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问题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每个家庭都会在冬天的这个时候在门上贴红纸对联,点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和烟花。晚上,通宵守夜;第二天,一大早就互相祝贺了。这样代代相传,就成了“过年”,也就是春节。
2.祭灶扫尘,除夕祭祖,写春联,贴春联,挂年画,贴福字,做红灯,挂红灯,买鞭炮,放鞭炮,包饺子,煮饺子,看花灯,猜灯谜,跳秧歌,拜年,拿压岁钱,看春晚。......
3.“春联”一词出现于明朝初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喜欢排场,也喜欢大家族每年除夕贴的桃符,所以想推广。有一年除夕前,他颁布了一道圣旨,要求金陵家家户户在门框上贴上用红纸写的春联,迎接春节的到来。大年初一早上,朱元璋微服出巡,挨家挨户检查春联。每当看到写得好的春联,他都很开心,赞不绝口。朱元璋看到一家人不贴春联,非常生气。他问为什么。侍从回答:这是一个从事杀猪切猪的师傅。他过年很忙,还没来得及找人写信。朱元璋命人带上笔墨纸砚,为这一家人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之路,一刀斩断是非之根。”写完后,我会继续巡逻。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宫回宫时,又路过这里。他看到屠夫家还没贴他写的春联,就问怎么回事。主人恭敬地回答:“这副春联是皇帝亲笔写的。我们高挂中堂,每天都要烧香。”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命令侍从给这家人三十两银子。可见“春联”的命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用行政命令、颁布诏令的方式在家家户户推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联已经成为一个宽泛的概念,并出现了许多附属类别。按使用场所可分为框对、反串、弹簧条、斗方等几种类型。“框对”贴在左右门框上,就是我们常见的春联;“反串”贴在门的横木上,是春联的反串;根据内容不同,“春条”是贴在相应地方的单文,如过年时贴在院内的“抬头见幸福”、“出入平安”、“恭喜发财”;“斗金”又称“门扇”,是一种方形菱形,常贴在家具、单扇门或影壁上。春节大家喜欢倒贴的“福”字,就属于这种“斗金”。
4.五代时,后蜀学士辛写下“新年,甲节长春联”,这是最早的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