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惠民县的丧葬习俗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传统的丧葬仪式在滨州惠民县的农村地区开始流行。老人生命垂危时,儿女为他更衣,冬夏穿棉衣。所有直系亲属守在周围,听从遗嘱,看着老人死去。老人一死,晚辈立即到院子里向西南方“招魂”,为的是唤回死者的灵魂,也是为了通知百姓和邻居。然后把死者放在棺床上,提供食物,烧香,点长明灯。晚辈穿上丧服,在门上贴上白纸。葬礼有两种形式:书面讣告和口头葬礼。主要内容是死者姓名及其死亡时间、葬礼、丧事。

上世纪80年代初,土葬多在农村进行,死者要装进棺材,这叫土葬。此时,必须有亲属在场送别遗体。如果死者是女性,其家人必须在场。葬礼结束后,灵柩停放在棺棚,晚辈分男女接受亲友的吊唁。吊唁者跪前痛哭,至亲须奠酒。休眠期从3天到5天不等。

葬礼前一天晚上,丧亲者为死者举行告别仪式,俗称“送盘缠”,地点选在路口或空地。执事提前摆好祭坛,摆好香炉烛台,准备好菜肴和酒,晚辈和亲友低头送别逝者。礼毕,纸车、马、轿子、摇钱树等。被烧死,孩子们哭着跑进火里,以示对死者的挽留。丧礼,又称土葬,长子捧棺,其他晚辈持丧棒,随棺前往墓地。棺材入洞后,晚辈拿土撒在盖子上埋了。然后邻居堆土,成了坟墓。第三天,孩子们把“圆坟”填满,烧纸悼念。从亲人去世之日起,每隔七天就要扫墓祭奠一次,直到7月7日。

父母健在的死者不遵循上述礼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广泛实行火葬,政府倡导移风易俗,礼仪逐渐简化。散落在田野里的坟墓被铲平,墓地被建立,一些村庄建起纪念馆存放骨灰盒。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农村地区竖立纪念碑或植树纪念死者已成为时尚。

城市居民的葬礼相对简单。他们去世后,殡仪馆举行了告别仪式,亲友和同事向死者致敬。之后被送到火化厂火化,骨灰盒被送到纪念馆存放。

滨州其他风俗

第一,婚姻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求婚的方式多种多样。一、介绍人熟悉男女双方的情况(年龄、外貌、性格、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等。),热心帮助他们,主动撮合他们,或者受一方委托为他们提亲。二、男女自由恋爱,为了自圆其说,找熟人做介绍人。这种提议只是一种形式。第三,大众传媒和婚介机构要承担征婚的职能。被介绍人推荐的男女,一定要约好见面。第一次见面,对对方的外貌、年龄、举止、仪态只有肤浅的了解,之后会自行约会,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性格、家庭、职业、爱好。许多城市和城镇的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把对方带回家,介绍给他们的家人,自己充当介绍人。沾化、无棣两县少数地区仍有订“早婚”的陋习。

男女订婚一段时间后,认为满意就可以订婚,有两种方式:书面和口头。书面婚约是将家中长辈的辈分、姓名、年龄写在红纸上,取名“帖”;写下孩子的姓名、年龄、生肖,以及“年龄与年龄相符,同属一命,愿嫁秦晋”之类的话,称为“柬”。然后介绍人交给双方,男方给女方送礼。在20世纪80年代,这种方法在一些农村地区广泛使用。口头订婚是指男女双方(包括父母、子女、直系亲属等。)约定一个时间聚一聚,通过交谈来约定。一般地点由男方选择,男方设宴,给女方送礼。

男女双方讨论结婚的时间,彩礼的数额,婚礼议程,以及接待(或送)亲戚的方式。谈婚论嫁时,双方父母子女直接出面交换意见,有时参考意见互相协调,往往经过多次讨论,达成谅解。谈婚论嫁时,男方要付给女方彩礼买嫁妆,女方往往回赠一小部分以示礼貌。

结婚前,男女双方应向当地政府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女方买嫁妆,男方要装修新房,摆放新家具(如果女方陪送家具,需要提前送),铺新床(炕),门口贴对联。婚礼当天一般都是男方来接(有的是女方送的)。80年代初期他坐马车或者自行车,中后期坐拖拉机或者农用车。90年代,他用的是汽车。新娘由家人陪伴,同时送来嫁妆。下车时,放鞭炮,打鼓欢迎。新郎新娘走进院子,司仪主持婚礼。之后,新娘一进洞房,围观者立即涌入,称之为“闹洞房”,滨州一带还有“闹丈母娘”的习俗。那一天,男方大摆宴席招待女宾,祝贺亲友,镇上的酒席大多在酒店。90年代,政府倡导移风易俗,组织集体婚礼,既热闹又节俭,一些青年男女选择旅游结婚。

农村普遍存在彩礼过高的现象,城镇接新娘、婚宴上讲排场的风气也在蔓延。

第二,生育

从80年代开始,国家提倡计划生育,后来被定为国策,对生育习俗影响很大。生育年龄大多推迟,生育数量大大减少。婚后多年不孕的,不再用迷信的方法要孩子。夫妻二人生病了会去医院检查,及时治疗。怀孕后经常去医院体检,分娩一般也是去医院。婴儿出生三天后,她的家人带着营养食品和婴儿衣服前来探望。因为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取名字都很谨慎,注重新鲜感,寓意深刻,用词朗朗上口。农村的名字也要考虑到反映世代的词语。全家大部分人参与命名,往往会想出几个名字,选出最好的一个。出生名多为重名,两个名字的人越来越多。宝宝出生的第12天,俗称“中午十二点”,亲戚朋友带礼物来祝贺宝宝,送给他“圆耳朵”。出生1个月,俗称“满月”,母子俩去住了一段时间,给宝宝生了个“铰链头”。在20世纪90年代,城镇里流行用婴儿的胎毛制作毛笔作为永久的纪念。第100天,给宝宝挂长命锁,穿“百衣”,拍照留念。第一次生日,亲戚朋友都来祝贺,主人办了家宴。在农村,如果是男孩,纪念日特别隆重。过去流行“抓周”的习俗,但现在正逐渐过时。

