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语言特征是什么?
目标
新闻报道的事实是客观的。用于陈述和表达事实的新闻语言的特点之一是选词造句的客观性。诚然,一个记者对客观事实总是有爱恨之别和褒贬之分,在语言的运用上难免增加主观感受。但是,要使新闻受众掌握事实的基本信息,仍然要受到文字客观主义的制约,尤其是在新闻报道中。
新闻语言的客观性并不排斥新闻倾向性。相反,客观语言服务于新闻传播的主观意图。毋庸讳言,新闻媒体代表着某个阶层或社会群体的立场和利益,其传播的新闻往往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而表达倾向性的依据是客观事实。只有客观地再现事实的本来面目,才能顺应受众的心理,进而收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因此,新闻语言的主要功能是表达客观事实,主观认识和感受的强烈暴露必然会干扰读者对原始事实的理解和把握。
新闻语言的客观特征通常表现在:
(1)中性词比赞美词多。
中性词不直接透露记者的感受,表扬和批评词明显表现出爱恨交加的倾向。新闻写作,尤其是新闻写作,为了客观地描述事实,通过对事实的报道来影响受众,一般使用中性词而不是褒贬词。新华社上海1957 2月12日电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未融,春寒料峭,最低气温降至零下7.4摄氏度,上海人遭遇了有气象记录的80多年来罕见的严寒。10,11,这里晴天下雪。阳光明媚,雪花在阳光下飞舞,行人纷纷驻足仰望这壮丽的奇观。“前天晚上下了一场暴风雪,昨晚有800个孩子的尸体。”这是诗人臧克家在1947年2月写的诗《零度人生》中的前两句话。这几天比10年前冷多了,但据上海民政局调查,至今没有人冻死。民政局已安排各区加强对生活困难居民,特别是无助老人的救助工作。为了避免感冒影响儿童健康,上海市教育局将全市幼儿园的开学日期延长至18。
标题为“上海严寒”的新闻不到300字。整部作品的语言没有使用反映强烈感情的词语。但通过记者对上海街头积雪的描述和10年前后的对比,以及上海市民政局和教育局在严寒中采取的措施,可以看到新旧社会的两种结局。记者写得自然从容,但谁也不能否认作者的思想沸腾,爱恨分明,可以让300字的报道呈现出一个真实的画面:新旧社会是两个世界。如果作品多使用一些反映爱恨情仇的褒贬词语,感染力就不会那么强了。
(B)修饰语的限制性大于描述性。
为了客观地表达新闻事实,需要直接、连贯地陈述事实的要素,如指称、时间、地点、朝向、范围、程度、过程、数量,以及事实之间关系的归属、因果等。这些成分主要用限制性定语和状语来表示,而主要充当描写和表达的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则越少越好。冠词“上海严寒”在定语和状语中限制性大于描述性。比如上海街头的雪不融化,气温降到零下7.4度,就限定在1957二月12之前的日子,晴雪的场景是“10和11”,“一夜雪八百童身”。如今没有发现有人被冻死,这是“上海市民政局调查”的结论。民政机关提供的救济仅限于“生活困难的居民”,“特别是无依无靠的老人”,等等。只有晴天“高照”、雪花在阳光下“飞舞”、行人“驻足仰望”、“瑰丽奇观”是定语和状语形容词。
选词造句的客观性要求我们适当使用限制性较强的修饰语。限制性词语可以使新闻作品准确、生动、朴实地表达新闻事实。这里的事实概念必须明确。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有两个方面: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范围。客观事物总是具体的,既有质的边界,也有量的边界。同时要注意条件、地点、时间的界限。这样写新闻的时候就可以用限制性的词了。如果形容词使用不当,追求华丽的词藻,就很难保持客观事物的原貌,会损害新闻的真实性。
