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人物生活在哪个朝代?

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张晓霞先生就根据小说第120章拟定了一个详细的年表[1],根据小说第95章提供的年表信息编制而成,即袁春生于沈嘉,死于毛毅。再如周先生在《红楼梦新证》[2]中还编了一个年表《红楼历》,只取前80回,于是舍弃了第95回的年表,只标注年份。

无论怎么编,根据小说文本提供的年代信息编出来的年表,都是一个根本无法落实真实朝代年代的时间表。而且由于小说作者故意制造混乱来隐瞒真实的朝代年代,如果完全根据小说文本提供的信息来编制年表,将无法确定一些年份。所以细心的读者往往会发现小说中有很多“时序混乱”的地方。

现在,以袁春死亡的真实日期为基础,我们不仅可以还原每部小说的真实朝代年代,还可以清楚地发现作者故意制造时间混乱的“欺骗”手法。

9.1癸卯年(雍正元年1723)

从第95章“忽然有一天,贾政满脸泪痕地进来”(1343页)到第108章“于是贾加松了一口气,邢攸夫人也稍稍松了一口气”(1487页)。

据考证,袁春死于壬寅年29日立春之后,而壬寅年的主枝是立春,所以贾政报袁春死于癸卯年。小说写的其他情节可以进一步证实,那确实是癸卯年。

在第96封回信中,我写道:“那年是京察,工部把贾排在第一位。2月,吏部牵头出台。皇上看了贾政的勤俭持家,当即放行江西粮道。”(第1352页)所谓“京察”,是明清时期考核北京官员、决定奖惩的制度。考试时间,明代每六年一次,在己亥年举行;清代每三年一次,于子、毛、武、佑年间举行[3]。

根据《清史稿》?八十六?选举六”包含:

三年绩效考核的方法,出自唐、于。清朝是沿着明朝做的,只是风格略有不同。北京官员说北京检查,外国官员说大计划,官方部门负责检查。北京督学五岁,部院成员由长官考核,学校分四格,以“才、恒、政、年”为题。

贾政在“京检”后,从“工部博士”晋升为“江西某粮道”。按照上面推测的年代,这一年恰好是毛年。

在第102章中,滩纯结婚了,但作者没有说明结婚的时间。但从上下文来看,此时宝玉和宝钗已经“圆房”。根据孝制和贾母等人的安排,宝玉已为妹妹袁春度过了“九月役”[4];另外,第九十九回写道:“所以园中只有李纨、和春。贾母也把李纨等人搬了进来,因为袁菲死后,家里事接连不断,也无暇顾及。现在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园子还能活。等到秋天。”(第1391页)第102条回复写着:“园里人少,天气冷。李纨、滩纯、Xi春都搬回老家去了。”(第1425页)从这些情节来看,探春一定是深秋出嫁了。

一般认为,对探春的第五个判词“清明日含泪望江边,千里东风一梦”(第78页),指的是探春在清明节出嫁。如果作者的本意真的如此,那么第一百零二章对探春结婚时间的描述就与作者的本意不符了。这种矛盾是如何造成的,需要慎重考虑,不能简单地判断为续集露出伪造痕迹的所谓“罪证”。

9.2取得陈佳省统考后一年

到了年间(雍正二年1724),从第一百零八回“有一天史湘云结婚,来贾这边拜访”(1487页)到第一百二十回,“道士还是把玉拿到峰脚下,把宝玉放在女娲补天的地方。”

第九十七回写道,贾政在离家前往江西粮道之前,“切实叫王夫人管教儿子,切不可像从前那样撒娇。明年乡试后,一定要把他叫走”(1377页);第119章我写了贾宝玉参加乡试出家的事。可见宝玉出家一定是在陈佳年间。

根据明清科举制度,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每三年一科),称为“达比”。乡试考完了,在农村叫中考,中文叫举人。乡试每天中午、周日、游园举行,称为“郑可”。当谈到庆祝活动(如皇帝登上极点),它被称为“科恩”。庆时恰逢郑可年,将郑可视为科恩,或移至前方,或移至后方,或改为三月省考。因农村考试一般在秋季举行,故里考试又叫“秋魏”。考试会着重于考试的意义。以后还会考,年年考,年年考,年年考。如果在获得省级考试后获得科恩,下一年的会议将被称为“考试后科恩”。考试在春季举行,由礼部主办,所以又叫“春卫”或“礼卫”。

