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时间单位有哪些?

世纪、年、季度、月、周、日、周、小时、分钟和秒。

时间单位是七个基本单位之一。长度、时间、质量、物质的量、照度、电流和(热力学)温度是七个基本单位。本条目中的时间单位按时间降序排列。

现在每天的昼夜是24小时,而古代是12小时。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时,人们把中西方的时间点分别称为“大时”和“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忘记了“大时”,而“时”则沿用至今。

一般来说,一年的长度取为太阳在天球上沿黄道从某个标点到同一个标点的时间间隔。由于选取的刻度点不同,年的定义也不同,通常包括:

最近一年=365.25964天

恒星年= 365.2563004太阳日(≈ 10秒,365年6点09分)

回归年(贝塞尔年)= 365.245438+099174天(≈365天5小时48分45.5秒)。

闰年=346.62003 (346天14小时52分52.9秒)

从1984年开始,天文学上采用儒略年(不要与历法中的儒略历混淆)作为统一的年单位,规定为365.2425天,与回归年相比每3000年误差1天。

现代公历中,平均一年为365天(含52周1天),闰年为366天(含52周2天)。

扩展数据:

现在每天的昼夜是24小时,而古代是12小时。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时,人们把中西方的时间点分别称为“大时”和“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忘记了“大时”,而“时”则沿用至今。

在古代,时间(大时间)不是以1234计数,而是以丑子和鼠、牛、虎、兔等动物来标记,容易记忆。具体分工如下:

子(鼠)为23:00-1:00,以零为正点;

丑(牛)从一到三,以两点为正点;

寅(虎)是三点至五点,以四点为正点;

毛(兔)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

陈(龙)为7: 00至9: 00,以8: 00为正点;

现在是9点到11点,10点为正点;

午(马)是十一点到十三点,以十二点为正点;

不(羊)的时候是13: 00到15: 00,以14: 00为正点;

申(猴)为15时至17时,以16时为正点;

从17: 00到19: 00,18: 00为正点;

从19: 00到21: 00,20: 00为正点;

猪的早上是21: 00到23: 00,22: 00为正点。

古代有两种计时工具,一种是“日晷”,一种是“漏”。日晷是根据日影的移动来计时的,与日晷表面的刻度相对应。不用说,你应该看过故宫的日晷和北京的天文台。漏水是滴水计时,由四个装满水的铜锅,上下叠放而成。

前三个底部都有孔,最下面一个上面垂直放着一个箭头形状的浮标。水位随滴水上升,壶身有刻度计时。原来的昼夜分为100分钟,因不能与十二时辰整除,先后改为96,108,120分钟,清代正式定为96分钟。这样,一个小时等于八个季度。

一刻分为三分,一小时有二十四分,与二十四节气相对。注意,这一分钟不是当前的一分钟,而是一个“字”。在两个瞬间之间,刻着两个奇怪的符号,所以叫“字”。字的下方,以麦芒般细的线条划分,称为“第二”;“二”字由“他”和“少”组成,这里他指小麦,少指细小的芒。

秒以下不能划,只能说“细如蛛丝”,叫“突然”;比如“突然”这个词,突然指的是很短的时间,但它指的是变化,是指很短时间内的变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