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是:元宵节,七夕,春节,重阳节。
元旦,中国的节日,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被称为“新年”,是公历的第一天。“过年”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晋书里。中国古代把腊月初一和十月初一作为元旦,腊月初一和十月初一是农历的1,延长了。中华民国始于公历65438+10月1,1949建国时明确,农历65438+10月1确定为“春节”,所以元旦在中国又叫“新历年”、“阳历年”(相应的,叫春节。“过年”这个词是中国的土特产,使用了四千多年。
除夕是指农历最后一天的晚上,也就是大年初一的前夜。因为它经常在夏历的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所以也被称为三十周年,这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汉族人最重视它。家家户户或忙着打扫庭院,迎祖先回家过年,用年糕和三祭供奉祭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做“年初”,那一夜叫做“除夕”。人们经常在除夕通宵,这被称为守岁。除夕夜,我们不仅要打扫屋子和外面,还要贴门神、春联、年画和灯笼。除夕对中国人来说极其重要。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显示了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爱,使家庭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家庭团聚往往在精神上安慰和满足一家之主。老人们满屋见儿孙,一家人其乐融融。过去养育孩子的细心和辛苦没有白费。这是多么幸福啊。
春节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始于虞舜时期。春节是指中国传统历法的大年初一(不同于中国现行的公历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也称为农历新年,元旦,一年的开始,郑丹,农历正月,也称为农历新年,俗称新年,元旦,庆祝新年。在中国民间,传统的春节是指从腊祭在腊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到正月十五的祭祀仪式,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以祭祀神佛、祭祖、辞旧迎新、迎新祈福为主要内容的庆祝活动。除了中国、朝鲜半岛和越南,春节是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汉字文化圈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汉族传统的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期,“太乙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万物的神。司马迁在创制《太初历法》时,就已经把元宵节确定为一个重大节日。正月是农历的第一个月,古人称夜为“晓”,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正月十五叫元宵节。也被称为农历正月,元宵节或元宵节,它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汉族的古老习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兰花节)和夏媛节(水关节)都是非常传统和重要的节日。吃元宵、赏灯、猜灯谜是几个重要的民俗。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在仲春和春末之交,也就是冬季至日后的第108天。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扫墓节日之一。中国汉族的传统清明节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受汉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有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郊游是基本主题。清明起初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后来成为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第二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的大部分地区,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清明节前两天庆祝寒食节;垣曲县也讲究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前一天清淡寒食。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一年八大节日”之一。一般是公历4月5日左右,节日很长。有两种说法:10前8天和10前10天,这20天属于清明节。清明节原意为扫墓日,民国政府于1935年春分后15天定为国定假日,也称全国扫墓节。《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之用,时万物清净明,盖时万物清净明,故名。”清明一到,气温回升,正是春耕的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瓜果豆种”的说法。据说清明节的起源始于古代皇帝和将军的“扫墓”仪式,后来人们纷纷效仿,在这一天祭祖扫墓成为中华民族的固定习俗。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文化部公布的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又称月亮节、秋天节、中秋节、八月节、追月节、赏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中国许多民族和汉字文化圈各国流行的传统文化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日。因为它的价值只是三秋的一半,因此得名,有些地方把中秋节定在8月16日。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代。到了明清时期,它已经和元旦一起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侨,尤其是当地华人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以来,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又称重阳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旅游赏景、登高望远、赏菊、遍插山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农历九月初九也是中国传统的四大祭祖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唐代才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从此代代相传。重阳和三月三的“春游”,都是一家人。重阳那天,所有亲戚都要一起爬山“避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