《清史稿》?池八十三选三载:

如果有明确的课题,可以选秀才,可以用八股文。取四书及《易》、《蜀》、《诗》、《春秋》、《礼记》五命题,称之为志义。在三年的比赛中,候选人出生在知省,取得省考后被称为。有中国风的人被认为是举人。次年,在京师试养人,说要试试,中国风是龚氏。天子向朝廷作亲策,名曰宫考。他的名字分为一、二、三。一甲三人,即状元、第二名、花探,赐进士与。若干人,赐进士出身。前三名中有若干人被赋予了与进士相同的出身。乡试第一天是谢园,第一天是会元,第一天是川元。还是很清楚的,老字号也是知道的。世祖统一地区的夏天,顺治元年,决定在伍兹尤袤年参加乡试,在陈旭丑年参加考试。在取得乡镇考试后,我们将在八月进行尝试。都是9号第一场,12号两场,15号三场。三月宫考。.....乾隆到乾隆之间,三月试,四月进宫考,所以是永久的。

按照清朝的科举制度,癸卯没有考试,只有乡试之后。陈佳年间没有省考,只有中考;但雍正在癸卯年登极,癸卯年特审科恩,次年在陈佳补乡试。于震是癸卯年科恩考的状元,陈德华是陈佳省考的状元。[5]

由此看来,作者安排贾宝玉参加乡试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可能是为了进一步限定那一年为陈佳年。

第一百二十回,王夫人对薛姨妈说:“我这一辈子都为他担心。刚结婚,中了奖,得知媳妇怀孕,更喜欢了。我不想就这样结束!”(第1639页)另外,又问甄:“现在他家有一株很有名的兰花,正好对应‘兰’字。正好,老仙说的是‘桂兰齐放’,宝玉说的是‘高紫葵鬼’。是不是说明他有个儿子已经离开了他的腹部,可以发迹了?”(第1645页)从这些情节来看,贾宝玉的遗腹子“贾桂”应该是生于乙三年(雍正三年1725)。

第一百二十回,小说作者借贾政之口,谈到了宝玉的年龄。贾政道:“我不知道宝玉是凭血统抢的,却骗了老太太十九年!”(第1637页)此时“忽冷忽雪”,也就是陈佳年(1724)的冬天。这样的话,可以推断宝玉出生于乙酉年(康熙四十四年1705)19年前。根据去世的日期和贾政在小说中所写的话,先生推断小说中甄的第一次梦知就是丁酉年的风流韵事[6]。

小说第八十六回,袁春生于沈嘉年,贾诩、孟府、陈佳第二次写到袁春与宝玉的关系时,都认为宝玉生于袁春之后的那一年[7]。根据这种写法,宝玉似乎生于乙酉年。

按真正的朝代年表,宝玉生于乙酉年;根据徐佳版本,宝玉也出生于乙酉年。看来宝玉真正的出生日期似乎是乙酉年(1705)。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贾政说宝玉的年龄可能是虚岁。按照民间习俗,虚岁是这样计算的:一出生就是1岁,也就是从受孕的那一刻开始计算年龄,所以到了1岁生日的时候,按照虚岁算2岁;如果你是年底出生,不仅出生时1岁,大年初一还会加1岁,超过1岁就3岁了。根据寿衣红《方群夜宴图》第六十三章所写的情节,贾宝玉出生于四月底的某一天。如果生于徐兵年间(康熙四十五年1706),到陈佳冬出家,虚岁就是19。

而第一百一十四回《王熙凤幻归金陵,甄嬛恩还玉阙》中写道,甄嬛见到贾宝玉时,向贾政说起自己的儿子甄宝玉,“问起年龄,(甄宝玉)比这里的男孩子略小一岁”(第1567页)。如果贾宝玉生于1705,那么甄宝玉生于1706,“真”宝玉(宝玉的原型)的真实出生年龄也应该是1706。

