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雨季?

初夏时节,长江中下游至日本南部地区往往会出现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江南的李子成熟了,所以被称为“梅雨”或“黄梅雨”。所以气温高,湿度大,风速低,光线稀少,器皿容易发霉,所以也叫“霉雨”。“梅雨”这个名字来自中国的一个气象术语,在古代被称为黄梅雨。

历史上的“黄梅雨”通常指“梅”节的降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习惯以“芒种”的节气为五月节,恰逢梅子成熟的季节,所以又叫“黄梅”。气象上,梅雨是春夏之交东亚大气环流季节转换过程中特有的气候现象,可分为典型梅雨和早梅雨。

雨季的原因:

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和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在华南交汇,在华南形成一个准静态锋。到6月底,暖空气影响加强,准静态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为江淮准静态锋(又称梅雨锋)。因为来自南方的暖空气携带了大量的水汽,当遇到较冷的气团时,就会产生大量的对流活动。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影响相等,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