天复习(第二天);隔天复习(第四天);每两天复习一次(初七);每六天复习一次(14天);每隔十三天复习一次(第28天)。
3.及时复习。记忆后的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定要及时复习。记住,也一定要复习,不然等你发现自己忘记的时候再复习就来不及了。
4.多次复习。每一个生词都不是背几遍就能记住的,而是要背很多遍(最好的数字是12-16遍),同等复习。
5.隔一段时间复习一下。记单词不能采取“一劳永逸”的战术。你要知道,即使是你当时(或当时)记得的单词,也会被遗忘。只有偶尔复习,才能省时省力,让单词变成长时记忆。
6.继续复习。单词记忆要避免“一曝十寒”,坚持“细水长流”,哪怕一天只看几遍。
7.“使用”审查。即使单词进入了长时记忆,长时间不用也会被遗忘。因为内存是用来用的,反之亦然。因此,需要多做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才能保持对所用单词的长期记忆。
有信心“记住”。心理学家认为,自信一般是成功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一个又病又蠢的孩子”。他很紧张,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但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最勇敢的人。
其次,要高度集中思想。生理学家认为,记忆是脑细胞和神经系统复杂活动的结果。只有排除一切杂念和干扰,才能获得良好的记忆效果。看似在用心背的同学很常见,有的甚至眉头紧锁。其实他们的心理并不平静,精力也没有集中在想要记住的东西上。
更具体地说,它包括:
科学家们已经确定,要记住一个英语单词,通常需要重复50次。但如果一个单词连续背50遍,就很难永久记住,往往很快就忘了。原因是什么?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著名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如果每三天,然后每七天,每个月记住一次知识,记忆力最高,记忆效果最好。
联想记忆。著名的詹姆斯教授认为,“基本上,我们的头脑是一台联想机器”。联想是记忆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联想呢?常用的有新旧知识的联想、相似知识的联想、正反对比等等。比如同义词的分析,相似字的比较,英语单词中结构相似的词的比较等等。
另外,要注意劳逸结合。如果连最起码的睡眠和时间都保证不了,大脑功能恢复不了,增强不了记忆反而记不住!!
2、分类记忆法。如果把记忆比作知识的仓库,那么只有对知识进行分类,仓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存储容量。比如用分类的方法去读,记忆效果很好。比如青,青,青,精,这样一串词,分类记忆很容易记住。
3.有意记忆法。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让老师给两个班的学生布置默写课文的作业。都说第二天考,第二天真的考了。结果两个班成绩相差无几。考完试,只有一个班被告知两周后还有一次考试,第二个班不知道。两周后,再次进行测试。一班学生的成绩比二班学生好很多(一班学生考前没有复习)。这说明并不是一班的学生比二班的学生更聪明,记忆力更好,而是在第一次测试后,老师给一班提出了更长的记忆目标,结果一班的学生记忆时间会更长。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形成一种习惯,严格要求自己,明确给自己提出记忆的目标,才能有好的记忆效果。
4.了解记忆法。是一种在积极思考、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的方法。在记忆材料时,要提出“先理解,后记忆”的要求,把材料分成大小段落和层次,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是一开始就逐字记忆。比如不懂古文的意思,那就跟背天书一样难。如果你理解了古代汉语中的实词和虚词,掌握了整篇文章的中心意思,那么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你会感兴趣得多,速度快,印象深刻。学习时要经常有意识地运用理解记忆,在记忆时发展积极思维,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5.选定的记忆方法。记忆要有选择,记住最重要、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材料。善于学习和记忆的人,往往善于抓住重点,抓住本质,组织材料。一位小学高年级学生说:“修辞格有几十种,但常用的只有十几种。我仔细研究了每一种修辞格后,把常用的12修辞格浓缩成顺口溜:‘比喻、借代、类比、夸张、双关、反语、设问、反问、重复、对比、对偶、排比’,以这24个词为主做了一个表。在编排上,除了便于阅读、押韵和记忆外,我们还把容易混淆的放在一起,用箭头标出,并在下面用简洁的语言注明联系和区别或特点。通过背顺口溜,可以记住12主要修辞格。根据排列位置,我们可以想到几组修辞格的异同,进而想到它们的所有特点。这样在分析句子的时候,就可以清晰,不容易混淆和遗漏。”
6、谐音记忆法。据说,有一天,一位老师上山和山顶寺庙里的和尚们一起喝酒。临走时,他把学生背的圆周率整理了一下,让他们背到小数点后22位:3.6638+04538+04538.10000000606大部分学生因为背不出来而很苦恼。有一个学生把老师在山上喝酒和π数字的谐音结合起来,编了一句顺口溜:“山顶一座庙里的一壶酒,你是快乐的,也是苦涩的,你吃了那酒,它会杀你,但不会杀你,你反而会快乐。”老师喝完酒回来,大家都烂熟于心。这个聪明的学生用谐音法来帮助他记忆。
使用谐音法也可以帮助记忆一些历史年份。很多人觉得记历史年份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不容易记住,也容易混淆。但是,要学好历史,一定要记住历史年代,因为没有时间就没有历史。因此,许多聪明人用谐音来帮助他们记住历史时代。比如马克思生于1818,死于1883。那么可以这样写,“爬(爬)山(爬)。”再比如,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用它的谐音“一把死”,非常好记。
当然,谐音记忆法只适合帮助我们记忆一些抽象难记的材料,不能一概而论记住所有的材料。
7、公式记忆法。把记忆材料编成押韵的句子来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公式记忆法。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记忆材料的绝对数量,把记忆材料分成块来记忆,增加信息集中度,增强趣味性,既能减轻大脑负担,又能记忆牢固,避免遗漏。大部分公式押韵,朗朗上口,容易记忆。比如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曲,在劳动人民中代代相传,生命力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