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八卦
四川省中江中学的彭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又叫“清明节”、“鬼节”、“鬼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也叫“郊游节”。按照阳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是春光明媚、草木葱茏的季节,也是人们春游(古称踏青)的好时节。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进行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古代也叫“三月节”。
它与农历二十四节气有着不解之缘。一年中,只有清明和冬季的至日可以享受这一荣誉,这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淮南子》。《天文训》说:“春分后十五,斗指乙,清明风来。”《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时清净明,故名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播种的最佳季节。因此,一些农业谚语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谷雨花长,长夏瓜果长”在农业人口中流行。
说到清明节,就不能不提到寒食节。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寒食节。它的日期是从冬季至日算起的105,也就是离清明只有一两天,按照我们四川的习俗定在清明的前一天。这个节日的主要习俗是禁火,不用火做饭,只吃准备好的熟食和冷食,故名。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人想杀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之推)护送重耳逃走,甚至在重耳饥寒交迫时割下自己的肉给吃,希望他日后平平安安地重返政权,勤政爱民。十九年后,重耳终于回到中国,做了国君,也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把帮助他流亡的人一一赏赐,却忘了介绍他。经他人提醒后,他立即派人要求解之推领赏。但介之推只愿与母亲隐居深山,不肯出来领赏。晋文公和他的朝臣在山里什么也没找到。有人建议释放火烧山。介之推是个孝子,一定会救妈妈的。然而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依然没有转诊。大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了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伤心难过,把母子葬在柳树下,把火烧山被释放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禁止人们用火和吃冷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春秋战国时期,寒食节比清明节有名得多。隋唐时期(581-907),这两个节日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专门用来扫墓祭祖的日子,也就是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反客为主,成为中华民族的固定习俗,寒食节几乎被人遗忘。
说白了,清明节承载着三种人文内涵:扫墓、祭祖、踏青。一年后,人们通过这个活动表达对祖先的怀念;陈对祖先的感恩;又锻炼了筋骨,看了万物复苏后的大自然美景——既传承了孝道之风,又弘扬了感恩之德,还养了身心,益而不害。为什么不做呢?
难怪,千百年来,文人墨客都用他们的奇葩生动地描述和赞美着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光是查《唐诗全集》和《宋词全集》,带有“清明”或“寒食”字样的唐诗就多达335首,宋词就多了520首。其中,晚唐杜牧在《小杜丽》中的《清明》一诗最为著名。当代的教材编写者已经把它纳入小学课本,甚至连孩子也对这首诗达到了耳熟能详的地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对不起,餐馆在哪里?牧童指向杏花村。”短短的28个字,把清明时节人们去扫墓祭祖的心情和场景勾勒得惟妙惟肖。是不是很美?
难怪《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第二次修订)规定清明节全体公民放假一天!真的是顺应国情,顺应民意的壮举!
在今天看来,清明有三层含义:一是大自然的“清明”,二是精神境界的“清明”,三是人们最期待的“清明”。写到这里,我有一首小诗,作为结束语:
怀着感恩的心去上坟,谈借纸钱告慰先人。
春色醉人,愿河山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