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西方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如何生存?
改造传统节日VS固守自己的坐标
很多大学生认为中国的传统节日需要改造。常艳芳和王贵亚从生活的角度分析了传统节日被忽视的原因:人们过去喜欢春节,特别是因为它意味着穿新衣服和吃好饭。中国的大多数节日都与饮食有关,比如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现在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去期望在节日里得到的大部分都在和平时期得到了,所以人们对节日的热情大大减弱了。
“传统节日太复杂了,今天的人谁还会像以前一样生活。2005年8月11日,广州拉开了‘2005广州乔奇文化节’的帷幕,但它只是再现了清末民初珠村乔奇节的盛况。大多数公民只停留在这个水平。”金举例说明了他的观点。
高圆圆、李佩凤、、田琦、、金等人认为,传统节日基本上是封建社会传下来的,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烙印:封闭、家族式、等级森严、以家庭活动为中心,有点死板、不灵活,与当今市场经济社会格格不入;西方“洋节”属于大社会,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体现人人平等自由的特点。这些恰恰符合了现代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所有有情之人想要释放压力的情感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改造我们的传统节日,同时保留它们的本来面目。近年来,流行音乐和服装中出现了强烈的“中国风”,其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以清新时尚的形式包装和重组民俗。
虽然反对改革的人不多,但他们的理由相当有说服力。何伟、周锐、等人认为,并不是中国人不重视传统节日,庆祝春节的热情远远超过圣诞节。只是大家都是在传统节日和家人团聚,不在街上,所以好像没有什么“洋节”。有些人总喜欢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纳入西方文化的坐标系,给自己的传统节日冠以西化的称号。无论是把“七夕”改名为“中国情人节”还是“中国情话”,都透露出对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丧失,无非是让祝英台穿上朱丽叶的衣服,跟朱丽叶学英语。因此,她既不像茱丽叶,也不具备祝英台的魅力和气质。对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进行僵化的包装、改造甚至商业化,必然会使传统文化庸俗化,破坏其纯洁性和魅力。我们要有足够的民族自信,坚守自己的坐标。
商业化的民俗节日与恢复传统特色
一些大学生认为传统节日的冷漠与商业化炒作有关。郭燕,余杭,罗布格宗等。提出“洋节”的兴盛与商人为了经济利益的投机有关。近年来,每年圣诞节来临之前,商家都要大张旗鼓,买一送一,街上挂满了圣诞树、圣诞老人和彩灯,节日气氛异常浓厚。商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21世纪的必然趋势。要以认真的态度做好民俗文化与商业的结合,让一些有眼光的商人、企业家多组织一些传统节日活动。比如端午节,在卖粽子的同时,介绍节日的由来和为什么要吃粽子的知识,让人们知道祖国传统节日的内涵。
另一部分大学生不仅反对传统节日商业化,还认为应该恢复传统特色。贺家说,在中国的正月十五,吃汤圆,放灯笼,猜灯谜,赏月,放烟花,成双成对,打龙灯,舞狮,踩高跷,跳秧歌,打太平鼓等。都比圣诞节丰富得多,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都远非圣诞节可比。元宵节不如古代,也赶不上圣诞节。首先,有人把元宵节脱离了民间参与的基础。比如每年元宵节,基本都是看灯笼,偶尔在灯笼上猜谜语。形式很单调,要购票才能入场。有些门票还很贵,无法调动民众的“精神细胞”。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就是这样逐渐被抛弃的。如果还原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就可以抵御“洋节”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
“中国艺术节也确实需要一些新的创意。这个新的想法并不意味着添加任何现代的东西,相反,它意味着回到过去。现在常说年味越来越淡,这种‘年味’弃俗无力。城市里很多人过年都是为了省事。一家人在餐厅吃年夜饭。没有了准备年夜饭、贴窗花、蒸花的忙碌场面,就失去了家庭的亲密氛围。”郑健英说。
侯景南和马盈盈认为传统节日具有强烈的人情味、自然性和世俗性。它并不落后,但它内在的潜力和魅力依然隐藏在神秘的面纱下。传统总有一天会被遗忘,不管它多么有价值,如果它总是在盒子的底部。因此,恢复传统节日文化迫在眉睫。我们要把它的深远意义挖掘出来,年复一年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值得欣慰的是,一些大学已经把民俗学列为研究生专业,比如中山大学文学院招收的研究生就有研究民俗学的方向。
顺其自然VS给予支持。
“事实上,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几乎所有重要的传统节日都面临着危机。20世纪90年代,包括法国和丹麦在内的欧洲国家深受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消费文化渗透的困扰,并试图通过推广本土文化来抵御——如你所见,收效甚微。”在杨丽君看来,传统节日受到冲击是不可避免的。
马妈和梁香玲认为,时间是最好的真伪和好坏的鉴别器。历史上也有过国外的节日,比如浴佛节,但最后并没有形成多大的气候,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屡遭“迫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在春节期间不准穿新衣新鞋,不准系红绳,不准吃年夜饭,不准祭祖。人们在这一天要下地参加劳动,他们美其名曰“革命的春节”。但是现在不是每年都过春节吗?如果说西方节日有其优势,那么别说是民间倡议,就算是国家法律明令禁止,也无法遏制。中国的节日种类很多,也有一些刻板印象。既然是坏东西,自然就让它们自生自灭。那些呼吁抵制圣诞节的行为是心虚的表现,担心中国的传统节日承受不了冲击是没有用的。其实“真金不怕火炼”,好的东西会在风雨过后变得更强。我们不妨对“西方节日”采取“不作为”的态度,任其自生自灭。