修饰语限制性大于描述性,会影响读者的情绪吗?就看作者的遣词造句的功力了。喜欢“直”“露”的作者向读者传达自己的主体意识和强烈感情,多少反映了他笔力的不足和对新闻语言的不掌握;老练的记者把情绪融入客观事实,从事实出发说话,让读者在确凿的事实中感受,产生读者自己的喜怒哀乐,让他生气,让他流泪。这个效果自然比上一个好很多。
法新社记者Bionic关于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报道值得借鉴:
北京广播电台最近在当地时间凌晨5点宣布了周恩来总理的死讯,但是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道他们的总理已经去世了。当新华社的电传打字机在当地时间4点刚过发出这条消息时,中国几乎所有的街道都是冷清的。在法新社所在的大楼里,当记者告诉正在开电梯的女孩时,她泪流满面。在向中国的一名翻译表示慰问时,他眼含泪水,嘴唇颤抖地说:“我们没想到。我们非常爱他。他是一位杰出的革命者。”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人民热爱周恩来,他们感到与周恩来非常亲近。预计全中国都会表现出巨大的悲痛,就像今天早上听到这个不幸消息的中国女孩一样。
仿生写的新闻不长,但读起来真的很感人,它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悲痛。新闻中的描述性属性很少,但客观陈述了记者选择的镜头,而这些镜头是最感人的。比如正在开电梯的顾念,听到总理去世的消息放声大哭,翻译听到这个消息眼里含着泪水,嘴唇颤抖着表达对总理的爱。这些来自不同阶层的人们自发表达的悲痛真实而亲切,让人潸然泪下。
所以,生动感人的报道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多用描写性的文字,限制性文字写出来的作品也不一定不感人。新闻语言的客观性与新闻的倾向性和可读性不仅不矛盾,而且往往相辅相成。
(C)句子的陈述语气多于感叹语气
感叹句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起伏很大;虽然语句也能带点感情,但语调一般不明显。主要是用来陈述事实以达到预期效果,而不是靠赤裸裸的赞美或指责来达到效果。
新华社记者写下了“上海严寒”的新闻,以强烈的情绪赞美新政权。他对比了10年前后上海的两次严寒,可以说是哀叹了千百遍。但他在作品中并没有使用惊叹号的语气,只做了一个平静而轻快的陈述,让读者和听众感叹不已。法新社记者仿生是外国人。他只用陈述的语气报道了中国总理周恩来,没有使用任何感叹的语气,但让全世界的观众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巨大悲痛。这种社会效果不是用感叹的语气写消息就能达到的。因此,无论在讲述事实还是用人物说话或谈话时,都要在语气上尽可能掌握感情的分寸,谨慎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感叹语气,以免干扰新闻的客观性。当然,在一些高调的新闻作品中,为了表达作者强烈而激烈的思想感情,适当使用一些感叹语气也是必要的。
新闻语言的客观性也是新闻美的一个特征。辩证唯物主义的审美观认为,美是客观的,是以真理为基础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在活生生的现实中,新闻语言的客观性可以客观公正地传播客观现实的美,社会实践的要求和内容,人们精神生活中激励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高尚情操,通过新闻载体传播美与丑的冲突和斗争,引导大家对美的向往,推动社会进步。
一定的
准确的意思是准确和适当。刘勰在《文心雕张龙句》一文中指出:“文章高明,篇章无瑕;篇章清晰,句子无懈可击;句句明而英,言词无邪。”当他说“自欺欺人”的时候,他用了这个确切的意思。高尔基也说过:“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是真正的美,它来自于文字的准确、清晰和美丽。”文学作品容不得朦胧、模糊、混乱的描写。对于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来说,其语言的准确性和得体性应该是一大特色。这也是新闻真实性原则对语言的要求。