此外,第一百零三回《毒计金桂自焚,遇禅雨村老》,写的是在会稽县渡口遇见甄,心想:“你若去了十九年,容颜老去。你一定是修炼成功了,不肯告诉前任。”(第1444页)根据本文的推算,这个情节发生在癸卯年年底。这样,甄和第一次写出来是在(1704) 19年前的中秋节,也就是说贾宝玉应该生于1704年。在贾政的“19”和贾雨村的“19”中,必须有一个为真,一个为假。可以推断,如果这种混乱的描述不是原作者的无心之失,那一定是原作者故意把时间顺序弄乱了。

《中原》作者在后四十回中打乱了时间序列,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对探春婚姻的描写。第102次写到探春结婚。如上所述,那是在癸卯的深秋。然而,在公元114年的陈佳二年,贾政对甄英甲说:“我哥哥在江西粮道干活的时候,已经三年了,我把我的小女儿许配给了邵军。”

看来贾宝玉是哪一年出生的,还需要通过其他证据来判断选择,比如通过推断第95回之前各回的真实年龄来做出最终判断。但无论如何,至少可以判断《红楼梦》的故事开始于1704年、1705年、1706年中的某一年。

9.3壬寅年与辛丑年的界限

壬寅年(康熙六十一年1722),从第七十一回,说贾政回京后,一月准假在家休息(1001页)到第九十五回,(王夫人)天天希望哥哥来北京(1343页)。

辛丑年(康熙六十年1721)从第七十回一直到这次结束,“原来这都是因为凤姐病了,李纨春节不能请假做家务,然后很多杂事出来了,诗社也就放在一边了”(第938页)。

张晓霞先生将第七十回黛玉重建桃花诗社、第七十一回贾政还乡、贾母“八十庆”等情节列为一年[8],是一时疏忽,被小说作者以故意打乱时间顺序为由上了当。

第七十回,我写道:“这一天,姐妹们都在房间里等着吃早饭,然后贾政的一封信到了。宝玉请了安,念给贾母听,说六月中旬可以进京。贾琏和王夫人看了其余的家书。大家听到六七月份要回京,都喜出望外。”(第992页)

宝玉知道父亲回来要检查功课,心里很慌。“第二天起来梳洗时,他在窗下研究墨迹,做了一个帖子”(第993页)。到了三月底,宝玉“每天都在努力,偏偏近海海啸,被几个陌生人踩坏了。”当地官员听到题字后,命令贾政顺道查看浮雕。所以去吧,直到冬末。宝玉听了,又把书放在一边,照常闲逛”(994页)。

但到了第七十一回(按小说说法是甲寅年),贾政居然在七月回京,在家休了一个月的假,正好赶上今年八月初三的贾母“八十天庆典”。是不是很奇怪?从上下文来看,唯一合理的结论是,贾政并没有在第七十回所写的那年的六七月回京,也没有在那年的冬末回京,而是直到第二年的七月才回家!

第七十六回,在《土碧堂笛声悲寂寥,凹晶亭诗声悲寂寥》一书中,贾母对你说:“我可怜你公公已有两年多了,却忘了要罚我一大杯。”(Page 1082)游的岳父贾敬,死于第六十三届末年,也就是“寿一弘设宴”的第二天(page 901)。贾敬死的那年年底,尤姐姐吞服生金自杀(第六十九回,第984页)。次年春天,林黛玉等人提议重建诗社(第七十回,第990页)。于是,按照贾母的说法,贾敬一定是死于“壬子”年,“林黛玉重修桃花会,史湘云偶写柳絮”的七十年是“癸丑”年。

这个时间序列本来很清晰,但作者就是想把它弄乱。第七十二回,写的是八月初三八十周年刚过几天,凤姐对贾琏说:“我想到后天是尤姐姐的纪念日,就好好打了一架。虽然我们做不了别的,但是在他的坟前烧一张纸也是姐姐的战斗。”(1023页)这种“周年”的说法莫名其妙,完全没有道理,只会起到混淆视听的作用。

到了第107回(按小说写为年),作者写得更离谱了——贾政对北等人说:“这位官员既然奉老爷之命去学政治,去年冬末回家,送了一个项目到去。后来去江西督路,回到京城。他还在工部里走着,一天到晚不敢偷懒。”(第1476页)如果这个“去年”指的是“甲寅年”,那当然说不通;如果指的是“耻丑之年”,那就完全忽略了第七十一回所写的贾政七月回京的事实。

