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什么时候?

出现在浅暑和酷暑之间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时候。三伏可分为初伏、中伏、终伏,其日期由干支历节气日期与干支历日期协调确定。“入伏”后,全国多地将进入持续高温模式。

传统历书规定“从夏季的第三个庚日算起”,也就是说“从夏季日开始倒数,一直数到第三个庚日”就要开始蛰伏了。这里的“庚日”指的是古代《干支吉日法》中以“庚”为前缀的日子。“伏”是指被逼得躲在地下;这也意味着天气太热,不能移动。

三伏天的长短主要在于中、下两天的区别。因为每年夏季至日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第一个秋天)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导致中间秋天的天数也不同。中蛰伏时间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所以有两种情况:有的年份三伏天30天,有的年份40天。

相关说明

三伏天,一伏就是十天,按天数算。因此,三伏天被分为三天,也就是说,耿天的第三天后,夏季至日是开始的一天,第一伏。

比如2006年的夏季至日是西历年的6月21,这一天的干日是辛日。28天后,是第三个庚日。因此,2006年7月20日是第一伏的开始。十天后,又是一个庚日,即7月30日,进入二伏;十天后又是一个庚日,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八月九日,进入了三伏。

如果是2007年,7月15是第三个庚日,是第一伏(初伏)的开始;十天后又是一个庚日,也就是七月二十五,进入了二伏(中伏);十天后,又是一个更日,但还没过立秋。再过十天(今年中伏还有20天),又是一个庚日,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14年8月,进入三伏。

也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后,都很热,尤其是中间的十天(有时是二十天),最热。民间有“寒气在三九,暑气在中”的说法。

百度百科-三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