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所有传统节日的起源。

新年节日的由来

年度含义的三种解释

第一,时间的概念。中国最早的字典《尔雅·石天》说:“夏为崇年,商为崇年,周为越年。”说明“年”的称谓始于周朝。唐玄宗把它改为戴,把它改为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实行公历,将1月1日称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在阳历中也分别称为“年”,在农历中也分别称为“年”。

二、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年”以各种动物为食,在严冬的夜晚下山搔抓,捕猎人畜。有一次,年来到一户人家门口,正巧这户人家有人穿着红衣服,点着竹子取暖,恰巧发出“啪嗒”一声。年害怕地转身逃跑了。从此,人们知道“年”害怕“光”和“声音”。年一到,他们就用这种方法把他赶走,第二天人们互相祝贺。由符涛发展起来的红纸春联、放鞭炮、农历正月初一拜年等习俗都源于此。

第三,收获的意义。谷亮传:“五谷皆熟一年。”"当谷物成熟时,那将是一个丰收年."“大年”就是丰收。甲骨文、金文中的“年”字,是谷穗成熟的样子。《说文解字》也说:“年已熟。”这样,“年”就成了庆祝丰收喜悦的意思。

春节的由来

春节是农历的开始,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在古代,立春被视为春节,第一个月的第一天被视为元旦或元日。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使用公历,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公元纪年法》,正式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中国民间习俗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庆祝春节。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三(小年)到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除尘,置办年货,贴春联,用“福”字盖年,窗花。正月初一,鞭炮齐鸣,辞旧迎新。在春节期间,亲戚和朋友互相拜访以表达新年祝福。在古代,门上的海报大多是辟邪避害的神话人物。“福”字倒贴,表示“福到了”和“迎春”。春节的凌晨,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寓意团圆、吉祥、幸福。

元旦的由来

元是一年的开始,丹是一天的早晨。“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从字面上看,“丹”生动地反映了初升太阳的形象,其下方的一条横线代表汹涌澎湃的大海,一轮红日正从大海中喷薄而出,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元”与“丹”的结合,是让人以蓬勃的朝气和进取的精神迎接一个崭新的开始。

过年,月,日不一致。直到汉武帝才恢复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此后的历代王朝都没有改变。

辛亥革命后,中国将春夏秋冬定为四个节日,即元旦为春节,端午节为夏季节日,中秋节为秋季节日,冬季至日为冬季节日。称公历65438+10月1为元旦,而不是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正式将65438+10月1定为元旦。

所有采用公历(公历)的国家都以65438+10月1为元旦。然而,由于历法、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季节气候的不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的元旦日期也不同。

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植树节、春节、聪明节。中国传统民间节日。它也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节通常在每年公历的4月5日。清明节起源于秦汉,从唐宋开始形成插柳、植树、扫墓、踏春的习俗。

南宋吴《梦梁录》:“家家贴柳条于门,名曰‘亮目’。”

江南民间谚语:“清明不穿柳,美人傲。”

《旧唐书·玄宗纪》:“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桂茂寒食五月上坟,应编五礼,永为不变之风。”

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如果你想知道餐馆在哪里,牧童指着杏花村。”

春游,又称春游、春游、春游、郊游。

《武林旧事》记载:“清明节前后十天,城中士妇妆点艳,金掌掴,比肩而舞,乐此不疲,画飞箫鼓,终日不绝。”

明清以来就有“吃清明团”、“送百虫”、“戏水”等习俗。因为清明和“机巧”谐音,所以也叫“机巧节”,江南有句话说,这是生孩子最美好的一天。现在清明有祭祖、扫墓、祭扫烈士墓、植树、踏青、吃青团子等习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那是中国古代爱国诗人、政治家、思想家屈原死于汨罗江的日子。

端午节,本名“端午”,又称“端阳”。晋代周朝地方风俗:“仲夏五日终,终始。”

端午节的民俗有:吃粽子、插艾叶和菖蒲、撒雄黄酒、赛龙舟。

端午节赛龙舟的文字记载始于梁的《续和》:“五月五日,楚大夫屈原弃卒于汨罗,楚人哀悼之。他每天用竹筒祭祀大米,命船去救他。”后来演变成吃粽子,再演变成人种。今天,端午节期间,汨罗江畔会举行盛大的赛龙舟仪式,广东、广西、湖北、福建、四川、浙江等地也有龙舟比赛。

粽子,在古代又被称为饺米、煎粽子。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成分是硫化砷,其中砷含量占70%。可入药,可解毒,颜色橙红。端午节,有些人喜欢在屋内外的角落洒上雄黄酒,以避免害虫,有些人则在孩子的耳朵、鼻子、额头和脸颊上涂上雄黄,以防止毒虫叮咬,驱散瘟疫的毒气。雄黄酒含砷,有毒,不能食用。

