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至日节气手链装饰

1.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大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族人称“钟家”、“水浒”、“彝”、“土边”、“本地”、“家周围”。1953期间,贵州省各地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采用布依族作为民族名称。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教和自然崇拜。除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2.达乌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斡尔”意为“先锋”。民族血统契丹。17世纪中期,为了维护祖国统一,这个民族打响了武装抵抗俄国入侵的第一枪。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格内”,视其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正月十六是“黑灰日”。在这一天,人们互相涂抹对方的脸,认为涂抹得越黑,新的一年就越吉祥。

3.德昂(崩龙)德昂原名“崩龙”。1985 9月17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更名为德昂族。“龙崩”是指德昂族各分支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自称“德昂族”,意为“十堰”。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生活在怒江西岸。德昂族的传统民间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多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祖堂、村神、土地神、龙、姑娘等仪式,其中端午节最有趣。

4.东乡族

东乡族是14世纪下半叶生活在东乡的众多不同民族的杂居,主要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和蒙古人。居住在甘肃省的,一半以上居住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东乡节又称开斋节,是东乡族的传统节日。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每年九月是伊斯兰教历中的斋戒月。这个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以新月为准,斋戒期满的第二天是一个节日。因此,它既是一个民族节日,也是一个宗教节日。

5.侗族

侗族起源于秦汉时期的“洛曰”。魏晋以后,这些部落一般称为“辽”,董人是“辽”的一部分。现在主要分布在贵州和湖南。信奉多神教,崇拜自然事物。侗族传统节日的日期因地而异,节日饮食常与宴会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婚嫁节、过桥节、牛节、吃年货节、烟火节等。侗族人喜欢斗牛,每个村子都有“水牛王”进行比赛。

6.独龙族

独龙族曾被称为“任薰”和“曲人”。解放后,根据民族的意愿,改称独龙族。现在它们主要生活在云南公山的独龙谷。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解体阶段,女性还崇尚纹身的习俗。过去,独龙族的宗教信仰还处于自然崇拜或万物有灵的原始阶段,甚至唯一的年节(独龙族语言:卡克瓦)也与宗教相关联。过牌游行在每年腊月的某一天举行(时间因地而异),节日的长短往往取决于食物准备的多少。

7.俄罗斯人

俄罗斯族是18世纪后从沙皇俄国逐渐迁移到中国和新疆的少数民族。在封建军阀盛统治新疆期间,他们被称为“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俄语。主要散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中国的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前苏联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他们信奉东正教,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是复活节。节前一周,我不吃肉,只吃素食。

8.哈尼族

据史料记载,哈尼族、彝族、拉祜族起源于古代羌族,现在主要分布在滇西南。哈尼族自称很多,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教,崇拜祖先。传统节日主要有“元旦节”(10月)和“吃扎扎”(五月节)。此外,还有两个小节日,即“栽秧节”(又称“黄米节”)和“年味节”。

9.哈萨克语

哈萨克族历史悠久。西汉时,北天山的乌孙是哈萨克人的祖先。这些东迁的牧民被命名为“哈萨克人”,意为“避难者”或“逃兵”。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数分布在阿克塞、甘肃、青海。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但在11世纪左右改信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宰牲节和箕子节,以及纳吾雷齐节。哈萨克人热情好客,真诚。抛“包尔沙克”和糖迎接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习俗。

10.汉族

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最初在中原被称为“华夏”。后来逐渐与其他民族同化融合。自汉代起,称为汉族。汉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还有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汉族和其他民族一样,有丰富的节日食品。它往往将丰富的营养、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

11.基诺族

基诺族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族乡及其附近。基诺族人自称“基诺族”,中文翻译为“优乐”。1979被国务院正式认定为中国第55个少数民族。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但以祖先崇拜为主。传统节日以过年为主,具体时间由各村确定,但多在腊月举行。每年农历九月,基诺族都会庆祝一年一度的新米节,当地人称之为“吉祥早”。

12.京族

京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方城自治县江平乡的鸡尾、屋头、山新三个小岛上,素有“京族三岛”之称。历史上自称“京族”、“岳”或“安南”的京族,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传统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唱哈节。其中最隆重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歌节)。唱哈多在哈丁举行,这是一座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建筑。

13.景颇族

景颇族是从唐代浔川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的。现代文献常称“山顶”,主要生活在德宏州各县山区。1953年7月24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县成立,1956年改为自治州。目瑙纵歌(目瑙纵歌)是景颇族驱恶扬善,祝愿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后举行,持续2-3天。根据景颇族的传说,它是天上的太阳聚集地上的一切,由犀牛传播到人间的大型歌舞活动,后来成为景颇族最大的节日。

14.吉尔吉斯的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民族自我宣言,其含义有多种解释:“四十个部落”、“四十个姑娘”、“山民”或“草原人”。大部分柯尔克孜族居住在新疆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柯尔克孜族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是诺沃孜节。根据柯尔克孜历,每个新月出现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诺鲁孜节在每年的正月庆祝,类似于汉族的春节。

15.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拉祜”一词是本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祜”是老虎的意思,“拉祜”是烤肉的意思。因此,历史上拉祜族被称为“猎虎人”。胡族的传统节日有拉祜族年、宝塔扩大节(春节)、火把节、中秋节和新年品尝节。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是拉祜族年。传说拉祜兄弟出自葫芦。农历大年初一,拉祜族男女老少都要用葫芦水洗手,洗去过去一年的贫穷,迎来新的一年的丰收。

16.黎族

黎族人居住在海南岛通什镇等地。据考证,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民族的一支发展而来的。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先民就在海南岛繁衍生息,成为岛上最早的居民。黎族人自称“孝”、“暧昧”、“美孚”。黎族人名的使用始于唐末,沿用至今。黎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和“三月三”。黎族的大部分节日和汉族的一样,比如春节,基本和汉族的一样。三月三是黎族特有的农历节日,起源于黎族祖先繁衍后代的传说。

17.巴罗国籍

巴罗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人口只有2300多人,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洛巴是藏人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解放前家庭奴隶制仍然存在。1965年8月,正式承认为单一民族。生活在墨脱、米林一带的巴罗人遵循藏历,所有的节日和祭祀活动与藏族没有太大区别。锡盟的巴罗人称元旦为“调更谷乳腺手术”。很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宗族集会”的古老习俗。

18.满族人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以辽宁最多。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满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黑水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来发展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语改称满语。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二月一、端午节和中秋节。传统体育活动如“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一般在节日期间举行。黄金节是满族“举国欢庆”的日子。1989 10月,正式将每年的12 3定为“黄金节”。

19.毛南族

毛南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环江县的上、中、下山区,毛南族是灵溪的土著民族。唐以前,宋、元、明三代的戴、凌是他们的祖先。据史料记载,毛南族古称“毛坦”、“毛南族”,于198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于今日更名。毛南族的节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必须祭祀祖先;二是多开展歌唱活动。毛南族最大的节日是每年夏季至日后的龙舟节。在农历五月的庙会上,清明节的“赶祖会”和元宵节的“飞鸟”也是他们特有的纪念活动。

20.仫佬族

仫佬族,在他们自己的语言中,“仫佬族”一词的意思是“母亲”。仫佬族主要生活在广西罗城等县,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大部分人说汉语和壮语,使用汉语。过去,仫佬族信仰许多神,举行许多节日。除了十月和十一月,一年中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三年一度的“樊沂”节,又叫“欢乐和浓浓”,是仫佬族最盛大的节日。“靠粮”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许愿,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