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节气创作画
清末民初以后,上海小学校院原有的木版年画逐渐被新兴的“月卡”年画所取代,演变为上海年画史上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月卡”画成为中国年画史上的一个新品种。
什么是「月卡」画?
“月卡”画的诞生源于西方列强的强权政治。1843年,上海被迫成为国际通商口岸,但结果却迅速促进了上海的现代化。所谓“月卡”画,就是这个时候大量欧美资本进入上海的产物,许多外国资本家在上海设厂开店,倾销商品做广告。其形式是借鉴和运用中国最流行的民间年画中带有节气的“历画”风格,并将其融入商业广告中。起初,外国制造商聘请中国画家设计“月亮牌”画。除了商品宣传之外,这些图片大多展示了中国传统主题的图像,或中国传统的风景,或女士,或戏剧故事和场景。后来发展成以时尚美女为主要形象的图片。开始时,艺术手法以中国传统工笔画为代表,色彩或淡或重。后来,它发展成为一种用西方细腻的笔触和水彩画的写实技法。色彩明亮、干净、漂亮,大部分都是用胶版印刷在技术更先进的铜版纸上。上下两端还镶嵌了铜边,上铜边中间穿孔,可以挂起来,随所售商品免费赠送给顾客,很受欢迎。人们拿到月历中这种带有节气的商品海报后,就可以常年挂在家里,既可以用来装饰欣赏,也可以参考日期和节气。人们习惯称之为“月卡”。这种“月卡”每年春节(过年)前都会大量发放给顾客,人们将其作为年画来欣赏。
“月卡”画产生的时间。
至于“月牌”始于何时,据目前发现的最早记载,清光绪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883 65438+10月25日),申宝以“申宝阁主人诚心愿开”的名义刊出,文中写道:“我馆委托一石洞炼制华阳月牌。这张牌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人物分为两种颜色:中国历的绿色、红色和西方历的绿色。中国历法的二十四节气都列在每个月下面,西方人也允许在星期天注意行,所以最好查一下。用厚厚的白色洋纸印刷,再在卡片周围印上巧妙的蕾丝,很是赏心悦目。“你把画的墙挂起来或者放进书毡里都合适”这几个字。从此,1885 65438+2月24日(光绪十一年),上海两家彩票公司在《申报》上刊登了发行彩票的广告,并且都注明彩票附有“月卡”。这说明清朝光绪年间上海流行的“月卡”画已经蔚然成风。
“月卡”绘画的黄金时代
当时中外厂商投入巨资推广带有“月牌”的产品,其中英美烟草公司和中国人投资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华城烟草公司占据首位。据《南阳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在1923中,该公司广告费包含一张“月卡”,预算为4万元。英美烟草公司有专门画广告的美术室,高薪聘请了梁鼎铭、胡、、倪庚烨、吴等艺术家画“月卡”。当时上海保险业有22个英国商人、4个美国商人、65,438+0个日本商人、2个荷兰商人、65,438+0个德国商人、2个丹麦商人、20个中国商人,还有一些经营煤油、医药、化工染料的外国公司,都印制“月卡”作为礼品送给客户,以扩大品牌推广。
在“月卡”画创作中使用毛笔水彩画是一大突破。郑首先探索和创造了这一规律。1914年,他用这种方法创作了第一幅月份画《晚妆图》,成为毛笔水彩画法“月卡”的由来。1915年,应黄楚九的要求,为中法药店绘制了《月卡》画《宫女出浴》,这是《月卡》中最早的裸体画(据说他听从了人的劝告,以后不再画裸体画)。郑的毛笔水彩画,细腻、立体、明快,令人耳目一新,广受社会欢迎。中外厂商争相预约郑订画,沪上其他从事“月牌”创作的画家也纷纷效仿。毛笔水彩画法很快被大家掌握,成为创作“月卡”的特殊画法。