将艾叶、菖蒲插门避邪或泡酒。据说这种酒有延年益寿的作用。根据现代科学分析,艾蒿和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艾叶入药,内服可止血,也可用于艾灸。艾灸燃烧产生的烟雾可以驱赶蚊蝇。菖蒲根茎可制成健胃药,外用治疗牙痛和牙龈出血。

龙抬头日(龙抬头节)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就是主管天上性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那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因此,这一天被称为春节。中国北方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二月二,龙抬头;大仓库爆满,小仓库流动。“民间谚语。

每当春节来临的时候,在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家家户户早上都会提着灯笼去井里或河里打水,回到家就点上火,烧香,供奉供品。在古代,人们把这种仪式称为“吸引天龙”。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面条、炸油饼、爆米花,对比“摘龙头”、“吃龙胆草”、“金豆开花、龙王升天、云雨升起、五谷丰登”,以示吉祥。

春节的由来,在中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武则天当了皇帝,惹恼了玉帝,叫四海龙王三年不要下雨在人间。不久,掌管天河的龙王听了民间百姓的哭喊,看着百姓饿死的惨状,担心人间生命断绝,遂违背玉帝旨意,为天下降甘霖。玉皇大帝得知龙王下凡,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

龙王的雨违反了天道,应该受到人类世界的惩罚。

如果你想回到凌霄馆,除非金豆开花。

为了拯救龙王,人们到处寻找盛开的金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在晒玉米种子时,觉得这玉米像金豆。炸的时候就开花了。不是金豆吗?家家户户爆爆米花,在院子里立案,为已经开花的“金豆”烧香。龙王抬头一看,知道是人们救了他。他对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到天下家家户户院子里的金豆花都开了,就要给龙王发消息,让他回天,继续给天下云雨。从此,人们形成了一种习惯。在二月的第二天,人们吃爆米花。

实际上,农历二月以后,“雨”节气就会到来,冬季少雨的现象就会结束,降雨量逐渐增多,这本来就是华北季风气候的特点。

六月初六的阿姨节

“六月六,拜托阿姨了”。过去,在农历六月初六,农村习俗邀请已婚女孩,无论老少,都要好好接待,然后再送她们回去。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一位宰相,名叫胡琰。他是一个保护和跟随文公仲耳流亡他国的英雄。他非常聪明,受到晋国的尊敬。每次胡岩在六月初六过生日,总有无数人送他生日礼物。就这样,呼延慢慢变得骄傲起来。时间长了,人们对他不满意了。但是,胡彦权高势大,人家敢跟他生气。

胡岩的女儿公婆是当时的功臣。他对胡岩的所作所为很反感,所以直言不讳。但胡燕不肯听苦口婆心的话,当众骂公婆。赵年老体衰,不久就气绝而死。他的儿子恨他的岳父,决心为他的父亲报仇。

第二年,晋夏粮遭灾,胡琰离京放粮。临走的时候,他说他一定会在六月初六回来过生日。胡岩的女婿得到消息,决定在六月初六举行生日宴会,杀死胡岩,为父报仇。胡岩女婿见妻子。问她:“世上的人都讨厌我公公这样的人吗?”胡岩的女儿对父亲的行为也很生气,于是顺口答道:“连你我都恨他,凭什么说别人?”她的丈夫告诉了这个计划。他老婆一听这话,脸色变得又红又白,说:“我是你家的,我才不管我妈家呢。你看着办吧!”

从那以后,胡燕的女儿整天担惊受怕。她恨父亲对公婆傲慢无情。但后来我想起了父亲的恩情,我自己的女儿也不能免于毁灭。她终于在六月初五跑回娘家,把丈夫的计划告诉了母亲。母亲吓坏了,赶紧连夜给胡燕去信。

胡岩的女婿看到妻子逃跑了,知道秘密暴露了,呆在家里等着胡岩收拾自己。

六月初六上午,胡岩亲自来到公婆家。胡岩见了女婿,若无其事,翁婿夫妇立即回丞相府。在那年的生日会上,胡岩说:“我今年一直在分发粮食,目睹了人民的疾苦,也知道这几年我做错了一些事情。今天,我丈夫想伤害我。虽然他太狠毒,但也没做到。他在危害人民,为他的父亲报仇。我永远不会责怪他。女儿救了父亲的危机,尽了孝心,值得我崇拜。”希望老公看我一眼,为我弥补,不计仇恨!“从此,胡岩真心变了,翁婿比以前更亲了。为了永远记住这个教训,胡燕每年6月6日都会邀请女儿和女婿团聚。此事被宣传,老百姓纷纷效仿,也在6月6日接回了女儿,应该是消灾避祸的好运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彼此变得习以为常,一直流传至今。人们称它为“阿姨节”。

冬至

冬季至日,俗称“冬节”,是古代一个盛大的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冬季至日也是最重要的。