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要求准确性高,力求消除语言的模糊性,但并不完全排除语言的模糊性。然而,它的模糊性与文学创作的模糊性有很大不同。一个研究新闻语言的作者拿了两段话,一段是文学语言,一段是新闻语言,把两者做了一个比较。
有一段话摘自浩然的小说《艳阳天》:暴风雨撼动了东山岛,电闪雷鸣,闪电带来了雷声。雨,一会儿像瓢,一会儿像筛,一会儿像喷雾器,不慌不忙地喷在那里——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小,一会儿大,交错不断。雨水从屋檐、墙头、树梢落下,在院子里散开,像沸腾一样冒泡,沿着门缝和水沟滚出来,上千个院落的水汇成街上的洪流,穿过墙角、树根、粪堆,涌向村西的金泉河。
另一段话选自《南方日报》6月1983日刊登的“广州今晨降暴雨”新闻:
昨晚午夜左右,雷声隆隆,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据广州市气象台报告,今晨一小时内已降雨145.5mm。这场暴雨是广州今年最大的一场雨。由于暴雨来势凶猛,雨量大,暴雨时间长,广州部分低洼路段洪水涌入部分工厂、仓库和民房,郊区部分低洼菜地被淹,造成一定损失。有读者来电,住在东风东路水军街和水军南街的近200户居民被淹,室内积水超过30厘米深。到2点,暴雨还在继续。
经过研究,作者指出这两种情况在精确词和模糊词的使用和搭配上有明显的不同:
1.不同的语言效果。前一段的文字是艺术地再现生活的现实,所以不讲究暴雨的准确和涝灾的损失,而是主动暴雨涝灾的意象,使意象更加含蓄,形成意境,使人感到欣慰,品味和享受审美。在后一部分,精确词和模糊词的搭配效果是获得准确、科学的暴雨内涝信息,准确率高。
2.搭配关系不一样。前一段精确词和模糊词沿着意象的动态走向连贯交错,结构关系自然流畅,形成完美的意象关系。后两个角色的结构界限很明显。准确的句子往往与模糊的句子形成递进的解释关系。第三句是从时间的垂直方向对雨的程度的准确比较。第四句是对暴雨内涝前因后果的模糊总结。第五句话也更准确地解释了损失的程度。对模糊句进行抽象概括,对精确句进行具体解释,体现了新闻语言中精确句和模糊句的常见搭配关系。
3.不同的数量要求。模糊句强调“定量分析”是一个普遍的特点,但文学句中模糊词的定量比新闻语言中的更具有概括性和描述性,如前一段中的“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千校”、“大街”。而后面部分的模糊形容词、副词、量词的定量要求相对准确,如“昨晚午夜前后”,昨天午夜前,今天午夜后,比笼统地称“昨晚”更准确;“近200户”、“30多厘米”比“几百户”、“几十厘米”更准确;“有的路段”“有的工厂”比“一千个大院”“一条街”更准确。
4.修辞不同。文学语言往往运用夸张、比喻、比喻、类比等富有想象力的方式组织模糊词语的搭配,使词语与表达的对象或真或假,或若即若离。比如前一段把雨的大小比喻成“浇”、“筛”、“喷”,不能准确,但形象生动。而新闻语言则多采用与事实形式直接对应的修辞方法,这也是新闻语言强调准确性的一种表现。
总的来说,新闻应该在应该使用和可以使用的地方使用准确的语言或准确性高的语言。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人们的日常社会交际中,语言的模糊性是一种普遍的客观存在。所以新闻语言也保留了“模糊”的成分,不一定要像科技语言那样准确。比如今天早上下雨,雨量很大,就说“今天早上雨下得很大”,这是一种模糊的语言。至于5时40分至7时23分的降雨,赵家浜乡降雨量达32.3毫米,泛水镇37.5毫米。当时是用于科学研究的。一般情况下,对于群众来说,“今天早上下大雨了”这种模糊的语言就足够了。
