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盐都辉煌。

历史上著名的“川盐助楚”。

中国盐制,某一产地的盐限于某一地区,不允许越界。楚安是湖北湖南及其邻近县的一个县。它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从不产盐。一直是中国最大的食盐销售市场之一。清朝前中期,楚安一直被实力雄厚的淮盐所垄断。但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革命席卷大江南北,阻碍了淮盐通道,造成食盐供应短缺,盐收入锐减,军饷困难。为了解决困难,住建部同意:"四川和广东的盐进储,不论经商的人,都允许自己出售。"于是川盐源源不断地运销到湖广市场,这就是“川盐助楚”。“川盐救楚”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影响,本文拟就此作一具体的探索。

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

古代盐税一直是国库的主要收入。直到清朝,仍然占据了世界财富税的四分之一,以淮北(淮南、淮北)的数额最大,淮河两湖的市场最大。淮盐作为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两湖不准入”,严重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此时正值第一次鸦片战争末期,外国侵略者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白银外流、钱贵问题更加严重。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让国库本已薄弱的清朝雪上加霜。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住建部提出“湘鄂情需要盐助,应命其模仿王守仁工厂收税的方法。所有来自四川和广东的盐,不论商人和百姓,都允许卖自己的粮食,不被官员借走。只选择楚省封杀私传,在道孚设专官收税,或收本色,或丢尽本色,都是十之八九的一两,以为是定制的,一征税后照照放行。于是在咸丰三年(1853),湖北省首先在长江入鄂的入口处设立了川盐支卡,即巴东县万户坨,对川盐进行调查征税。咸丰五年(1855)在宜昌设立湖北四川盐务总局,同治六年(1867)在沙市设立稽查分局。咸丰七年(1857),在巴东县平山坝设立了一个批检厂,调查食盐数量和是否缴纳盐税。除了设立关卡收税,为了解决军饷问题,清政府还在咸丰三年(1853)规定,军需由地方督抚或带兵将领筹集。此后,设卡征收厘金成为军饷的主要来源,而厘金中,盐是主要收入来源。

《川盐救楚》中,通过设卡收税,四川的税额大大增加。据王《四川盐法略论》记载,在“川盐助楚”之前,四川盐场数量有限,只有1.4万,正规盐场总数只有30万。“川盐助楚”后,四川的盐课剧增。咸丰年间征收“关李”、“厂李”、“局李”后,年收入达200多万,高峰时达400万至500万。由此,四川财政从对口帮扶跃升为对口帮扶。同时,川盐在楚安也被征税,只有一李进。据同治七年(1868)李鸿章记载:“湖北省的财富主要是盐李,每年从川盐征收到楚湖广的盐李不少于100万两。”

解决了湖广百姓的后顾之忧。

“川盐助楚”也解决了湖广百姓的顾虑。因为川盐从长江顺流而下,交通便利,同时川盐又白又干,两湖人都喜欢吃。再加上川商经营灵活,所以川盐在两湖市场卖得很好。咸丰七年(1857),胡林翼说:“关于楚盐,以繁华月计算,从合川省取水约900件。”根据道光三十年(1850)批准的章程,用一片水捆绑8斤巴盐和10000斤花盐,每月引进900斤楚盐,如果巴盐和花盐均分,约为800万斤,年销售量约为654380亿斤。同治二年(1863),川盐吃遍湖北,湖南省的越州、常德、丰州等州,都卖给川盐,直到省城。同治八、九年(1869、1870),湖北省川盐年销售量已超过1.2亿斤。川盐大量销售,基本解决了湖广人的后顾之忧。

促进了四川盐业的发展。

随着川盐在湖广市场的流行,极大地刺激了四川盐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井式炉的增加,技术的提高,产量的增加。第一,有大量的私井。“川盐助楚”后,私井广挖。据光绪《四川盐法》记载:“社稷遍地,私井日开。这几年,几乎到处都是。”二是川盐救楚过程中,一些淤塞的盐井得到了修复和凿新,井灶重新发展起来。第三,原有的大盐场得到进一步发展。比如犍为盐场,甘家统治时期有1.206口井,1.654口煎锅。“川盐助楚”后,有两千多口井,近两千口锅。再比如自流井盐场。据统计,咸丰同年盐井数量达到728口,煮锅数量达到7919口,而咸丰煮锅数量为400多口,煮锅数量为1000多口。井数增加了1倍,锅数增加了近8倍。

