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药用植物的采收加工?
(张世良)
当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药用部位或器官符合药用要求时,人们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从田间采集并运回,这就是药用植物的采集过程。经加工干燥后,回收的药用部位称为“药材”。药用植物的采收不仅要求药材产量高,而且要求品质优良,药用效果好,才能称为合格品。因此,药用植物的采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技术性。不合理的采收会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的损失,使一年或多年的劳动收入成为劣质药材,甚至是废品。药用植物采收的时效性主要指采收期和采收年;技术主要是指采收方法和药用部位的成熟度。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绝不能孤立看待,因为它们会对药材的形态、组织结构、有效成分含量、滋味、色泽、产量、疗效等产生影响。
第一,收割的标准
药用植物的采收标准有两层含义:一是药用部位的外部达到了固有的颜色和形态特征;二是品质达到了医学要求,即口感和成分达到了应有的标准。药用部位的成熟和植物的生理成熟是不同的概念。前者基于与药物的配伍,后者基于植物生命的延续。因此,药用部位的成熟往往与植物的生理成熟不同步。例如,黄熟是酸橙果实的生理成熟,而幼果和绿色成熟果实是药用成熟果实。前者为药所不能忍,后两者称为枳实、枳壳。再如辛夷、款冬花,以花蕾入药,开出的花生理成熟却不能入药。
药用部位是否成熟,很容易通过外在的标志来判断,但内在的因素,尤其是有效成分的积累是否符合药用的要求,却很难判断。但通过几千年的生产实践和临床观察发现,药用部位的内部成熟度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上也呈现出一定的特征。根据这些特点,判断药用部位的成熟度,确定适宜的采收期,是保证药材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措施。药用植物的适宜采收期因植物种类和药用部位而异。例如,大多数种子药用植物以种子完全成熟为适宜采收标志,山茱萸以红色成熟果实为适宜采收标志,枳实以绿色幼果为适宜采收标志。
第二,收获期
药用植物的采收期是指一年中药用部分采收的具体日期。我国农村习惯以二十四节气为具体采收期,因为采收期仅由春夏秋冬四季决定,时限过长药材质量无法保证。收割时间通常由月和十天决定。药用植物栽培分布广泛,气候、环境、栽培技术存在差异,同一种药用植物在不同地区的采收期很难统一。因此,确定经济收获期的主要依据是成熟度和适宜的收获标志。特别要结合植物的生长发育时期考虑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也就是说要综合考虑品质和产量来确定最佳采收期。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含量和产量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明显的高峰。有些两个高峰期是一样的,比如金银花在蕾期绿原酸含量最多,产量高。还有两个高峰期不太一致。比如槐树(Sophora japonica)的花蕾比已经开放的花(Sophora japonica)含芦丁10%以上,但产量比槐树低。又如知母根茎中芒果苷的含量在4月份最高,为1.26%,其次是10月,为0.89%,但10月以后产量最高。因此,在后一种情况下,采收期必须以有效成分积累的高峰期为准,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药材的质量,因此知母的采收期应为4月和10。
(1)根和地下茎药用植物的采收日期