新闻的模糊语言并不模糊,只是准确性低于准确语言,但不失准确性。为了反映事实的真实性,新闻语言在选词标准上应多使用准确的语言,少使用模糊的语言,并使两者搭配恰当。对于一些不能或不需要高精度反映的事实,也要有相对准确的定量和定性(度)表达。如果太模糊,就会太笼统,甚至扭曲。
总之,就事实报道而言,新闻语言的确切含义应该是:
——准确,不夸张,不走样,不造假。
——恰当,叙述、材料、文笔都要恰当,表扬和批评的话不要滥用。
——清楚明白,让人一目了然,可信。
简洁的
新闻最重要的是精致,无聊才是病。新闻语言要简洁、凝练、干净、工整,不能马虎。正如鲁迅所说:“简洁的文字,有穿透读者心灵的力量。”
简洁的文字是中国纪实风格的传统。唐代著名历史学家刘知几曾从《史记》的角度提出“保持叙述简单”的主张,要求“文章要简练,事物要丰富”,许多历史事件都要用简练的文字来记述。所谓“守约致富”,也是对新闻写作的要求。报纸上的新闻一般篇幅小,字数少,但要给读者大量的信息。语言上没有别的招数,只能靠“简洁”二字。时事通讯、特写、解释性报道等新闻体裁,即使篇幅大、字数多,也要尽量简洁,不能因为字数允许而掺水。
新闻写作初学者认为新闻报道只能快速反映历史事件,如何在时间上注意语言的简洁精炼?这就把交流的时效性和语言的简洁性对立起来了。事实上,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新闻短小精悍,语言应该简洁。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应该用最经济的语言传递更多的信息。因此,作为一种信息语言,新闻文体要省字省句,力求突出规范信息——主要新闻事实。
1979 65438+10月底,中国红十字会援助柬埔寨难民的一批物资抵达曼谷。当时国内外几家通讯社发来消息。
据一家通讯社报道,中国红十字会捐赠的一批生活用品最近抵达泰国,以帮助缓解柬埔寨难民的困境。中国远洋班轮华银号当天下午在曼谷港卸下药品、罐头食品和布料。这批物资将由泰国红十字会分发给越境进入泰国的柬埔寨难民。
来自另一家通讯社的消息是:
中国第一批援助物资由货船华银号运送至泰国红十字会,于周五抵达曼谷。这艘船载着价值70,000美元的罐装饰品和药品前往泰柬边境的一个难民营。“华银”号停靠在曼谷的孔蒂港。
这两条消息的语言简洁明快。相比之下,后一条消息的语言更为简洁,而信息量较大,说明了救灾物资的价值、到达地点和要运输的目的地。
那么,如何让新闻语言简洁呢?
首先要把事情说清楚,把问题想透,总结出一个鲜明的主题,这是语言简洁的基本环节。想清楚了就能说清楚,表达简洁。新闻写作的遣词造句离不开推敲,推敲就是“思考”。想多了,就可以少写。想得深,就能写得好。没有深思熟虑,就没有语言的简洁和流畅。
其次要说短句,写短句。没有多余的抒情句子,过多的形容词,不恰当的比喻和警句。能一句说清楚就不要说两三句,多余的字和字一个都不要留,省字省句。惜墨如金。
鲁迅说:写完之后,至少要看两遍,尽量删掉不必要的字、句、段。没有怜悯。他在写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比如《死》里有一段话,初稿是:“此时我深信,我相信人死无鬼,尽管久病高烧,我也没有动摇。”稿子的时候改成了:“这个时候,我相信我真的相信人死无鬼。”鲁迅的这一删节,使句子更加简洁,又不损原意。既然初稿中用了“确切”二字,足以表明态度的坚定,那么删除“虽然”下面的从句就是亮了。
另外,在句子结构上,要强调简洁直接,少曲折,尤其是禁忌语言杂质,不要让复杂的结构、修辞手法、表达语言淹没了事实。许多新闻故事的语言是乏味的,充满了空话和废话。如“在……的大好形势下”,“在……的鼓励(推动)下”和“根据……”,一系列无聊的老套句式。除非这些陈词滥调被清除,否则语言不可能简洁。再比如一个时事通讯:“不仅播种的时候,他天天绕着地转,祝年轻人播种均匀;而且麦苗出土后,他还每天在地里走来走去。他看到有缺行的,就用自己带来的种子一行一行的补上。"一位同志改成:"播种时,他天天绕着地走,叫年轻人均匀播种;“当幼苗出现时,他带着种子来低头,把缺失的幼苗补上。”这一改动后,字数减少了1/3,原稿的意义并未受损。主要原因是修改稿中没有使用“不仅……而且……”的句式。
简单的
简洁、具体是新闻语言的另一个特点。
