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年的民俗来看,中国年的好答案提高到了50分。

年画是与新年习俗有关的印刷品,也是新年期间特有的民间艺术。年画是中国民俗的形象反映,是节日文化和习俗的典型体现。

民间年画因习俗和节日而兴起,寄托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家和马平安、祈福迎客、驱灾避邪的祝愿。

中国新年的民俗

农历新年的习俗在中国已有很长时间的文字记录。“年”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6至11世纪的商朝甲骨文中。字形很像一个人收割或背粮,所以《说文解字》说“年”字是“五谷熟,自五谷”。商朝以后,到了周朝,用“年”字来标记年份。

当地里的谷物收割完毕,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因此,春节被称为“中国新年”。在中国古老的习俗中,一些庆祝新年的事情被称为“年”,例如见面时互相问候,在门上和墙上画画,吃蛋糕,走亲访友等等。

过年的具体时间是西汉元年国家正式确定的。汉武帝刘彻命太史丞、邓萍创制太初历法,确定一年的正月为一年的开始,初一称为元旦,后称为除夕。此后,除夕和大年初一的习俗活动越来越多。

年画民俗的演变

年画的起源和春联一样,都和古代的桃符有关。

如东汉蔡邕《独断》中记载,汉代“十二月常有人丧命,从百里、童儿,以驱疫鬼于宫中。”。桃弧,刺箭(弓箭),土鼓,鼓而射之。赤丸种下谷物是为了消除疾病和灾难。先后成立了、卫所、、胡、、等单位进行试点。"

蔡邕的《申屠》、《雷宇》引用了应劭的《总风俗》、《祭典》中的黄帝书:“古有茶和雷宇昆弟两兄弟,鬼附而立,立于独朔山上的桃树下。单纯看百鬼是不合理的,对人是灾难。茶和雷宇被芦苇绑着吃老虎。所以汉代大多数县官在腊月或除夕“饰桃、挂苇、门口画虎”,都是追前者,护凶。“由此可见,年画的习俗源于抵御邪灵进入的愿望。

《汉书十三王传》中也有记载:“广传汪卉曰,殿门为成庆所画,短袄长剑。”颜师古注:“成庆也是古代武士”。

南北朝时,申屠和雷宇只是简单地画在桃板上。《荆楚时代的故事》:“做桃板,名为仙木。画二神,左右贴,左边是申屠,右边是雷宇,俗称门神。”有人直接把申屠和雷宇的名字写在红木上,省去了画画的麻烦。符涛发展较晚,逐渐分为春联和门画,其中门画是年画的前身。

古人为什么要贴门?据说古人认为晚上有鬼出来,如果画或贴一张武将的门神像,就可以在守护神的保护下安然入睡。晋代有“大年初一门口画鸡”的习俗,因为鸡一叫,就亮起来,鬼就不见了。这种说法可以在王甲的《故事集注》中找到:“尧在位七十年,他家供养的一个国家,献上一只双眸鸟,形似鸡,鸣如凤。当它掉下羽毛时,它飞走了。它能为兽、虎、狼而战,让恶灵无法加害...如今每年都有人为鸡雕木铸金或图画,此画像也。”

在门上画一只鸡,使恶鬼恶团无法为害,拓展了年画中门神的题材。至今,这种绘画形式在年画产地的一些早期门画中代代相传。

宋代以后,门神画中的猛将和尉迟恭的画像也由此演变而来。

春节贴年画的习俗各地不尽相同。在佛山,明朝以前,人们习惯在门前摆放雕刻的老虎和狮子,以示驱邪。自从年画兴起后,腊月二十四之后,人们就开始贴春联和门画,俗称贴门神,用于驱邪祈福。

