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它是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慢慢演变而来的。在我国古代历法中,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即孟玥、中秋节和越吉,农历八月恰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起初,它被定为古代皇帝拜月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为“中秋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在《礼记·月令》中记载:“中秋月养衰老,中秋食粥。”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

其中一种说法是中秋节起源于对月亮的崇拜。它像太阳一样,把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变成了祖先崇拜的对象。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时节,是一个古老的“拜月节”,是对“月神”的一种祭祀活动。

中秋节的民俗

祭月是中国非常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古代有“秋暮月”的习俗,即祭祀月神。自古以来,在广东的一些地方,人们有在中秋节晚上祭祀月亮神(崇拜月亮母亲和月光)的习俗。

月饼,又称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是古代中秋节祭拜月神的供品。起初,月饼被用作祭拜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节视为家人团聚的象征。月饼象征着幸福的团圆。人们用它们作为节日食物来祭拜月亮和给亲戚朋友送礼。时至今日,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和南方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