第三,标题

上世纪80年代,家人、亲戚的称谓基本和以前一样,我爸、你爸、我亲爱的朋友、我弟弟之类的书面称谓用得越来越少,只在一些特殊场合,大部分使用口头称谓。

社会称谓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成员互称同志。80年代只在开会或公务活动中叫同志,一般场合叫老师。如果认识熟人或同事,姓比较合适,按年龄冠以“老”或“年轻”。农村邻居多以辈分和年龄为标准。20世纪90年代,城镇中的男性通常被称为先生,而女性则被称为夫人、太太、女士和小姐。商界俗称“老板”(企业主)和“老板”(公司经理)。大部分公务员都是与其职位相称的。如果对方是副职,就去掉“副职”二字。专业技术人员往往与其职称相称,如教授、医生、工人(工程师)等。

第四,生日

给老人过生日是敬老的传统习俗。上世纪80年代,60岁以上的人普遍开始过生日。生日的时候,儿女、亲戚朋友带着蛋糕、肉、酒、茶等老人喜欢的礼物来庆祝生日。家里摆了丰盛的酒席,老人穿了新衣,住在首位。全家人一个个举杯,祝老人健康长寿。上世纪90年代,很多家庭去酒店给老人过生日,有的去电视台、电台点歌或者包个电影给老人过生日。那一天,因为孩子们聚在一起,大部分都拍了全家福。

90年代,60岁以下的年轻人也开始过生日。独生子女是家庭关心的中心,每个生日都要庆祝,都要隆重,这已经失去了生日习俗的本义。

动词 (verb的缩写)葬礼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丧葬习俗中的一些仪式在农村地区流行起来。老人生命垂危时,儿女为他更衣,冬夏穿棉衣。所有直系亲属守在周围,听从遗嘱,看着老人死去。老人一死,晚辈立即到院子里向西南方“招魂”,为的是唤回死者的灵魂,也是为了通知百姓和邻居。然后把死者放在棺床上,提供食物,烧香,点长明灯。晚辈穿上丧服,在门上贴上白纸。葬礼有两种形式:书面讣告和口头葬礼。主要内容是死者姓名及其死亡时间、葬礼、丧事。

上世纪80年代初,土葬多在农村进行,死者要装进棺材,这叫土葬。此时,必须有亲属在场送别遗体。如果死者是女性,其家人必须在场。葬礼结束后,灵柩停放在棺棚,晚辈分男女接受亲友的吊唁。吊唁者跪前痛哭,至亲须奠酒。休眠期从3天到5天不等。

葬礼前一天晚上,丧亲者为死者举行告别仪式,俗称“送盘缠”,地点选在路口或空地。执事提前摆好祭坛,摆好香炉烛台,准备好菜肴和酒,晚辈和亲友低头送别逝者。礼毕,纸车、马、轿子、摇钱树等。被烧死,孩子们哭着跑进火里,以示对死者的挽留。丧礼,又称土葬,长子捧棺,其他晚辈持丧棒,随棺前往墓地。棺材入洞后,晚辈拿土撒在盖子上埋了。然后邻居堆土,成了坟墓。第三天,孩子们把“圆坟”填满,烧纸悼念。从亲人去世之日起,每隔七天就要扫墓祭奠一次,直到7月7日。

父母健在的死者不遵循上述礼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广泛实行火葬,政府倡导移风易俗,礼仪逐渐简化。散落在田野里的坟墓被铲平,墓地被建立,一些村庄建起纪念馆存放骨灰盒。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农村地区竖立纪念碑或植树纪念死者已成为时尚。

城市居民的葬礼相对简单。他们去世后,殡仪馆举行了告别仪式,亲友和同事向死者致敬。之后被送到火化厂火化,骨灰盒被送到纪念馆存放。

第六,祖先崇拜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地区的祖先崇拜死灰复燃。祭祖有两种方式:扫墓和在家祭祀。扫墓,又称上坟,有固定的日期。清明节扫墓是最常见的。除了祭祀之外,还要给坟墓加土,防止夏天的雨水冲走。农历七月十五、十月一日扫墓的多为女性,一般只去“新坟”(即去世不久的爷爷奶奶、父母的坟)。扫墓是春节最隆重的,家里所有的男性成员都去扫墓祭祖,打鼓放鞭炮。家族祭祀,即在家中立堂祭祖。一般在除夕夜的凌晨,父母带领子侄到村头邀请祖先回家过年。堂内设坛,挂“家堂”,陈列族谱,点上香烛,摆上贡品。除夕夜,家人给祖先磕头,烧香烧纸,放鞭炮。第二天送祖宗回家。中秋节和祭祖日也有祭拜者。

七、礼仪

20世纪80年代,流行人们的交际礼仪,比如握手、拉手、点头。在给长辈拜年、祭祖、吊唁等特殊场合。在农村地区,有许多人在卖淫。亲戚和朋友之间的礼物或宴会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回报。第一次见面时,介绍自己或出示名片。当我们久别重逢时,我们握手并互致问候。分手时挥手。宴席上,先请客人入座,敬酒做菜;宴会结束后,客人先走,被送到门口。老、少、女在乘车、购物、看病等场合优先。20世纪90年代,各级政府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遵守礼仪,礼貌待人成为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