年画的内容与民俗密切相关。

年画经常通过反映各地的民俗和庆祝活动来展示民俗。许多年画反映了社会变迁或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活动,自觉不自觉地表现了时代风尚和社会风俗,为研究者留下了大量有价值的影像资料。比如一些年画中的服饰,是研究服饰变迁的真实可靠的材料;年画中的农事和画中的农具是研究农具历史演变的重要资料。年画中反映婚礼场面,古代婚礼的画都是“天地龙车”或班中“和二仙”的画,案上摆放弓箭、粮桶、花果瓶等物件,与传说中的桃花夫人破周公的故事有关。

清末武强年画印制了一些年画,如《一万个练武的孩子》、《儿童体操》等,反映了维新变法时期提供的新学问。布景改变了旧家塾的学习环境,表现了自强不息的主题。从这些反映教育主题的年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近百年来中国教育制度的演变,也可以看到受西方习俗影响的社会变迁,比如男女平等、开放的风气等等。

在过去,年画不仅出现在腊月末的农村市场和城镇的街道上,也出现在通常的节日节日,婚礼和葬礼上。你仍然可以看到不同主题的年画,如娶妻、生子、求学、考试、升官、收徒、拜师谢神、养蚕获利、丰收、平安狩猎、安身搬家、感谢医生挂匾。

因此,年画艺术与民俗息息相关。古代没有影视,没有报刊,也没有网络等现代媒体。因此,作为唯一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媒体,年画以其普及性反映了民间文化的几乎所有内容。

新年习俗中的风景年画

春牛图

以前农村没有历书,年画作坊就在入冬前把春牛的图印出来。画下面画了一个男人,看起来像个男孩,拿着一根短鞭象征春天的到来。男孩靠在一头躺着的牛旁边,手里拿着“春”字。地图上印着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月表、日表,还有《六郎诗》、《牧婧》,供农民耕作时根据地图上的节气行事。

从刘克庄诗中“今年无人送台历,且看树上壁画”这句话,可知“春牛图”在宋代已深入民间。春牛图,又称芒神春牛图,与陆:苏州新年的“城中圆奇观”尤其受游客追捧。卖画者云集三清殿,乡野争奇斗艳《芒申春牛图》。"

春牛图有很多种。各地的年画构图不一样,但主题是一样的。

播放灯笼画

在民间,农历正月十五被视为元宵节,灯笼挂在城市的街道上庆祝节日。农村用稻草扎一个方形的灯座,外面贴一张用木刻印刷的“灯方”纸画。

这种灯绘有四幅画,印着各种地方戏,每幅画上都刻着一个谜语,如“小人无用”(药名一),谜底是“作君子”

还有“元宵”,是年画作坊刻的刀马人割的。元宵法是先用竹签绑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纸灯,剪出彩印刀马人,粘在一个纸轮上。轮子是干的,可以自由转动。常见的意象有《吕布三战》、《斩断龙袍》、《攻下华》等小说中的武打场面。

翟镇钟馗

钟馗是民间木版年画中的早期题材。钟馗在北宋时期就有印刷和销售,但挂在除夕。叶梦得《石林中的严羽》:“在梦中,宗申(赵勇)突然得到了吴道子画的钟馗画像。因为牌匾给了两院,明年再给。”反映出宋代的钟馗和门神一样,总是在过年的时候出现在墙壁或门上。

直到明末,还是“门旁桃板,将军炭附门。”《沈复》、《鬼判》、《钟馗》等画挂在室内”(见刘若愚《刻意录》)。明代以后,除夕挂钟馗的习俗逐渐移至五月端午,挂于厅中以“一月挂钟馗图辟邪”(见《鲁》)。

民间年画中,没有钟馗的捉鬼情节。只有钟馗身穿进士巾、圆领官服、厚底靴、佩剑,手指拿着蝙蝠,或“引福入堂”字样,或“恨福来迟”、“福在眼前”、“福从天上来”字样,借用了“蝙蝠”、“福”字样。

