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大少是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也是从小热爱生活的好老师。
2007年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广州奖学基金”八桂优秀乡村教师;2008年被评为广西自治区道德模范;
2009年被广西推荐申报为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连绵的群山中,清澈的河水悠然流淌,两岸是一片翠绿的竹林。岸边的小学里不时传来清晰的鹧鸪啼叫声和读书声。这是一道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
南宁市武鸣县太平镇上江希望小学安吉教学点,位于距离西云江水库约500米的一个山头上。学校交通、信息闭塞,学生下课需要坐轮渡去接。工作条件极其艰苦,滕大少是安吉小学唯一的老师。从65438到2005年,滕大少一直扮演着三重角色:课堂上的老师,放学后的船夫,生活中的家长。滕大少克服了许多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坚守大山深处,驾船摆渡,用青春、汗水和真爱实现了孩子们上学的愿望。滕大少不仅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一份深山老师的爱,也“跨越”了山村未来的希望。从代课的第一天开始,滕大少就一直以一个优秀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安吉小学13学生,分两个年级,1年级7人,学前班6人。他们在同一个教室。滕大少在教室两头来回跑,进行“复合式”教学。滕大少当了两个年级的班主任和学科老师,所有的教材、课本、教学用品都是滕大少自己划船、骑摩托车带回学校十几里外的上江希望小学。在教学中,滕大少认真备课,做好每一节课,注重培养尖子生,转化后进生,努力发展学生特长。
一心要把山里的孩子教好的滕大少,知道自己的文化水平不够。65438年至0998年,滕大绍参加了县师范学校班的函授学习,后又参加了专科学校的函授学习,学以致用。多年来,滕大少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刻苦钻研,成绩和科目在镇上名列前茅。看到一群孩子从山里进城,在高中大学读书,滕大绍满意地笑了。滕大少不仅教学生知识,更用爱温暖每一个学生。很多山区的家长因为生活困难,交通不便,没有送孩子上学。一年级学生魏福山因为先天性关节炎,走路跟不上其他同学,父母打算让他退学。滕大少向父母保证,他会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所以,从卫福山上学的第一天起,滕大少就用自己瘦弱的后背“换”来了继续上学的机会。这个孩子从五岁到小学毕业,每天放学都是由滕大少老师背着送他回家。魏福山的父亲魏福河非常感激滕大少老师。他一直把滕老师尊为孩子的二代家长,逢年过节也不忘邀请滕老师到家里做客。
村里有个叫魏的女孩,人很聪明,但是家里穷,父母有些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想辍学在家打工。滕大超知道后多次找到她的家人,也主动为她交了学费。孩子也不负众望,考上了武汉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在首都从事文艺教学工作。她常说,滕大少是她这辈子最感激的人。没有滕大少,就没有她的今天。
滕傅生现在是广西医科大学的一名本科生,他永远不会忘记在假期回到山村去看望他的导师滕大少。他上小学的时候,学习一直很优秀。但由于家庭贫困,生活困难,加上父母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观念,他并不想送孩子继续读书。滕大绍知道这一情况后,多次登门做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设身处地为学生家长开导教育,并承诺为学生滕傅生垫付学费。此后,他承担了该生后来的所有费用,一直支持他读完初中。
十年来,在滕大少的帮助下,20多名困难学生得以安心返校。截至目前,用于助学的现金近万元,已有10多名接受滕大少帮助的学生考上高校。每当教师节、春节等重大节日,一封封写满对老师无限问候和感谢的信像雪片一样从远方飞来,滕大少总是感到那么欣慰和自豪。学生们都成了有用之才,可谁知道滕大少把平日的工资存起来供养他们?这就是一个山村老师的宽广胸怀:学生在他心里,而不是他自己。滕大绍常说:“山远镇外,路穷。外面的老师不愿意来。为了不让山里的孩子辍学,当老师再苦也值得!我当老师已经十多年了。今天我教过的学生,10都是大学生,孩子有出息,比什么都强!”
刚开始做当代教师的时候,滕大少的月薪只有56元。后来他提到80元,120元。到2002年,才330元。如此微薄的收入,远远谈不上价格,还要照顾在学校的学生,在家经常生病的父母,还有老婆孩子,似乎力不从心。朋友多次建议和他一起工作,保证月收入不低于2000元;亲戚们多次建议滕大少放弃教书的工作,去谋生。整天忙于教学,这孩子多次哭着要爸爸...面对友情、亲情、父子关系,面对外界的诱惑,滕大少的山中育人情怀从未改变。长期的工作让滕大少爱上了这片土地,这所学校,还有这里的孩子们。滕大少的坚持,终于赢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滕大少的爱人在山上种了十几亩竹子,砍了松脂,用那点微薄的收入支撑着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家人的支持,滕大少工作起来更加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