当植物完成一年的生长周期,进入休眠期,就收获了。此时,根或地下茎生长旺盛,地上部分停滞或枯萎,积累在根或地下茎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药材的产量和加工干燥率也很高。如9月份采收的丹参根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仅为0.04%。休眠期收获物的含量上升到0.11%。大部分有根有地下茎的药用植物的具体采收期从6月5438+10月开始,如黄连、当归、人参、玄参等。,而且都进入了休眠期。
另外,有些药用植物是在抽薹开花前采收的,如当归、白芷、川芎、川明参等藁本属植物。因为抽薹开花消耗了大量的养分,根或地下茎的组织木质化,质地疏松,品质变差,甚至不适合入药。一些药用植物,如附子、麦冬等。,都是在生长发育高峰期收获的。
(二)全草类药用植物的采收期。
一般在萌芽或开花之初采收。出芽前,植物生长正进入旺盛期,养分仍在积累,植物组织较嫩。此时,收获产量、质量和加工干燥率较低。在开花或结果期,体内的营养物质已被大量消耗,收获的产量和品质也会下降。例如,在蕾期收获的益母草总生物碱含量为0.93%,在盛花期为65,438±0.26%,但在成熟期降至0.39%。因此,这些药用植物大多在夏季和秋季采收。夏季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如薄荷、广藿香、细辛等草本植物。秋季为8月上旬至9月中旬,如紫苏、荆芥、柴胡(四川全草)等。
此外,少数药用植物,如茵陈蒿和白头翁,必须在幼苗期采收,在出芽前采收已成为缺陷。所以多在早春收割。谚语“三月艾草,四月艾草,五月六月当柴烧。”这也显示了及时收割的重要性。
(三)药用植物皮革的采收日期。
树皮包括树皮和根皮,采收期在植物生长期。此时体内水分和养分输送旺盛,形成层细胞分裂快,树皮和木质部容易分离,容易剥皮,树皮含大量汁液,温度高,干燥快。因为休眠时表皮紧紧贴着木质部,剥不下来,勉强剥下来也是碎片。由于树皮多为木本植物,采收时还应考虑其树龄和皮厚是否符合医学要求。一般在5-9月份收获树皮,如黄柏、杜仲、厚朴、墨利亚神女、秦皮等。根皮的采收应推迟到年生长周期的后期,一般在8-10月上旬,如牡丹皮、远志等。过早采收,根皮中积累的有效成分较少,产量和加工干燥率也较低。
此外,热带或南亚热带栽培的药用植物,如肉桂,由于年生长周期长,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剥皮。
(4)药用叶植物的采收期
在初花期或盛花期采收。此时叶片深绿色,叶肉厚,叶片不再膨大,有效成分含量和产量高。开花前叶片还在生长,积累的有效成分较少,产量也较低。开花后,叶片生长停滞,质地变老,有效成分含量下降,产量也下降。如荷叶在花朵含苞待放或盛开时采收,晒干后呈绿色,质地厚实,香味浓郁,品质较好;开花前采集,干燥的叶子薄,浅绿色,质量差。在开花高峰期采集的薄荷叶中,油和脑的含量最高。
叶用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和产量不仅随生长发育而变化,而且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甚至在一天之内。因此,这种药用植物的采收时间非常严格。据测定,薄荷叶在露珠至下午2时采收一周,挥发油含量最高。阴雨天气后2-3天采收,挥发油含量下降3/4。颠茄、毛地黄、大叶蒿等。都有类似的现象。除了晴天,每天10到16收割都是合适的。
此外,还有少数多叶药用植物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收,如侧柏叶、枇杷叶等。也有霜后收获的,比如霜桑叶。叶子的采收期与主要产品相同,如人参叶、三七叶、紫苏叶等。
(5)药用花卉的采收期。
花卉药用植物的采收期因植物种类和药用部位而异。无论是花蕾、花、花序、柱头、花粉还是雄蕊入药,采收时都要注意花的颜色和发育。因为颜色和发育程度是花的质和量变化的重要标志。比如红花刚放出来的时候,花是淡黄色的,含有的成分是新花青素和微量花青素;花暗黄色时,含红花;当花呈橙红色时,含有红花苷和红花醌苷。大多数花在春夏两季采收,如金银花。辛夷、玫瑰、槐花。槐花。合欢花、厚朴花等。少数是秋天收获的,比如菊花;或冬季采收,如蜡梅、法尔法拉。花芽入药的话,要掌握好发育程度,及时采收,保证疗效,否则会降低药材质量,甚至成为废品。比如款冬花要在花芽出土前采收,金银花要在花芽膨大变白时采收。入药的花一般在初花期采收,如月季、蔷薇、芙蓉、腊梅等。花盛开时,容易脱落、散落、折断,色香不佳。如花序、柱头、花粉入药,应在花朵盛开时采收,如菊花、旋覆花、藏红花、蒲黄等。
