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汉字是几年的事?

大约5000年前

仓颉,石黄石人,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人。据《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的造字史家,被尊为“造字圣人”

“仓颉过去写过一本书,但是下雨了,夜鬼哭了”!话一出,人类从蛮荒岁月转向文明生活。

仓颉,原名侯刚,陕西白水县吴恙村鸟语山人。110岁,轩辕黄帝左史。中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中国官姓制度的开创者之一。传说他仰望天空,俯视万物,创造了震惊世界的《鸟迹书》,被称为人类的始祖。黄帝觉得自己很有成就,就封他为“苍”姓(苍),意思是一人高人一等,一人在下。由于仓颉造字很有收获,玉帝还赐天下一场谷雨作为慰藉,也就是现在的“谷雨”节气。仓颉死后,当地人在他的墓前修建了庙宇,并将这个村庄命名为“石关村”。

在汉代建造的仓颉寺内,有一座“仓颉鸟迹书碑”,黑色的石碑上刻着28个奇形怪状的符号。据传说,这是当年仓颉制作的象形文字的原形。这些书是由小图形和图片组成的。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1984年,被破译为:“戊己甲、乙,* * *第一友,停于世,名扬天下,互留X家,荣于赤水,压倒猫哥”。

仓颉寺,位于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的石关乡,是中国仅存的纪念发明创造文字的寺庙,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史书记载,早在东汉颜夕时期,就有了“迁庙”之举,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所以有文字记载的寺庙历史已经超过1800年,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根据民间传说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仓颉寺高墙,格局完整。仓颉寺的建筑主要有山门、东西剧场、前厅、报馆、中殿、寝殿、钟鼓楼、东西厢房等。建于元代的寝殿,以蒿木为前檩,长16米,厚55厘米,世所罕见。

仓颉寺历代石碑众多。虽然其中许多在战后丢失,但仍有18块保存下来的石碑,排列在前厅。其中《苍胜鸟迹》书碑至今保存完好。石碑年代自东汉,自魏、芜湖十六国,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寺院古柏参天,枝繁叶茂。东汉颜夕五年的《仓颉寺碑》载当时“寺内古柏葱郁”,与陕西黄陵、曲阜孔庙并称中国三大古刹中的柏树。

古书上说仓颉“长脸亮脑”根据传说,仓颉也用绳结来记笔记。虽然结的大小和形状不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很难识别,这一度导致黄帝和颜地之间的谈判失败。因此,仓颉深感内疚,于是他辞去了自己的职务,四处旅行,拜访世界各地的智者,寻求一种保持记录的好方法。几年后,他回到家乡,独自住在村西的深沟里。他仰望魁星的弧形走向,俯视龟背的纹理,鸟兽的爪印,山川的形态,手掌的指纹,从中得到灵感,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了象形文字,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陕西白水仓颉寺前殿四间,两侧各有一间小厢房,为硬山结构。前殿有汉魏宋明清碑刻。有仓颉纪念馆、仓颉碑文、重修后的仓颉寺纪念碑和与仓颉寺有关的纪念馆。这些石碑是仓颉寺的可靠历史记录。其中,汉代的仓颉寺碑、秦代的光武将军碑、清代的苍胜鸟迹碑、大宋的臧宫碑、唐代的臧宫碑、魏晋的孔子弟子题词碑等,都是石碑史上的名碑。

仓颉寺碑刻无论从历史、书法艺术还是文物价值来看,都是仓颉寺古代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各个朝代,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石碑的发展过程,也可以看到仓颉寺的完整历史。其中仓颉寺碑是中国最早的碑,光武将军碑是唯一的秦代碑。碑文是隶书,里面有模型,也有珍奇动物。难怪从宋代的赵明诚到近代的康有为、于右任,都上当了。

清乾隆《苍胜鸟迹书碑》是白水县梁山长所作,临摹仓颉留下的28个字。据史书记载,“仓颉写了两卷书,隋朝时毁于大火,仅剩28字”。这28个字在宋代被破译为“吴已甲乙,居* * *之友第一,止于天下,功成名就,交游四方,被赤水所尊,被所压倒”。二十八个字本身就包含了象形、意义等。在汉字的造字方法中,如“列、气、名、尊”等。,而且有些字和甲骨文一样。从表面上看,碑上的28个字互不相关,但仔细研究,却记录了黄帝的一段历史。根据五行八卦的分析,东边是一块木头,中间是一块土。据五帝记载,炎帝有圣德,火为王。黄帝有土德,土黄,故称黄帝。它住在涿鹿,地处中央位置,所以是“戊己”“作为第一个* * *朋友,我停在人间,我成名了。”描述炎黄的两个皇帝都是部落首领,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天下所有小部落的楷模。“互留×家,尊于赤水,压倒猫哥”描述了黄帝征服颜地,镇压蚩尤之乱。天下恢复和平,百姓安居乐业,黄帝成为天下部落首领。此外,在大门、前厅、中厅、寝殿,还有由于右任、邱兴、谢德平等精心题写的匾额。都被悬挂起来敬仰文祖和仓颉的圣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