李白有诗:“清水出芙蓉,天然雕之。”这与新闻语言要求的简单性是一致的。新闻语言朴实的时候,要“有真意,粉饰,不炫耀”。不必追求华丽的辞藻,尽量少用形容词和附加词,不要搞那种华而不实的卖弄。新闻写作使用平实的语言,自然不做作,但可靠不虚荣,所以能吸引和赢得受众的信任。
新闻语言也以具体著称。客观存在的事实总是具体的。报道事实的新闻是无法抽象或概念化的,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而且必须是具体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让人觉得看得见、摸得着。
《人民日报》关于“北京医院海外职工努力节约外汇”的报道,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陈述事实。其中写着:访日人员不讲排场,不炫耀,不乱花一分钱。出国前,做衣服和服装的成本没有达到国家标准。有的应该做四件衣服,结果只做了三件。出国的时候住便宜的简易酒店,吃大众化的饭菜,出门坐公交,有时候就是走走。为了省钱,他们给公众带来的科技资料都放在个人的箱子里,上下飞机都是自己带着。他们出国的总费用还不到国家规定的一半。去加拿大、美国学习医用电子计算机的,尽量少花钱,每天的花费不到规定金额的三分之一。有一天,他们打算去参观一个著名的动物园。到了登机口,一张票2元5角,7个人要花17元5角。大家都很心疼花这个钱。有的说,我们逛动物园,祖国的农民要卖多少土特产?如果我们节省一美元,我们可以为四个现代化增加一美元。大家一讨论,就改去别处参观了。
这条新闻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浮夸的辞藻,而是根据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简单自然的表达。尤其是在动物园门口算账,把门票费和农民卖土特产联系起来,体现了这些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境界,看了觉得可亲可信,不禁让人想起有些人出国乱花外汇,形成鲜明对比。
新闻语言讲究简洁,不代表不能描述。恰当地描述它很重要。这种描写不是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想象”,而是现实生活的直观写照,单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它所描绘的形象是事实形象,而不是艺术形象。虽然客观事物的形、声、色、味进入新闻中,受众可以感受到它的各种形态,但与那种主观臆想任意渲染、堆砌形容词完全不同。美国著名新作家梅尔文·曼斯说:“写作的严谨会导致语言的简洁。”新闻语言的简洁、自然、具体既是新闻语言规律的要求,也是作者气质的体现。所以要求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要有淳朴的气质,用朴实的语言写出打动读者心灵的好作品。
流行的
通俗,就是简单,通俗易懂,大家都容易理解,具有社会普遍性。作为大众传媒的新闻载体,面对数以百万计的读者、观众和听众,只有用通俗的语言传播信息,才能被大众所接受,产生应有的传播效果。因此,语言的通俗性也是新闻语言的一个特点。
清代作家曹雪芹善于引用当时流行的大众语言,为《红楼梦》这部巨著增添了灿烂的艺术光彩。可以说,《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与曹雪芹吸收和运用它时人们的语言艺术密切相关。比如贾宝玉和林黛玉成了知音,通过紫鹃的口对林黛玉说:“姑娘是个聪明人,但不知‘万两黄金易得,知音难寻’这句俗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味深长。书中有一串谚语,如“树倒猢狲散”,“瘦骆驼比马大”,“巧媳妇做粥不做米”,“千里之外建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等等。语言形象生动,记忆深刻,令人难忘。