(6)果实类药用植物的采收日期。
果类药用植物的采收期因植物种类和药用要求而异。一般是干果,如薏苡仁、连翘、马兜铃、巴豆、砂仁、草果、桂子等。,都是在果实停止生长,外壳变硬,颜色变绿,显现其固有颜色时采收(7月-65438+10月)。肉、果采收时间因药用要求不同而异:幼果多在5-7月采收,如枳实、乌梅;若以青熟果实入药,则应在果实不再生长并开始凋谢时采收,一般在7-9月上旬,如枳壳、香橼、佛手、栝楼、木瓜、青皮等。入药的全果大多在8月份开始采收,如枸杞、山茱萸、五味子、大枣、陈皮、桂圆等。
(七)药用植物种子的采收期
种子药用植物通常在果皮褪色时具有成熟的颜色;当干物质积累停止、达到一定硬度并呈现固有颜色时,收获种子。成熟过程中的种子和果实是各种有机物质中最旺盛的部分,营养物质不断从植物的其他组织向种子和果实输送。因此,在成熟期收获的种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最高,产量和加工干燥率也高。收割过早,种子含水量多,干燥速度低,产量和品质也低,有的种子皱缩,干燥后种皮皱缩。如果收获太晚,种子很容易脱落和丢失。
由于播种期和气候条件的不同,种子的具体收获时间也不同。秋播两年后收获的通常在5-7月初收获,如桃仁、王不留行、胡芦巴、白芥子和金汤海带。春播和年收往往在8-10收获,如虎杖、菜豆、地肤子、决明子、望江南等。
第三,收获期
药用植物的采收期是指从播种(或种植)到采收的年限。采收期的长短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植物特性,如木本、草本、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木本植物的采收期比草本植物长,草本植物的采收期一般与其生命周期一致;二是环境条件,由于南北气候或海拔的差异,同一种植物的采收期往往不同。比如红花,南方收割两年,北方收割一年。在海拔2000m以上栽培的三角叶黄连(亚连)五年以上可采收,在海拔1,700-1,800 m栽培的四年可采收。第三,药材的质量要求,即采收期短于植株的生命周期。如川芎、附子、麦冬、白芷、浙贝母、生姜为多年生植物,但药用部位采收期为1-2年。
根据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可分为一年采收、两年采收、多年采收和连年采收。
(1)一年内收获的药用植物
播种后当年收获的药用植物多为一年生草本,少数为多年生草本或灌木。一般春播秋冬收,如薏苡、紫苏、穿心莲、决明子、蓼、鸡冠花等。少数夏播冬收,如牛膝、郁金、泽泻。此外,一些热带或亚热带药用植物也传入北方,从多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或灌木到一年生收获,如生姜、红花和蓖麻。
(2)两年内收获的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播种后第二年采收,一般不到两年,甚至一年,所以也叫跨年采收或跨年度采收。常见于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如浙贝母、白芥子、红花、川芎、延胡索、胡芦巴等。其次是春、夏、秋三季播种,第二年冬季采收,如白术、党参、当归、山药(赖吉播种)。少数在冬天播种,第二年夏天收获,如乌头。
(3)多年采收的药用植物。
播种后超过3年收获的药用植物包括多年生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其中川明参、芍药、百合、木香、三七三年收获。黄连、牡丹、人参4-7年收获。以树皮入药的木本树木需要10-30年才能收获,如杜仲、黄柏、厚朴、肉桂、墨利亚神女等。
(4)连年收获的药用植物。