以上两个明显的计时错误,一个在前80次,一个在后40次。如果断言后者是所谓续集暴露出来的笨拙缺陷,无论如何都是不合理的。只有一种可能:这是小说原作者故意把时间顺序弄乱的。关于这一点还有另一个明显的例子。第九十四回写园海棠开了,贾母说:“这花本该三月开的。虽然是11月,但因为节气较晚,所以还是10月。回应小阳春的天气,这朵花在那里,是因为温暖。”(第1330页)按照小说的时间安排,此时确实是十一月,但“节气晚了”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因为那年我回信的第九十五回,“十二月十八日立春”说明节气很早。根据本文还原的真实年龄,12月29日立春,即壬寅年,也被认为是较早的节气。作者故意混淆时间序列,无非是想隐藏真实的朝代年代,混淆我们探索真实朝代年代的线索。

9.4仁阴年黄河决口

根据本文的年表,第八十九个周期也属于壬寅年(康熙六十一年1722)。应该回写到,九月中下旬的一天,贾珍告诉王夫人:“部里来报,昨天总河打河南,破了河口,淹了几个州县。这也将花费国家的钱,并修复城市工人。工部大臣又关照了,布里特特来通知老爷。”"从此至冬,贾政每日有事,常在衙门里."(第1269页)

贾珍的话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黄河秋汛,是河南地区的大决口;第二,黄河以前有过决口,所以会“再花国家的钱”“再管管”。那么,1722年秋黄河在河南有大决口吗?这是对本文推断的真实朝代年代的极大考验。

河南省社科院许先生在《黄河中下游分界新论》一文中提到:“从康熙六十年(1721)到雍正元年,两年多的时间里,黄河在武陟琴厂、詹店、马营、魏庄四处决口。洪水淹没焦作、新乡、安阳后,沿地势向北流动,经渭河进入海河,逼近京津,危及华北。”[9]

雍正“黄委会”里的魏尧?其次,《武陟河工程与天下安危息息相关》一文也提到:“从康熙六十年八月秦厂决口,到雍正正月马营关闭,清政府集中人力财力,抗击黄河。在此期间,国库一度入不敷出。无奈之下,朝廷紧急下令周边各省直接将本应运抵北京的白银、粮食运往武陟。”[10]

《清史稿》?《列传六十四》记载了康雍两朝河长陈彭年废寝忘食四次治理河南黄河,导致疲惫不堪的情况:

六十年(康熙),陈彭年命重臣张鹏勘测鲁豫运河,河道决定武陟县马营口,直接从长垣注入张秋,命河长赵世贤堵塞。彭念经过长时间的讨论,说:“黄河老堤决口到八九里河,直滑到溢水口。适合在对岸光雾山脚下开一条导流河,甚至到决口以东,导流河还是会回到郑和,才可以堵。”奏入旨中。世示之,即任命彭念为河长。

1961年,马营口再次被堵,彭念说:“地势低,虽有河道导流,但水流不能通畅。只分上下,杀其凶怒。请于秦、黄交界之地,于开引河一条,水往东南,入迎泽河,便可筑堤。”信就像一封信。

首先,马营决口因为桃洪难以完成;副都督牛牛奉命读河,上奏秦家厂堵楼,但功成功,而南坝作尾旋一百二十余尺,入马营东。彭年与杨总督合谋。事实上,北坝尾已经坍塌了100多英尺,这个建议是在彭年建造的。世宗即位,命真除。当时南北坝尾合并垮塌,是第二次截流,但马营口还没堵。彭年那年,我在江里呆着,累死了。雍正元年,他病了,派御医去看。寻卒,听说此事,曰:“彭多年积劳成疾,不在府中。听说她家有个80岁的老母亲,房间就像是挂出来的。这真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臣。”

从上面的引文可以看出,黄河在1722河南确实有一个很大的决口。贾珍所说的“又要花国家的钱,修城工,工部的司官有些照顾”,或许暗指清政府对“康熙六十一年马营口被堵再定”的情况处理;而“从现在到冬天,贾政天天有事,常在衙门”,也符合清政府治河难的历史现实。

