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有什么习俗吗?
清明节的两大节日是扫墓、祭祖和郊游。其中,扫墓祭祖的主要目的是慎终追远,尊重祖先,弘扬孝道,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清明节的习俗活动除了扫墓祭祖、踏青,还有:植树、放风筝、插柳、拔河、荡秋千、斗鸡、射柳、蹴鞠、蚕花晚会等。目前,清明节流行的习俗是扫墓祭祖。我认为清明节有五个习俗值得一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清明节习俗:扫墓?
清明节扫墓被称为对祖先的“尊重时间的思考”,其习俗由来已久。?清明节属于“祭祖节”,是表达孝道的重要节日。根据祭祀场所的不同,还可以分为墓祭祀和祠堂祭祀。清明节扫墓一般在早上,他还会带着酒、食物和水果,在坟前烧纸钱。为坟墓培植新土,磕头膜拜。
除了扫墓的“山祭”,后世还有祠堂祭祀,称为“庙祭”。寺庙祭祀与古代的春季祭祀密切相关。虽然他们在时间上相距甚远,但他们的血脉确实是相通的。庙会祭祀是宗族的聚会。扫墓祭祖的习俗,先秦时期就有了。由于古代风俗不同,有些地方清明节不一定要扫墓。唐代以前,北方一些地方的扫墓主要是在寒食节和寒衣节,直到唐宋以后,清明扫墓才开始在全国盛行。唐代是各地墓葬祭祀习俗的融合时期,沿袭了清明的墓葬祭祀习俗,并扩展到全国各地。南方许多地方在重阳、清明或冬季至日扫墓,如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昆明。?
至于扫墓的习俗,是汉唐时期才出现的。起初,清明只是一个远足的季节。后来皇帝清明祭祖,普通人也就在这个时候开始扫墓。陈教授说,甚至在唐代,皇帝就颁布了禁令,禁止人们一起扫墓和远足。“因为很多人扫墓的时候哭了,绿了就笑了笑。当时法院觉得太严重了。”陈教授说:“其实古人把清明节作为人生转换的节气,因为它意味着过去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也意味着人与自然的交汇。”
冰心《送一个小读者》23:“清明节扫墓,虽不烧纸钱,也能培养孩子对先人恭敬无声的敬意。”?
先烧纸,九千张白纸,砸四行圆钱,每行五张;
二、鬼钱,世界有了外币票后复制的,上面写着“天堂银行”、“鬼国银行”、“地狱银行”等字样;
三、假洋钱,以硬纸为心,用银箔包裹,压制与当时通行的银元相同的图案;
四、用金箔和银箔叠起的元宝、锤子,有的要用线串成一串,底部用一个彩色的纸耳朵。
2.清明节习俗:踏青?
踏青是清明节的一项习俗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头是通过农耕祭祀来庆祝春节的古老习俗。又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晴空万里,春回大地。大自然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好时机。因此,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节踏青的习惯。
《尚书大传》云:“春来,万物出。”在万物萌芽的西周,野外春游成了一种仪式。据《礼记·月令》记载:“立春之日,天子亲自帅同三王子、九王子、王公、大夫乃至东郊迎春。”先秦时期,齐国有“让春三月去野”的习俗;鲁、楚也有春游的习惯。这种农耕祭祀的春节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郊游的起源也与上巳节的出现有关。上巳节,日期为三月初一,故名。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也就是夏朝以前,男女择偶制度还在母系氏族。当时还没有婚姻,实行的是一族一族的季节性群婚制。后来发展到对偶婚,进入男权社会并有了结婚仪式,出现了父系家族。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上巳节,春游成为民间活动。据《韩石》:“三月桃花时,郑三月去第三地之俗,在水神、秦、燕,持兰花招魂续灵,一扫不祥。.....延续汉朝礼仪:三月初三,官民皆在东流水上清净,说洗去污垢,好极了。此时的郊游活动主题突出了“招魂续神,拂去不祥”的“沐浴”。据《论语·先进》记载:“不(黄昏)春者,春装已毕,状元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他们洗澡、跳舞,然后唱歌回来。"王充《论衡·明永篇》解释为:这是一种多人过沂水时表演似龙的列队舞(另一种解释是描写几个大人小孩在沂水中游泳,然后在台上吹气的场面)。舞舞是晚春举行的一种仪式,包含了拜龙、祈雨等多种内涵。这里不仅记载了祭祀的“舞”,还记述了当时的春游活动。
?3.清明节习俗:植树?
清明植树也和祭祖有关,因为坟墓多在野外,经常长满杂草。有时候去祭祖找坟要花很长时间。于是有人在坟上种上了常青松柏,这样会更显眼。后来逐渐被人们模仿,成为一种习俗。
清明节前后,春光明媚,春雨纷飞,栽植苗木成活率高,生长快。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清明节植树的习惯,甚至有人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节种树的习俗起源于清明节穿柳插柳的习俗。清明节穿柳插柳有三个传说。最古老的传说是为了纪念农耕始祖神农,后来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思。后来的传说都和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带领大臣爬山祭奠介休时,发现介休曾经赖以生存的老柳树死而复生,就给它起了“清明柳”的称号。后来的传说是,唐太宗把一个柳条圈送给大臣,作为驱赶疫情的祝福。
清明节为什么要种树?