与此同时,富商大家在利益的驱使下蜂拥入井,投入数千美元用于制盐,为卤气开采和制盐技术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例如,在自流井区,盐工根据不同的工作程序和凿井过程中遇到的不同情况,开发了100多种工具,井深超过1000米的井也不少见。为了同井生产水煤气,还发明了“开井采气法”。丰富的卤素源和天然气大大提高了盐的产量和质量。咸丰以后(1851 ~ 1861年),自流井年产盐量保持在3-4亿斤左右,最高年产量达6亿斤,比“川盐救楚”前增长了4.6倍,成为全国最大的井盐产地。

出现了以繁荣为中心的现代手工业作坊。第一,芙蓉盐场内部分工明确。就每个井灶而言,有司经、司牛、司车、司米、司棒、司草、司简、霍斯、司草,还有医务工作者、井工、铁匠、木匠。整个盐场各种职业的分工是多种多样的,有山匠、盐匠、灶工、挑水工、运盐工、运盐船工等等。二是盐场规模大,各工种按劳取酬。正如李融在《自流井记》中所记载的:“挑水之人约有万人,其力最强。他们能负重300公斤,往复运输一天能拿几千块钱。盐船的老公是送水人的几倍,送盐人是两倍,其价格略差。盐匠、山匠、灶匠约一万人,价格不错。”三是盐场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掌管盐厂的有四件事:规划形式,监督工匠挖井是掌管水井。全面核火和水,算成几个烧盐的,是掌管炉子的。安排竹筏,由近及远到达咸水者,负责竹筏。储运盐者,以权交易水陆者,管数也。”“那些计划官方和私人工厂事务的人在文件的最上面。经纪人就是在低位买卖盐磅的人。那些开婢女接待客人的叫外场。这里的井、灶、锅、号等“管家”以及“摊子”、“经纪人”、“外场”都是盐场的管理者,这一切都表明芙蓉区已经出现了现代手工业作坊。

出现了一个盐商资本集团,集井、灶、数于一身。在盐场发展最快的芙蓉盐场,出现了盐商资本集团,其代表是“自流井四家”,即李四友堂、王三味堂、胡申义堂、颜桂新堂。他们集资打井,经营运输,联合运销食盐。如李四友堂在“川盐楚”工程中,与其盐场的1.300多名工人共同开凿了1.000多口盐井。还与王三味堂的王浪云、、陈合作,向湖广运销食盐,三四年间获利丰厚。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租赁、入股、借用客户资金进行打井、运输等方式,获得大量房产。比如李四友堂拥有可收5000石地租的土地,王三味堂拥有可收17000石地租的土地,都是“全川富”。在利益的驱动下,四大家族通过合资、贷款、入股等方式迅速形成了盐商资本集团,促进了四川盐业的发展。

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盐业专业户引进制度。

在中国封建社会,盐业经济被国家垄断和严格控制。清代对盐业的控制主要集中在流通环节,采取的方式是专业户引入银行的制度。其特征是:盐商认售岸,以售岸确定产盐地,并按收盐量运盐;政府掌握食盐报价来决定产销量,并据此征收盐税。抽库制度将食盐的生产和流通规模定向限制在法定区域内,形成割据的封建世袭领地。专业户拉岸制度没有考虑生产技术水平、市场供求关系等内部经济因素的变化。它是封建政府的强制经济,目的是把盐业经济固定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

但专业户引入银行的制度在“川盐救楚”中受到重创。《川盐救楚》中规定,无论是川盐还是鲁盐,无论是商人还是平民,都可以自由买卖。这就打破了清政府规定楚行是淮盐行,是淮盐销区的定制,使楚盐市场成为自由市场。太平天国起义被平定后,曾国藩要求“禁止四川恢复淮河”,将楚安恢复为淮河引盐区。虽然曾国藩、李、、刘坤一等。曾多次力劝“禁川复淮”,恢复楚安为引淮盐之地,也对川盐实行过“重提李进”、“以征为禁”的政策,但最终未能落实“禁川复淮”政策,即实行了“分淮”政策。直到清末,虽然各方都承认湖广是淮盐分流之地,但淮盐银行计划无法收回,楚地专业商银行分流制度受到沉重打击。