9.5庚子大年初一,贺老太太而死。

庚子年(康熙五十九年1720),从第五十三届开始,“腊月二十九,各种颜色都准备好了。两家都换了门神,贴了对联,续了桃符”(744页)到第七十回,“只有和安、李纨在房里的漂亮丫鬟出去了,其余的都未成年。让他们在外面和自己结婚”(第988页)。

根据近代中西历史日对照表,庚子年的立春是在去年的12月26日(1720,星期日)[11],所以腊月二十九属于庚子年。

第五十三回,写的是“腊月二十九后的那一天”,贾母等人去宫里“拜谒”,回来就带着孩子去祠堂大祭。在第七章中,笔者已经详细论证了:根据汉代以来的宫廷礼仪制度,根据清朝的法制《清惠典》和《泽例》,贾母的“朝贺”必须在元旦(正月初一),而这个“朝贺”无疑是向皇帝道贺;第二天,贾母等人又去了潮河。这第二个“朝和”无疑是给朝和太后的。贾母第二次进宫祝贺袁春,他在正月初二出生。

从这个角度来看,前一年的12月肯定是小产,只有29天。那么,日历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查近代中西历史日对照表,可以看到己亥年的十二月是小月,只有29天,腊月二十九之后的一天就是元旦正月初一!

可见,小说作者确实是根据历法的实际情况来描述祝贺的,也说明了小说作者确实是根据真实的朝代年代来编织故事的。作者明明在第五十三回上写了“除夕祭宗祠”,这显然是“筑栈道,暗渡旧仓”的“掩人耳目之法”。

第五十五章开头写道:“假设元宵节过去了。因为孝是当今天下之治,宫中有太妃,所以嫔妃们都减了餐,谢了妆。他们不但救不了自己的亲人,还会免于宴乐。所以,傅蓉今年没有灯谜。”(第769页)

这段话很有意思。一是提出“以孝治天下”是一项国策体系;其次,它提到了一个“太妃糖”生病,导致了后来盛大的皇家葬礼。

孝道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孝治天下”出自孔子弟子曾参所著《孝》一书。在《孝经》第八章中,曾子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原则。历代儒生大力提倡“孝”,封建帝王也用“孝”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在清朝,“以孝治天下”是既定的国策,并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规则来加强教育。常建华先生的《论清代孝道的宗族制度政策》【12】对此有深入的论述,读者可自行参考。作者想指出的是,第五十五条提醒“以孝治天下”是国策体系,实际上揭示了小说所写故事发生的真实朝代。

第五十五章提到的生病的老太太公主最后死在了第五十八章。贾等人不仅每天去祭奠守灵者,而且还要去参加葬礼,这一去就是近两个月:

谁知上次说的老太太的妃子已经死了,奉命入朝的都要照章办事。告诉世人:凡有贵胄之家,一年之内不可宴乐,三月不可嫁庶人。、邢、王、尤、徐的丈母娘、媳妇、祖孙等。都是天天去朝祭祀,然后不正就回来。大内宫后二十一日,方邀凌入仙陵,称孝慈县。这座陵墓已经和首都联系了十天了。现在,在进入地宫之前,请在这里停留几天,所以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第817页)

从第五十八章和第五十九章可以看出,贾母等人去送灵是在清明节后几天,所以老太太公主下葬应该是在清明节后20天左右。康熙五十九年的清明节是2月27日(公历4月4日)[13],所以老太太葬在农历三月底或四月初。

那么,康熙五十九年真的有老太太死了吗?查清史草稿?圣人列传三,康熙五十九年,无老太太去世,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一位伟人病重去世,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四月下葬:

到了沈嘉,十二月(据作者说,农历初四,小寒,阳历1718 65438+10月5日星期三),皇太后渐渐生病,病了70多天,脚肿,扶了日本的宁寿宫。徐炳(据作者说,农历六月初六,阳历1718 65438+10月7日星期五),太后崩了,下了圣旨,取了西服,剪了辫子,移了宫。.....(三月)心有(据作者记载,农历三月十二日,阳历四月12的星期二),上杭皇后称肖辉仁贤段毅为淳德顺天意皇后。.....四月夏(据作者记载,农历四月初七,长夏,公历五月六日,星期五),萧葬于晓东陵。