古人认为,到了冬天的至日,虽然还处于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个时候出门的人都会回家过寒假,预示着年底会有个家。闽台民众认为,一年一度的冬季至日是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是祭祖的日子。出门不回家,就是一个否定祖宗的人。

冬天的至日是一年中最长的夜晚。许多人利用这个晚上用糯米粉做一个“冬季至日圈”。为了与春节前夕的“辞旧迎新”相区别,冬节的前一天被称为“加年”或“分年”,意思是“年”还没有结束,但大家都成长了一年。

虽然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不同,但大致相同。在制作冬季至日圈时,孩子们经常捏一些小动物,如小猫、小狗、兔子、老虎等。这个时候孩子们都很开心。吃冬天的至日圆之前,要在门窗、桌子、柜子的床灯背面贴上一个冬天的至日圆,称之为“废日”,“送灶”后才能烤制食物。如果这个时候家里有孕妇,冬天的至日就圆了,会生男孩,否则会生女孩。吃冬季至日时,入口必须成对,以求好运。最后只剩下两块了,已婚的都是极品,单身的未婚的都是极品。晚上,一些家庭用时令水果和三种动物祭拜祖先。还有人在这一天“晒冬米”,就是把白米用水洗干净,在这一天晒一晒,收起来给生病的人以后煮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全国各地的佛寺都举行佛浴会,诵经,并模仿释迦牟尼出家前一位牧民供奉乳糜的传说,煮香谷果粥供奉佛祖,称为“腊八粥”。腊八粥被赠送给弟子和善良的男女,以后成为民间的习俗。据说有些寺院,在腊月初八之前,僧侣们会沿街捧着施舍的碗,把收集来的大米、栗子、枣、坚果等材料煮成腊八粥,分发给穷人。传说吃了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所以穷人称之为“佛粥”南宋陆游的诗说:“今日佛粥多互利,对面是江村存新。”据说杭州名寺天宁寺有一座存放剩饭的“米栈楼”。平时寺里的和尚每天把剩菜晒干,积攒一年的余粮,在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给信众吃。它被称为“福寿粥”和“福德粥”,这意味着他们吃了它们后可以增加他们的幸福和长寿。可见当时的僧人对美食之德的珍视。

腊八粥在古代是用赤小豆和糯米煮成的,后来用料逐渐增多。南宋人精心撰写《武林旧事》说:“用核桃、松子、奶菇、柿子菇、柿子栗子煮粥,叫腊八粥。”至今,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的人们仍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这在广东是不多见的。用料不同,常用糯米、红豆、大枣、栗子、花生、银杏、莲子、百合等熬制甜粥。还有桂圆、龙眼肉、蜜饯都是熟的。冬天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好吃又营养,真的能增加幸福感,延年益寿。

各地腊八粥的饮食习俗

腊月初八,民间称为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日,从此“年味”日益浓郁。吃腊八粥的习俗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有着不同的起源。

据传说,在古印度的北部,也就是今天的尼泊尔南部,有一位净饭王在卡皮尔罗威国。他有一个儿子叫乔达摩·悉达多。年轻的时候,他感受过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他发现社会生活是徒劳的,对婆罗门教的神权统治极为不满。于是,29岁的他抛弃了皇室的奢华生活,出家为僧。根据历史记载,这一天是中国农历十二月初八。因为他是释迦牟尼,后来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牟尼的圣人。佛教传入中国后,各地纷纷兴建寺院,煮粥拜佛的活动开始流行,尤其是腊月初八,释迦牟尼祭祀修佛时,各寺院都举行诵经,并模仿佛教成佛前供奉一种“乳糜”的传说节目,煮粥拜佛。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宋代吴写《孟良禄》六年:“初八,庙号腊八。大沙寺等地有五味粥,称为‘腊八粥’。”这时候腊八粥已经成为了一种民俗,不过当时皇帝也是用它来笼络所有大臣的。元代人孙国写了一个拜访燕都的故事:“十二月八日,送关白粥,粥里混有米饭和水果。货多者胜,这个故事沿袭了宋朝的故事。”《永乐大典》记载“是月初八,禅家称之为腊八节,煮坏粥给佛吃。”清朝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腊八节,在宫内的万福阁等地,用锅煮腊八粥并请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发给宫中大臣品尝,以备节日食用。《光绪顺天府志》云:“腊月初八,永和官煮粥,定制之,遣大臣监之,盖饭之。”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用赤小豆熬制的,经过演变和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南宋学者精心撰写的《武林旧事》中说:“用核桃、松子、牛奶、柿子、栗子煮粥,称为腊八粥。”阿清人夫差·敦冲在《燕京岁时年谱》中说:“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糯米、小米、菱角、去皮枣泥等熬制而成。,并染以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白糖、红糖、杂葡萄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