1999年消除感冒地图

“九九寒图”是民间年画中的月份牌之一,也是年画的早期形式之一。现存最早的一幅画是1999年的《祛寒图》,是明代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刻于陕西的。这幅画中画的是一个大蒜形状的花瓶,上面插着一朵破碎的梅花,花瓣***81。在梅瓶周围,画着从1999年开始由冷到暖的不同节气和人们农耕饮酒的各种习俗和活动。

明有栋《帝都风光略》:“冬天的至日上,画一朵梅花,八十里一瓣,每日染一瓣。九九年花瓣尽出,春意深。”可见明代《九九寒图》的形式多画梅花。

清代年画中“驱寒图”的形式和图案很多,也有玩偶题材。图中一个小孩画着一个印着九个双钩字的香谱,每个字九笔,如“香茶保送到堂前待客”“庭前垂柳惜春风”等,还有人写着“南飞野柳萋萋芽为春”等美句。

山东威县刻制的“九九寒地图”,印有一年的节气、月施工等字样,八卦分九组刻制,每组九条。每组下面都有一首诗,诗中有暗示贫富不均的委屈,如:“四九层铺遍地,风吹日晒;不要对朱棣的儿子太感冒。有些樵夫光着脚走路。”在古代,冬季至日节和新年一样重要。

财神

在民间年画中,关于财神的年画最多。财神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模式,有的是财神,有的是武财神,有的是财神,有的是财神夫妇,还有的是去上官(官方)赚钱的财神(上图关公,下图财神)。关公也是财神。关公重视义,因为义比钱重要,所以关公凌驾于财神之上。

其实忠诚也是为了赚钱,因为只有诚实才能赚更多的钱。

枣王

民间有句话叫“先有杨家埠,后有灶神”。在杨家埠家庭年画作坊,每年都会印制大量的灶神年画。这样的油光纸年画,一天能印300张,没日没夜加班的话最多能印700张。灶神的年画有5到6版,画5到6遍,相当于一天印1500到4200遍。只要看看每一分钟都在飞速工作的工匠们的手,就能想象民间年画艺人的艰辛。

灶王年画又叫灶神、灶王、灶王府等。坚守灶王爷的习俗演变至今已有一千年。灶王爷马(府)的印刷作坊遍布全国,远至云南纳西族、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都有不同颜色或墨线的灶王爷纸马图像。图像的形式有坐、站(白煮君为雕像)、独坐、与夫人同坐、香桌前居中而坐,左右仕女分列。这种烹饪绅士只流行于山东省威县和聊城市,俗称“三头厨”。

顾名思义,厨房灶台上贴着灶王的年画,寓意着一年四季都在生火,厨房灶台火旺,有饭吃。这表达了底层人民最简单的愿望。所以灶王爷是印得最多的年画之一,尤其是杨家埠,几乎每个年画作坊都印灶王爷,销量最大。

年画是古人的“宗教”。

为什么年画在古代广为流传?通过对各地收集的大量年画的研究分析,可以认为,在古代,年画对普通百姓起到了“宗教”的作用。

西方人有宗教信仰,中国有儒释道的传统,但这些都不是宗教信仰,所以民间年画某种程度上成了中国人的宗教,或者说是一种信仰。

比如贴门神,是为了驱邪避灾,迎接吉祥祝福;贴观音就是要善良。不同的是,西方人的宗教是纯精神的,而中国的宗教其实是功利的。如果你执着于财神,那就是求财。

魏县现存的清代年画中,有大量这样的年画。例如,有一幅画是这样写的:请邀请财神到我家来,堆起闪闪发光的银子。还有一张“家里有摇钱树”的图片,展示的是古代生活的画面,上面还印着一些有趣的文字:“家里有摇钱树,珠宝店很多;家里有聚财炉,财运绰绰有余。许多骡子和马、牛和驴、玉和珍珠,以及许多财宝堆满了房子。这个家庭真好,老少皆福。做个有钱的老头,做个史书,做个书院,做个总督,做个后代,读诗书。”

