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什么时候制定时间和节气的?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先民经过几千年实践创造的珍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时的工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可以用土规(在平面上竖起一根杆子)测量正午日影的长度来确定冬季至日、夏季至日、春分和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中午土归阴影最短的一天是夏季的至日,最长的一天是冬季的至日,长度适中的阴影是春分或秋分。随着不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也逐渐丰富和科学。到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概念。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前者是节气,后者是中气。现在我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称为节气。

24节气名称:立春、下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长夏、小满、忙中、夏至日、小暑、立秋、初暑、白露、秋分、寒露、初霜、立冬、小雪、大雪、冬至日、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春天,太阳在转动,雨水在河边。

惊鸦啼,春分地枯。

清明忙着种小麦,谷雨忙着种地。

长夏鹅毛活,小鸟都过来。

芒籽被铲走了,但夏天至日不收棉花。

小暑不热,大暑在三伏天。

立秋忙着打靛蓝,夏天忙着磨刀镰刀。

千年忙割地,秋分翻地。

寒露未寒,先霜已变。

十月初冬,小雪封山。

在多雪的河流的岔口,你不能在冬天的至日上航行。

一场小寒一场重寒,然后又是一年。

二十四节气诗

春雨震春清谷,盛夏满山暑。

秋热透秋寒霜,冬雪小冬寒。

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意义

像现在的阳历,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来划分的,所以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长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季至日、冬季至日用来反映春夏秋冬四季。立春、长夏、立秋、立冬反映了春夏秋冬的开始。春分、秋分、夏季至日和冬季至日是从天文角度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春分:仲春,昼夜平分。夏季至日:最长的白天和最短的夜晚。秋分:秋分中旬,昼夜平分。冬季至日:白天进入九点,白天短,夜晚长。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很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季节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了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的冷热程度。微暑:第一次倒伏前后,气候开始变热。大夏: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暑:“出”意为藏而终,表示酷暑即将过去。小寒:气候已经冷了。大寒:是最冷的季节。

白露、寒露、初霜这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结的现象,实质上反映的是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白露: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凝露增多,越来越冷;初霜:开始结霜。当温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水蒸气凝结成霜。

小满和芒草反映了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获。小满:小麦等夏热作物的种子逐渐饱满。芒属物种:芒作物如小麦是成熟的。

惊吓和清明反映自然物候。惊吓:开始打雷,冬眠的动物苏醒。清明:气候温暖,天朗气清。特别是,它利用天空中的早期雷声和地下毒刺的复活来预测春天的回归。

雨、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的是降水现象,表示降雨和降雪的时间和强度。雨:开始下雨了。谷雨:降雨量增加有利于谷物生长。小雪:开始下雪了。大雪:雪下得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