这个把康熙皇帝的脚弄肿了,每天都去探望,死后还举行隆重葬礼的“小张卉皇后”是谁?原来她是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被废黜的母亲。《清史稿》?传记1》载有:

萧,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以及科尔沁美女中的一位可爱的女子。顺治十一年五月,聘她为公主,六月,中书后。董鄂氏,皇妃,是幸运的,然后她不害怕。十五年正月,皇太后未备,接掌后礼仪疏疏。她奉命进宫写表,与诸王、贝勒、大臣商议。三月,被皇太后封为如旧制。圣父即位,被尊为皇太后,住在慈仁宫。

虽然小张卉皇后不受顺治宠爱,但康熙对她非常尊重和孝顺,死后给她重葬,并惩罚那些对她谥号说三道四的大学士。《清史稿》?传记1:

徐兵太后驾崩,享年77岁。向数字致敬。五十七年三月,孝陵东葬。太后徽的开头,必须加上国庆。到了云南萍萍,我就称仁贤乃顺城回春叔为禧太后。还有崩、尚义、大学生等。不是世祖的错,是奉令到太庙、奉先殿向高皇后、文皇后、大学士进贡。而且提出的死也没有留下更多的徽字,生更是被讨论。雍正与乾隆相加,称仁贤慈安纯德顺天义圣张皇后。

《清史稿》?六十七?《礼十一》(凶礼一)记载了康熙帝下葬孝皇后时,他的脚还没有痊愈,只能被抬着吃饭和出行的情形:

祖先的皇后博尔济吉特于56年12月去世。一是病情加重,在小康之后邀请朝臣参加葬礼。帝曰:“孝生促远命。我刚刚十岁,正在协助大臣服丧。恐怕我还没有准备仪式。”看到仁孝之后,葬礼仪式就相当清楚了。有大事就商量着办。“而崩,皇帝必病,几席之后,便成一身。哭晕了,有个苏。大臣们敲门劝说,却鼓励侧厅。将移葬宫,设酒请寄御史郎。皇帝说:“我要亲自喝下这第一份祭品。这个仪式可以在宁寿宫重演吗?“到了那天,我送了一杯酒给主上,还在几桌酒席旁边的榻上行礼。自贡起,我含泪出宁寿宫西门。我抬起头,见没有灵驱,却又止住哀恸,再次瞻仰。大祭,足疾少愈,即亲仪出殡宫行礼。她称萧太后为张卉,并安葬了萧东陵。

详细引用上述史料来说明与小说相关的两个问题:一、所谓“今以孝治天下”是对康熙朝的参照;第二,所谓“老太太的小妾”是指萧的“老太太”,享年77岁。文学人物和现实人物不仅生活在一模一样的时代环境中,而且年龄和埋葬日期都差不多,埋葬的地方名称也很相似。前者为“孝慈县”,后者为“小东陵”。

有意思的是,第九十五回我写到袁春死后的葬礼,“贾政也是工部。虽然是按指示处理的,但上课要处理,同事要请教,两头都忙,不比前太后和周菲的葬礼多”(1344页)。这里的“周公主”指的是死于第八十六回的“周公主”,而“太后”只能指上面提到的“太妃”。如果后四十回是一个与曹家毫无关系的外人写的,为什么续集作者要把黑白的“太妃”改成“皇太后”?只有后40章的作者是前80章的作者,这个问题才能得到合理的回答。

如前所述,萧并非死于庚子年,而是死于三年前的丁酉年,葬于两年前的戊戌年。那么老太太死于庚子年的推定是否不正确呢?答案是否定的,萧皇后只是老太太公主的原型,小说作者在文学上做了加工,两者并不完全等同。例如,孝死于十二月,而老太太死于二月和三月。此外,通过推断前后时期的真实年代,可以进一步证实庚子年的推定。

正如我在第五十六章里写的,元宵节刚过,江南甄氏家族的人进京拜年(这种祝贺可能是因为皇帝、皇后或皇太子的生日),派人到贾家拜年。祖母问甄宝玉的年龄,甄家的丫鬟答道:“我今年十三岁。”第793页,甄嬛在第114回说,甄宝玉比贾宝玉“略小一岁”(第1567页)。由此看来,贾宝玉在庚子年一定是14岁,那么他一定是1706年前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