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的依据是什么?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公历9月22~24日,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秋分那天,昼夜相等,然后夜越长,白天越短。秋分后,太阳的直射点继续从赤道向南半球移动,北半球各地的白昼开始变短,黑夜变长,即一天中的白昼开始比黑夜短;南半球则相反。秋分时,地球大部分地区昼夜平分,各有12小时;在北极和南极附近,这一天全天都可以在地平线上观测到太阳。秋分过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秋分”的含义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古代根据立春、长夏、立秋、立冬来划分四季,秋分落在秋季的90天之内,平分秋色;二、此时一天24小时平分,各12小时。这一天与“春分”日相同。在“秋分”那天,太阳几乎直射赤道。之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白天变短,夜晚变长。“秋分”中的“分”是“半”的意思。

气候特征

天气的变化

秋分是代表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当天,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导致雨水连连,气温连连下降。在西北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已降至0℃以下,已经可以看到漫天飞舞、大地银装素裹的壮丽雪景。秋分过后,南方大部分地区降雨明显减少,暴雨和大暴雨很少出现。但雨天增多,雨天频繁,夜雨率高。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有句名言“秋塘起晚雨”,形象地描绘了南方秋季雨夜的气候特征。

气象专家介绍,按照农历,“立秋”是秋天的开始,以“初霜”结束。“春分”正好是从立秋到初霜的90天中的一半。从秋分那天开始,气候主要有三个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从赤道向南半球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夜晚逐渐变长(直到冬季至日达到夜最长昼最短);昼夜温差会逐渐增大,幅度会高于10℃。气温一天天下降,一天比一天冷,渐渐进入深秋时节。南半球的情况正好相反。秋分时节,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广大地区已入秋,日平均气温降至22℃以下。北方的冷空气团开始有一定影响。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天高云淡万里晴,秋高气爽,桂花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一个美丽宜人的季节。也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节气。秋分后,阳光直射的位置移到了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更多,气温明显下降。农谚云,“一场秋雨引一场寒”,“白露分秋夜,一夜寒”。“八月雁门开,大雁脚下霜。”东北气温下降早,秋分见霜,不足为奇。

据《春秋故事·阴阳出入》载:“秋分伴阴阳,故昼夜既寒又夏。”在中国古代,秋分被分为三个时期:“雷声来了,声音就会停止;第二,等蝎子毛坯户;等三次水就干了。古人认为打雷是因为阳气旺盛,阴气在秋分后开始旺盛,所以停止打雷。第二阶段的“空白”二字,意为细土,即随着天气变冷,隐居的小昆虫开始躲进藏式洞穴,用细土封住洞口,防止寒气入侵。“水开始干涸”是指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河流的水变少了,一些沼泽、水坑也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