四川的专门商户试点制度也受到重创。比如奉节这种不向盐法部报备的地方,规定喂云阳厂的盐。但咸丰初年,村民开始尝试井里炒菜,食盐生产极为繁荣。奉节地区自给自足,云阳盐厂卖不出奉节的盐。有的盐场也因为“川盐助楚”后运到楚国去卖更方便更有利可图,放弃了原来的岸。这种情况使得四川原有的河道导流被打破,盐导流税难以征收。因此,四川实行了“分盐班归丁”,即分盐班摊入白银收取补偿费,并允许民众出售食盐。“盐类归丁”实际上是对自由营销的一种承认,可见对四川专业户商引进制度的打击程度。

总之,“川盐助楚”严厉打击了封建专商制度,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盐业的市场化,同时也促进了四川盐业的发展,为四川盐业的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期间,杜妍首都自贡进行了中国第一次捐赠,冯玉祥题写了“还我河山”的题词。

抗战期间,杜妍在全国第一个捐了款。

日前,自贡市档案馆发现了爱国将领冯玉祥的一幅手迹。这份珍贵的档案揭示了杜妍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壮举: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阶段(民国33年),自贡市民捐款高达1.2亿元,创下了中国城市和个人捐款金额的纪录,显示了当年自贡市民的爱国热情和杜妍强大的经济实力。

1.2亿元法币,全国最高。

据自贡市档案局副局长徐宏介绍,2011年,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自贡市档案局对馆藏资料进行了清理。一封爱国将领冯玉祥的亲笔信,透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战历史:1944,抗战进入艰难的反攻阶段,连年战乱让“国民政府”财政捉襟见肘。当年6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救国救民运动主席”冯玉祥携夫人来到自贡,为抗战筹款。自贡社会各界对抗日战争的热情空前高涨,无论是富商大家还是普通百姓都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短短一个月,只有10个乡镇、22万人口的自贡市,就捐出了6543.8+0.2亿元法币和800多个金戒指。平均每个公民捐赠500元法币,不仅创下了全国城市捐赠额的最高纪录,也创下了包括个人捐赠和人均捐赠在内的其他21项的最高纪录。当时的重庆省会重庆人口百万,捐款额只有自贡的2/3。

自贡盐工捐款买了两架战斗机。

自贡著名盐商俞树怀捐赠654.38+00万法国法郎,创下了当时全国最大的个人捐赠纪录。收入不高的盐工也不甘落后。资料显示,国民政府用自贡盐工的捐赠买了两架战斗机,其中一架命名为“盐工”。自贡的公职人员也主动提出再捐三个月工资用于抗战。1933年7月5日,冯玉祥将军给在自贡市的国民党党部委员王文超写了一封信,留下了这一珍贵的手迹。在信中,冯玉祥被自贡市公职人员的精神深深感动,但“只觉得同志们生活清贫,缺乏自给自足,我可以一举放弃”。希望党部劝导大家,不要因为资助抗战而影响自己清贫的生活。但最后还是有几万自贡公职人员捐出了三个月的工资。

人们慷慨解囊,激励抗日将士。

自贡的捐输情况,让蒋介石连连称赞:“自贡虽是个小镇,却站在国防经济第一的位置”,并通电称赞自贡市民的爱国壮举,召见大盐商俞树怀。重庆各大报纸广泛报道了自贡市民慷慨解囊的故事,极大地鼓舞了前线抗日将士的士气。为了宣传自贡市民的事迹,自贡市政府还专门编辑出版了自贡捐赠专刊,刊登了社会各界捐赠的感人事迹。特刊首页特别记录了“自贡抗战捐款全国第一,蒋介石特别奖”的字样。冯玉祥将军写下“还我河山”,刻在伏羲河边的石壁上。

徐宏认为,冯玉祥手迹及相关档案的发现,对研究抗战时期自贡盐业生产、财政收入及社会各阶层生活具有重要的历史档案价值。尤为重要的是,冯玉祥的手迹显示了自贡人民令人敬仰的爱国热情,也显示了自贡在盐业生产发达时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四川多年,四川三大城市经济排名:成都(车牌川A)、重庆(川B)、自贡(川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