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寄托了怎样的感情和愿望?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出于对生活的渴望,为每个节日创造了许多丰富感人的习俗。这些富有诗意的节日习俗,让我们民族的心灵一代又一代得到了慰藉和愉悦。同样,清明节寄托了人们的特殊感情,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祝福。
值得关注的是,自2008年起,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获得了同等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待遇。如何依托传统节日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清明节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业发达的古代中国,人们在这一天举行扫墓、徒步、荡秋千、放风筝等各种风俗活动。只是随着社会的变迁,清明节已经局限于扫墓祭祖的日子,给祖坟添土、烧纸,或者立碑、大闹一番,实在热闹。更何况,随着生活的改善和收入的增加,国人扫墓祭祖之风也在升级——从最初的添土烧纸,到为黑社会发行“阴币”;从纸人、纸马、纸车,到琳琅满目的纸车、别墅、情妇;从以家庭为单位的民族祭祀,到一些地方政府热衷的盛大仪式和公祭,动辄数千人参加,灯光明亮,音乐响亮...
当然,很多地方的官员竞相举办“公祭”活动,旨在通过名人或度假村的效应扩大招商引资,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势。但是比赛和追悼仪式的排场和墓地的豪华却发人深省!
我们国家已经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30岁,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传统文化的观念也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是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标志之一,很多人都会庆祝。通过这一小步,人们看到了政府支持的文化遗产的自觉宣传。很多地方都愿意通过各种符合时代和民生需求的配套主题文化活动,提升传统民俗的文化内涵和节日价值。这是一次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索。
社会在进步,清明节应该随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而被赋予更丰富的内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应该首先得到体现。所谓人文精神,一是怀念故人,二是维系新生。清明时节,天气渐暖,万物含苞待放,花红绿绿,鸟鸣齐鸣。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接新的生长季节的到来,品味自然,欣赏春天,包括扫墓祭祖、春游等节日,显示了人与自然的亲近与和谐。
其次,在传统大家庭生活方式已经逐渐瓦解的当代社会,家庭成员团聚的机会越来越少。清明节不仅可以表达对家人的尊重,也可以表达对祖先的感激之情。也表现了对老人的怀念和对亲情的认同。无疑,这必然会促进个人与家庭的和谐,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还有,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是人的天性。借助清明节,人们可以缅怀先人,感恩父母,增进亲情,享受人生,同时也可以启迪我们冷静对待死亡,把死亡视为人生的必然归宿,对生死有一个良好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清明节的教育功能。孔子有言:“慎而追远,智而诚也。”清明节扫墓祭祖,追忆先人的艰辛,缅怀先人的功德,开展“读国学经典”、“中华颂诗颂集”等活动,就是为了让今天的人们知道道德和感恩先人的道理,以及其中所隐含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从而多一些社会责任,留下一点宝贵的精神道德,把个人、家庭乃至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清明是春天的节日。在明媚的春光里,我们可以去远足,感受大自然的静谧和清新,实践“男女相会在仲春月”的浪漫和欢乐;可以穿柳、插柳、唱歌、跳舞、荡秋千,体验各种贴近大地的心和亲情,体会春天的气息和温暖;或种树种草,营造绿色世界,为大自然的优雅环境添油加醋,让春节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