中国现代作家也重视流行语言的运用。老舍总是改来改去写文章。他只要写出一句不清楚、声音大的句子,不像他口头说的,就改成更通俗易懂、通俗易懂的句子,贴近人民群众的口语。他认为真实、简洁、通俗和艺术性是密切相关的,真实并不妨碍通俗和艺术性。
新闻载体是大众传播的工具,新闻作品只有受到群众的喜爱,才能起到传播的作用。如果新闻语言脱离了大众性,它就会脱离千千数百万的读者和听众。因此,新闻语言的通俗化对新闻写作乃至整个新闻传播事业都至关重要。在这里,我们先来看看上海《新民晚报》刊登的一则新闻:3月13日,一位四川口音的外地人来到石楠区老西门工商局,要求购买他随身携带的15斤牛肉干。原来,他是四川省奉节县机械厂的一名干部,名叫向。他这次来上海出差是为了联系业务。他认为“一枚圆邮票不如一张脸熟,不送礼一事无成”。为了让工作顺利进行,他特意在当地买了15斤牛肉干,作为接触工作的方式。但他来上海两个星期,去了化学工业局、农机公司等五六个单位,都拒绝收礼。一斤15斤牛肉干没送走。项在收购申请书中写道:“我已圆满完成任务,随身携带的牛肉干,根据上海市规定,必须在你的协助下处理。”石楠区工商局决定按市场价收购后,交由老西门中华食品店按报价出售。
这条新闻意义深刻,语言通俗易懂,读起来很轻松,就像说话一样。新闻从抵制不正之风的角度出发,结合事件的起源和经过,反映人们的精神面貌,可以说是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流行语也是大众的语言。要让新闻语言大众化,就要下决心学习群众的语言。1942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反对党八股》的讲话时,号召全党努力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他说:人民的词汇非常丰富,生动活泼,富有现实生活的表现力。他还说:如果你是一个既口头主张又普及自己道理的人,你就要向现场的人学习,否则你仍然无法“改造”。自然,大众语言也有自己的厚度,所以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大众语言的营养,丰富自己的语言词汇,为新闻语言增添色彩。
新闻语言的通俗化要求读者(听众、观众)从自己的理解水平出发,使用熟悉的语言形式,即接近口语的书面语。广播电视的新闻语言要尽量说。作品的句子和段落也要短而不宜长,播出稿要通顺,句式要短而朗朗上口。在报纸的书面语言中,可以使用倒装句,如“成本低,繁殖快,节省饲料,积累更多肥料,肉可食用,皮可销售。”这是XX县XX乡XX村总结的养兔六大好处。为了使其成为广播语言,观众会对这样的倒装句感到不解。当他们终于听到的时候,才知道他们说的是养兔,已经记不清之前的六大好处了。所以一定要把“XX县XX乡XX村总结的养兔六大好处”放在前面。古代汉语基本用单音词,现代汉语多用双音或复音词。如书面语中可使用“但”、“曾”、“虽然”、“当”、“因为”、“以后”、“应该”、“比较”,广播语中应改为“但是”、“曾经”、“虽然”、“当”、“以后”、“以后”。
新闻语言也要避免使用生僻字、隐晦字,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行业成语、方言、古语、外来词等。必要时应加以解释和说明,帮助新闻受众理解意思。目前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在农村新闻报道中,尤其是口头广播中,经常使用“安”、“什么”、“扎”等方言、土语,以为这样可以表现农村的特色,体现农民的质朴气息。其实农村的表现或者农民的特点并不在于这种方言和方言的使用。一篇报道中,整个新闻语言比较规范,中间出现“安”、“什么”、“扎”等词语,很不协调。有时出于引用农民对话等特定语言环境的需要,适当使用方言被视为另一种理论。
概括起来,新闻语言有五个特点:客观、准确、简洁、朴素、通俗。掌握这些特点,按照新闻语言的规律进行写作,必将有助于改进和提高新闻报道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