和同为郑的“粤派”画家。从1917开始,周百省先后为南洋兄弟、花城、英美烟草公司画过“烟牌”和“月牌”,后来又成立了“白胜画院”,接收了很多学生,教授绘画基础和毛笔水彩画。徐永清是著名的水彩画家。常与郑合作画“月盘”(郑画人物,徐画山水),被世人誉为“一家之合”。徐永清自1913起在上海商务印书馆负责图片部工作,为图片部培训学员做出了贡献。杭、何、金美生、金、葛都是他画系的学生,后来都成了“月卡”画的后起之秀。其中,杭于18岁出版《月牌》画,并于1923年创办“万英画室”,邀请何、金、参与其中,友好团结创作,为全市承接《月牌》画。由于其真实的质量,时尚的风格和及时的交货,绘画深受中外制造商,每年生产80多种。有趣的是,杭的妻子王洛穗有一个甜美的形象,这给他带来了很多创作灵感。他经常以妻子的形象为模特,创作一幅以甜美少妇形象为主题的“月卡”画,受到人们的青睐。金美生也很出众。1921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图片部,1931退出。他自己创业,擅长画戏剧故事。四季美人的“月卡”画(世人称之为“梅升平”)流传于世。他的一幅“五福”画(取材于《外国画报》上一儿五女的照片)吸引了很多人的模仿,从而带动了1935左右的胖娃娃“月亮”画的流行。
“月卡”绘画的历史意义
可以说,上海的“月卡”画是整个民国时期(1912至1949)一个时代生活的记录。虽然作品主要展示的是时尚美女的形象,但时代中女性的社会生活,如女大学生的校园活动,女性驾驶摩托车、游泳、骑马、赛马和赛艇比赛,以及参与社会救助的慈善行为,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高。在展现男性形象的“月亮牌”作品中,由中国三星烟草公司在上海出版的《孙中山》描绘了民国初年的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身着藏青色礼服,配以金色肩章,手持指挥刀,白手套,笔挺挺立,目光炯炯,若有所思,展现了一代伟人被誉为“国父”的风采。至于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月卡”画,所描绘的形象都是献身于抗日战争的英雄好汉。此外,大量的“月卡”画描绘了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新家庭的温馨生活,形象以有教养的妻子和母亲、负责任的父亲、有事业心的孩子等出现。家里的陈设大多是西式家具,还有钢琴、小提琴、留声机等。,以家庭反映时代特征。总之,上海的“月卡”画包含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这种新式的“月牌”年画不仅受到当时上海市民的广泛喜爱,还广泛流传到中国各省市及港澳、东南亚的华人中。香港深受上海“月卡”画的影响,香港画家关益农模仿上海“月卡”画,专门创作“月卡”画,一时在香港小有名气,被誉为“香港月卡之王”。1925年,香港永发公司还高薪聘请上海画家何赴香港为公司设计创作“月亮牌”画,直到1941年香港被侵华日军占领后才回到上海。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的一些艺术收藏家收藏了大量上海的“月卡”画。在1990年代兴起的怀旧文化热潮中,“上海月卡回顾展”先后在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举办,多种“上海月卡”绘画作品问世,充分证明了上海“月卡”绘画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月卡”画获得了新生,成为展现新中国新人、新事物、新时尚的重要年画样式。
1952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后,设立了“年画创作研究室”。一方面,聘请上海原有的“月卡”画师作为专门的年画作者,组织他们运用“月卡”绘画技法创作表现新中国新内容的年画。另一方面,以师徒的方式组织“月卡”画的老画家培养后备人才,使上海形成了一支继承和发扬“月卡”画技艺、创作年画的新老画家组成的强大队伍。此后,以“月卡”绘画的艺术手法创作了大量的年画。上海历年出版的年画也是基于“月图”的艺术表现手法,只有1958。上海年画一、二版近600张,印数1.1亿多册,占当年中国年画发行总量的四分之三。上海以“月卡”艺术手法创作出版的年画在全国年画评比中多次获奖。在1984、1988由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年画评选中,上海共有23幅年画分获一、二、三等奖。由于“月卡”艺术表现风格的年画细腻、明丽,真实感强,远看效果好,近看细致入微,几乎人人喜爱,全国各地的画家几乎都被派往上海学习“月卡”画的表现技法,“月卡”画的艺术表现风格被全国各地的许多年画画家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