这是因为清明前后,春光明媚,春雨纷飞,种植的植物成活率高,生长快,所以有“清明前后点瓜长豆”的说法。植树的民俗起源于丧葬习俗。早在西周时期,封建统治者就开始在坟墓里种树,但当时种树只是统治者身份的一种标志。人民不允许建立坟墓和种树,所以在坟墓里种树还不流行。直到春秋时期,民众才开始模仿统治者的行为在坟头上种树,此时的植树只是作为祖坟的象征而存在。
?4.清明节习俗: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荡,就是拉皮绳,动。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它最初被称为钱球,后来为了避免禁忌,它被改成了秋千。在古代,秋千是用树枝做的,并用丝带系住。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项运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的民俗活动,一直流传至今。?
后来逐渐发展成两根绳子,脚踏的秋千。南北朝时流行摇摆戏。《荆楚纪年》记载:“春天,一根长绳挂在一棵大树上,一个秀才和一个女子坐在上面推,叫做荡。”荡秋千是唐代非常普遍的游戏,它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清明节随处可见秋千,清明节在元、明、清三代被定为秋千节,秋千也被安装在宫殿里供皇后、妃嫔和宫女玩耍。打秋千不仅能增进健康,还能培养勇气,深受人们特别是孩子的喜爱。?
五代王人禹《开元天宝遗》记载“天宝宫中至日寒食节,竟竖起秋千,令宫中妻妾大笑,以为是盛宴。皇帝称之为半仙戏,故京师士人称之。”宋代宰相文彦博的《寒食日过龙门》诗,形容为“桥上杨柳悬一线,多荡挂彩绳。”荡,就是拉皮绳,动。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它最初被称为钱球,后来为了避免禁忌,它被改成了秋千。在古代,秋千是用树枝做的,并用丝带系住。后来逐渐发展成两根绳子,脚踏的秋千。秋千不仅能增进健康,还能培养勇气,深受人们特别是孩子的喜爱。
5.清明节习俗: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的一项流行活动。放风筝是传统的民间游戏之一,也是清明节的节日习俗。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不仅在白天穿上它们,而且在晚上也穿上。晚上,他们在风筝下或防风拉线上挂一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这被称为“神灯”。
风筝又叫风琴、纸鸢、风筝、纸鸢。起源于中国,是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通讯工具。鲁班用竹子做了第一只风筝。后来只有皇宫才有纸风筝。在闽南语里叫风吹。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借助风力可以在空中漂浮的产品。唐朝后期,人们在纸鸢中加入了竹笛。风筝飞到天上,被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玩风筝的声音。于是人们把“纸风筝”的名字改成了“风筝”。在现代,风筝和风琴统称,包括没有哨子的纸鸢。潍坊被称为风筝之都。
据说汉朝的将军韩信用风筝来做测量。梁武帝用风筝来传递信息,但是失败了。南北朝时,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没有死。唐朝张丕被围时,用风筝发求救信息,成功了。这些说明风筝在中国的历史至少有2000年。自唐代以来,风筝逐渐成为玩具。到了晚唐,风筝已经用丝条或竹笛制成,风吹起来,故名“风筝”。有人说“风筝”这个名字起源于五代,始于叶莉用纸糊一只风筝,并在上面安装一只竹笛。
中国传统风筝一般分为硬翼、软翼、板、弦、立体(圆柱形)等类别。按地域和风格又分为潍坊、天津、南通、北京等地方特色风筝。潍坊是中国最大的风筝制作地,被誉为世界风筝都。它每年都举办风筝会,2005年,它还举办了风筝锦标赛。在中国,放风筝是一项受欢迎的传统运动。一些民族的传统娱乐习俗。流行于中国各地,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最早的人类飞行器。最初用于军事,相传春秋时期,著名建筑师鲁班制作木制风筝飞上天。后来,纸代替了木头,被称为“纸风筝”;自汉代以来,人们开始用它来测量和传递信息;到了唐朝,风筝传到了周边国家,如韩国和日本。五代时,风筝系有竹哨,风入竹哨,声如阿正,故又称“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逐渐成为一种民间娱乐游戏;在元朝,风筝被介绍到欧洲国家。唐朝以前风筝是用丝做的,但是唐朝后期是用纸做的。结构有很多种,硬翼、软翼、伞、桶、长弦等。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民间还在风筝上创作了配件,如带有音响的“和琴”、“锣鼓”,带有照明装置的“灯笼”,以及带有零散财物的“送饭”,独具特色。
小贴士: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在某些领域,情况并非如此。尤其是华南西部地区,往往处于春旱期,4月上旬降雨量一般只有10至20毫米,不及江南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多,但4月初的降雨量一般只有20到40毫米,自然降水不足以农业生产,必须年前蓄水补充。此外,5-6月是一年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加强对冰雹灾害的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