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起源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和春节、清明节和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汉服中秋。
《周礼》。据史料记载,古代皇帝祭祀月亮的节日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正好是三秋的一半,因此得名“中秋节”。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天的八月,所以又叫“秋节”、“八月节”、“八月节”、“中秋节”。还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及相关习俗活动,所以也叫“团圆节”、“女儿节”。因为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亮展开的,所以又俗称“月亮节”、“月亮节”、“月亮节”、“拜月节”。在唐代,中秋节也被称为“校正月亮”。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代,到明清时期,它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在月亮下唱歌跳舞寻找配偶的习俗,以及古代秋天祭奠土地神的习俗。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假日。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这个节日的起源
“中秋节”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李周。根据中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是在秋季的八月中旬,所以嫦娥的传说。
叫做“中秋节”。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又分为孟、中、吉三个部分。因此,中秋节的第二个月称为中秋节,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礼乐志》载“春秋放于王文轩、王武成”,“开元十九年,设太公宓尚寺,与留侯张亮为伴。仲春中秋,有祭,祭乐之制如文。”中秋节又称中秋节、团圆节、八月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代,到明清时期,它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编辑这个中秋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的第一食品,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一说元末江苏中秋月饼。
泰州抗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朱元璋谋士刘伯温)趁中秋节人多,互赠圆饼,饼中夹有“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看到饼里的纸条,就像是一个“鞑子”(元兵)在这一夜亲手犯下了各种罪行。事后,大家吃饼庆祝起义的胜利,并正式把中秋节的圆饼称为月饼。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个世纪末,很多月饼还贴着一张小纸条!可惜近几年生产的月饼不见了,月饼里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也不见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洪武初年,徐达将军攻占了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首都北京,捷报传到了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宣布全世界都要庆祝中秋节,并在反袁起义时用传达信息的月饼奖励臣民。从此,月饼成了中秋节的“法定”食品,一定要吃[1]。民国时期,南京的月饼市场是广式、苏式、地方式的“三分天下”。广式馅料以火腿、枣泥、椰蓉为主,厂商以冠生园为首,大三元、康乐园次之。他们以声势浩大的广告宣传为手段,在报纸上刊登巨幅广告,在橱窗里装饰霓虹灯。著名的苏港厂商有小苏州、太平村、稻香村,广告制作有海派特色,爱搞噱头;苏式月饼的质量不比广邦差,但价格更便宜。所以节后财力比广邦好。广邦的客户是达官贵人和商人;苏刚的客户多为小康家庭;而普通大众却乐于加入这个帮派。虽然它的馅料只是两种肉,五仁和素椒盐,但这个团伙在城里的点心店,100多家都是老字号。他们不装修橱窗,更不打广告,但都是靠质量、诚信、低价赢得客户,市场份额比广帮、苏帮还要差。
编辑此节日习俗
中秋节
这是我们国家非常古老的习俗。据历史记载,早在周朝,古代皇帝就有在春分祭祀太阳,在夏季至日祭祀大地,在秋分祭祀月亮,在冬季至日祭祀苍天的习俗。其礼拜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它位于四个方向:东南和西北。北京的月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在春而阳,秋在夕。朝者,月之夕也。”这里的月夕指的是晚上给月亮献祭。这种习俗不仅为朝廷和上层贵族所奉行,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影响到民众。
文人赏月
赏月习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享乐。民间中秋活动始于魏晋,但并未成为一种习惯。在唐代,在中秋节赏月和玩月是相当流行的,许多诗人在他们的杰作中写下了关于月亮的诗。到了宋代,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节,并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的是,宋人赏月更多的是因为感受到物伤,常常以阴晴圆缺比喻人间事。即使是中秋之夜,皎洁的明月也掩盖不了宋人的忧伤。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节还有另一种形式,那就是世俗的欢乐的节日:“中秋前,各店卖新酒,你家饰亭台,百姓争酒楼玩月,千里听歌,戏一直到天明”(《东京之梦·中国》)。宋朝的中秋节是一个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亮的游客络绎不绝。拜月
民间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的丑女无盐。她年轻时,对拜月教非常虔诚。长大后,她以优越的品德入宫,却得不到宠爱。八月十五见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来,他立她为皇后,中秋节拜月由此而来。在月亮中间,嫦娥因其美丽而闻名,所以少女拜月希望自己“像嫦娥一样,容颜如明月”。明清以后,由于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日本和中国的世俗年味浓郁。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化、神话化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崇拜、祈祷和世俗的感情、愿望构成了普通民众中秋习俗的主要形式。因此,“民俗拜月”成了人们对团圆、娱乐、幸福的向往;按月送爱。古代有“秋暮暮月”的习俗。晚上的月亮是为了祭拜月神。摆一个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必须切成莲花形状。月下,把月亮雕像对着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轮流拜月,然后主妇切团圆月饼。提前把人裁掉算算全家的人数,家里的和外地的,都算在一起,不能多裁或少裁,大小要一样。
月光马
明清时期,月神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早期单纯的以嫦娥为主要形象的道教月宫,转变为月光菩萨和玉兔的世俗形象。在此期间,人们奉献了画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夫差·邓冲的《燕京时光》(1996)。记载:“月色骑马,以纸为之,绘于太阴星君,如菩萨像,绘于月宫,兔戏药。人站起来持杵,藻玲珑金碧辉煌,在市场上卖得多。年长的七八尺,矮的两三尺,顶上有两旗,红的,绿的,筐的,黄的,都是献给月亮的。烧香行礼,千块元宝烧。”
兔头泥人
男妓起源于明末。阿明纪琨(生于1636年左右)在《考亭遗稿》中写道:“京中中秋多以泥兔为形,扮作人,为小儿所拜。”到了清朝,男妓的功能已经从祭月变成了儿童中秋玩具。制作越来越精美,有的装扮成身穿铠甲长袍的武将,有的背上打着纸旗或伞,或坐或站。坐,有麒麟,虎豹等等。还有扮成兔头的商贩,或剃头师傅,或缝鞋,卖馄饨,卖茶汤。“每到中秋节,城里聪明的人就用黄土做一个蛤蟆兔子像来卖,叫男妓。”旧社会,东四牌楼一带常有男妓的摊子,卖男妓过中秋。此外,南植店和香烛也有出售。这个男妓,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作,已经个性化了。那是一只兔子的头,拿着一个玉杵。后来有人把男妓塑造成头戴金盔、盔甲闪亮的武士,有的是狮子、大象等骑兽,有的是孔雀、仙鹤等骑鸟。尤其是男妓骑虎难下,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男妓,手肘和下颌可以活动,俗称“抓挠”,比较讨喜。虽然它是拜月提供的,但对孩子们来说,它确实是一个奇妙的玩具。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年过六旬的老北京还能记得。7月15日之后,男妓的摊子摆了出来。到处都是男妓摊,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热闹非凡。
中秋节宴会习俗
在古代,汉族人的中秋宴会习俗是宫廷中最高雅的。比如吃螃蟹,在明朝的宫廷里很流行。用香蒲蒸过螃蟹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配上酒和醋。吃完后喝苏叶汤并用它洗手。宴会桌区摆满了鲜花、石榴等时尚的东西,上演着中秋神话剧。清宫里,某院向东摆了个屏风,屏风两边放了鸡冠花、黄豆工艺、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幕前有一张方桌,上面放着一个特大号的月饼,四周是蛋糕和水果。中秋节后,月饼按皇家人口数切成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品尝,称为“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不可想象。例如,末代皇帝溥仪送给内政大臣应劭的月饼“直径约两英尺,重约二十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