从这幅年画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世俗幸福的向往和物质的追求远远超过了精神。

“现代化”的弊端

年画有好几个版本,好几个颜色,好几个版本需要印好几次。只有在民间年画作坊里,人们才深刻体会到“印刷”这个古老人造词的真正含义。其实先有毛笔再有印章,而现代印刷厂用的是海德堡转轮印刷,没有毛笔只有印刷品。

尽量省略,只有省略才有效率,这和现代社会追求的快节奏、高速度有关。所谓科技进步,就是省略过程,直奔结果。速度很快,但是体验没了。

比如现代旅游,来到一座名山,坐缆车十几分钟就能到达山顶,省去了爬一座天山的过程,而观光的乐趣也就消失了,没有了精神上的体验和心灵上的愉悦。

再比如喝茶。古代人喝茶,不仅茶叶的选择煞费苦心,茶具的选择也很有讲究。茶壶有很多种,除了茶壶,还有喝茶用的杯子,闻香用的杯子。用什么材料做茶匙都是有讲究的,更不用说古代人的诸多程序和讲究了。

注意汤茶从水的选择上,一定是某处的清泉水或者雪水,需要反复熬煮,每一次的掌握也很深刻。现在有袋装茶叶,倒开水就能喝。更有甚者,连烧水泡茶的程序都省去了,罐装茶打开就能喝。

回到年画的制作,现代轮转机器印出来的年画只是印刷,但速度很快,一天能印几十万张。而传统的木刻水印拼色年画,从画样、雕版到印刷,慢工出细活,需要几十天甚至几个月才能完成一幅年画。潍坊年画大师张殿英花了4个月时间印制了一幅《农家乐》的木版年画,而这幅年画的整个创作过程用了8年时间,最终创作出了“世界上最好的年画”。

作为收藏鉴赏,印刷品一文不值。只有手工制作的木版年画才有艺术魅力,也是可以收藏慢慢欣赏的艺术品。

如何将民间年画融入当代生活

现在各个年画产地都在借助年画大做文章,希望通过拯救年画来拯救民俗文化,进而发展当地经济。

有专家建议,可以在这种文化资源上做文章,比如包装年画,产品名称可以相应命名,年画节也可以由企业命名。既然年画植根于民间,来源于大众,就不应该成为少数创作者、收藏者、玩家的宠物。它们曾经是,也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该来自人民,属于人民,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参与到管理中来,让年画的艺术生命永存。

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企业和商家涉足年画,或者借助年画资源创造商业价值。这带来了两个现实。首先,年画通过商品流通更广泛地流传下来。二是年画沾染了商业气息,降低了文化品位。无论是喜是悲,时间的流动都会冲淡我们的迷茫。

民俗无穷,年画无穷。

年画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民俗文化已经融入人们的血液,生生不息。一些制作年画的地方每年都会举办大型年画。比如绵竹年画节从2006年6月5438日到10月18日已经举办了五届,每年的巡游都有一个主题。例如,2004年的主题是“春节”,展示了古代绵竹年画的场景,而2005年的主题是56个民族。

在绵竹年画节上,人们充分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民俗在年画起源中的保留,只见挂满灯笼、五彩缤纷的装饰的街道上,人潮涌动,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欣赏年画,在马尾河边观看河灯,令人流连忘返。

如今,都市人不再贴木版年画,但仍有贴印刷年画和春联的习俗。在很多超市,春联、灯笼、年画、鞭炮等民俗年货成为亮点。在许多城市,我们可以在每年的新年嘉年华和春节看到印刷的年画、春联、民间剪纸和其他反映民俗的作品。近年来,民间木版年画也有专门的展柜。

相关链接

辛亥革命后(1911),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各省省长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讨论日程表。会上达成“是夏历,故宜农;来自公历,所以我统计了* * *知识,决定用公历。公历1被定制为“新年”,农历正月初一被称为“春节”,但并没有正式命名和推广。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公历纪年法,将65438+10月1定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命名为“春节”,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