刘、、张戎等人反对顺其自然的思想。原因是五四以后,中国人开始抛弃国学,抛弃传统文化,抛弃民俗,认为只要是西方的,“洋人”就是先进的,现代的,科学的,而中国传统的东西是落后的,迷信的。改革开放前,很多传统节日被取缔,于是很多节日习俗逐渐被取代甚至消失,只剩下整齐划一、单调乏味的活动。所以,当对外开放的大门打开时,人们还没来得及宣传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就被外面眼花缭乱的东西迷住了。由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历史上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我们应该拯救它们,并在今天给予它们特殊的照顾。
孙丹、赵丹等人认为,“西方节日”的盛行,在于对孩子教育的偏差,重文化知识轻素质培养。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国人看到传统节日的好处和优势,让祖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深入人心,特别是青少年心中。这就需要形成立体的宣传模式,从电影电视到报纸杂志甚至学生课本。还可以做一些精致漂亮的公益广告,举办有奖知识竞赛。
“去年,在一次民俗课上,我发现中国文化中有这么多有趣的民俗。我们有很多东西要学。哪里有时间去泡西方文化的蜂蜜水?”陈璐幽默地说。
韩成、王平、雷鸣远等。认为问题不是靠一两个学者喊就能解决的。需要有政策的持续支持,加大文化的资金投入,支持和保护高校的民俗学专业。在我国现行的法定节日中,只有春节是国家传统节日,因此适当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是迫切和必要的。建立相关档案,确保能够传承给后代,同时建立各类文化活动中心,培养各类民族文化人才。
走出去与洋为中用。
在平安夜,我们城市的市民与外国游客一起狂欢。虽然他们戴着圣诞老人的帽子,但他们正兴奋地随着中国传统的鼓跳着秧歌。(资料图片)
“我们一直在防守,为什么不把龙卖给西半球?我们拥有如此无尽的文化宝藏,却没有充分利用,真是可惜。”吕梦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充满信心。
王晶、周友协等人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广泛的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的攻击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味地禁止外来文化,它们的地位会越来越小,直至消失。所以,我们不仅要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当地立足,还要走向世界。
更多的大学生认为洋为中用。
刘秋尧、何伟等人表示,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方兴未艾,已有8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落户36个国家和地区。为什么人们没有把“孔子出国”作为“文化输出”,设置相应的“防火墙”?西方节日的涌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人狭隘的民族主义。因此,我们应该树立信心,使它中国化,并把它变成一个中国节日。
刘小荣、张丽丽、吴迪、罗世威、张海妹、严复等。指出汉唐时期是我国民族文化最强大、最灿烂、最耀眼的时代,是与外来文化积极交流、融合的时代。其实很多节日,比如劳动节、儿童节、护士节、记者节、妇女节、元旦,都是国际性的节日,没有人为了捍卫民族传统而抛弃或抵制。西方一些独特的人文化、人性化的节日,比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是找不到的。中国人在表达自己的感情时非常含蓄。母亲节,他们送一束康乃馨和一张贺卡,让很多不善于表达对母亲的爱的人。因此,“洋节”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有益补充,可以用来完善我国的节日制度,宣传中华传统美德。有选择地向他们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毫不犹豫地洋为中用。
多做实事VS改变观念
谁说春节不热闹?(资料图片)
很多大学生认为目前需要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而不是空喊。
任冲和宋金良建议,每个中国人的后代都应该“庆祝”传统节日,并参与其中,至少确保节日气氛。即使做不了大事,也要多了解民俗文化,尽可能广泛地传播。
周锐和刘楠认为,中国传统的丧失与不务实有直接关系。我们总是喜欢做一些形式上的事情,却不努力从根本上改变自己。10博士呼吁抵制“洋节”,这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什么。刚刚过去的圣诞节依然热闹。如果真的想改变西方文化入侵的现状,不如发展中国的国力。如果我们的综合实力发达了,在世界上背得硬了,还怕那些“西方节日”吗?
刘秋尧、陈怡青、岳嘉等人认为,当前的关键问题是转变观念,否则做的事情越多,对民族文化的损害越大。我们国家很多人既不愿意接受文化,也不愿意放下文化。当别人的情人节等节日是让我们享受的时候,我们认为这是文化侵略,我们应该抵制。而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我们又生气了,以为人家抢了我们的东西。这完全是一种破坏性的心态,意在让大家好受一点。只要我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存在,趋利避害,相信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定会得到很好的传承。
记者手记
这140大学生之所以在保护传统节日和文化方面提出矛盾的方法,是因为他们对“洋节”的态度不同:10%的学生坚决抵制“洋节”;59.3%的学生认为可以在正确引导下适度度过“洋节”;8.6%的学生认为过不了“洋节”无所谓;7.8%的学生认为有“洋节”是好事;持其他观点的同学占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