播种后可连续多年采收的药用植物,多为以果实、种子或花为药的木本植物,如佛手、大枣、山茱萸、君子、巴豆、辛夷、金银花等。其次,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果实、种子、花、叶或全草入药,有的播种后连年收获,如薄荷、旋覆花、菊花、万年青等。还有的是播种后需要两年以上才能逐年收获,如砂仁、草果、金钗石斛、栝楼等。
四、收割方法
不同的植物或药用部位有不同的采收方法,采收方法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药用植物的采收方法主要有挖、摘、收、射、剥、割。
(1)挖掘
挖掘法主要用于收获根或地下茎。挖掘时间好,土壤含水量适宜时,土壤过湿过干,不仅费力,而且容易损坏地下部分。降低药材产量和质量,加工干燥不及时容易引起霉变变质。
(2)收获
常用于收获全草、花朵、果实、种子,成熟的药草更为一致。其中,一年收获两次以上的药用植物,第一次和第二次收获时要留茬,以便下次萌发新植株,提高产量,如薄荷、石竹、柴胡(四川)等。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通过切割整个植株或仅花序或果穗来收获花、果实和种子。
(3)采摘
采摘法适用于采收成熟度不一致的果实、种子和花朵。因其成熟度不一致,只能分批采收。如果药用部分一次性采收,质量得不到保证,加工难度大。全部成熟后会脱落、枯萎或质地变老,甚至不能入药,如辛夷、菊花等。采摘果实、种子、花朵时,要注意保护植株,不要损伤未成熟的部分,以免影响其继续生长发育。有些果实和种子较大,或者枝条较脆,容易折断,但击落不易收获,如佛手、枳、栀子、桂圆、连翘、香橼等。
(4)击落
树木高大的木本或藤本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很难通过采摘来收获,往往通过击落来收获。击落时,最好在树下垫上布栅栏和草垫,以减少伤害,便于收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树的伤害。
(5)剥离
主要用于收割树皮或根皮,也叫剥皮。树皮和根皮的剥制方法略有不同,树皮的剥制方法分为削树、活树剥制、树枝削制和活树年轮剥制。
1.砍树剥皮
先把树干基部的树皮按照规定的长度剥掉,再把树切开一根一根剥掉树皮。一般每根树皮的长度为67-100 cm。剥皮法是将树皮按规定的长度上下环状切开,然后从上切口向下切口垂直切开,用刀从纵向切口左右戳开,使树皮与木质部分离,即可将树皮剥下。森林更新,砍伐树木时应留茬(堆),以利于新苗萌发。如果不留茬,也可以挖根剥皮入药,如厚朴、黄柏等。
2.活树的部分剥皮
简称部分剥皮。其特点是不砍树干,只从树干上剥下一部分树皮,但不是环状剥。因为导电组织还能上下流动,所以脱皮部位愈合快,几年后还能再脱皮。有上下交错剥皮和条状剥皮两种方法。一般每次剥皮长度在80cm以下,宽度不超过树围的1/3。由于提供的药材量少,近年来被活树的环剥所取代。
修剪树枝并去皮
这种方法,每年都要砍掉一些大树枝,轮流剥皮,不需要砍树。剪剥要剪成树干短的树,上部留4-5个主枝,每年剪去1-2个枝,萌出新枝接替,这样每年都可以剪剥枝。
剥活树的皮
简称环剥,是近年来一种成功的剥皮方法。其特征是将活树的树皮环形剥离1-3m,使其愈合后能长出新的树皮,若干年后可再次环剥。环剥后能再次生长的树皮,依赖于残存的已恢复分裂能力的形成层细胞和木质部细胞分化成新细胞,产生愈伤组织和新树皮。所以环剥要选择气温较高的季节,连续几天无雨的天气,不要损伤木质部。
5.根皮剥离
木本树木的粗根类似于树干的剥皮方法,树皮的长短视实际情况而定,所以长短不一。灌木或草本植物根细,但剥根皮的方法与树皮不同:一种方法是用刀沿根纵向切开根皮,剥去根皮;另一种方法是用木棒轻轻锤根,使根皮与木质部分离,然后提取或去除木质部,如牡丹皮、地骨皮、远志等。
(6)削减
树脂药用植物,如安息香、松树、白胶、漆树等。,经常用截树干来收集树脂。一般在树干上割一个“∨”形的伤口,让树脂从伤口渗出,流入下端放置的容器,收集起来加工成药材。树脂是从果实中提取的,有些也是通过切割来收集树脂,比如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