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问题,知道的帮我一下!!!

摘要: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做法,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传统节日的发生、传承和意义的讨论。本文试图通过对“清明节”演变的梳理,窥见民俗传承的可能路径和方式,试图把握民俗传承的人文意义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清明节民俗传承人文意义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浪潮的出现,“民俗”一词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2008年,国家调整全年放假安排,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首次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在全球化加速的今天,这些措施在保护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促进民族认同感和弘扬积极的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似乎也不能盲目乐观。在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重新回到百姓和国家关注的焦点的同时,人们对这些节日本身却有些陌生。类似的讨论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清明节,除了祭祀扫墓,我们还能做什么?同样,2008年“两会”期间,山东省济宁市政府宣布将在济宁建设所谓的“中国文化符号城市”,意欲将济宁打造成“文化之都”,这也迫使人们反思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民俗”。在现代民俗学的视野中,“民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 *同一文化的基础或基石。”[1](陈。中国民俗。P180)“民俗一旦在社会中形成,就成为一个具有自控性和自动化的独立系统,并以相对稳定性被陈翔殷继承。”[2](陈·中国民俗。P179)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定位“民俗”,我们可以从民俗传承的角度进行逆向考察。

一、“清明节”的演变

通常,研究者在谈到清明节的起源时,会重点讨论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关系。当然,寒食节是清明节演变和最终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仅仅停留在这里并不能完全把握清明节与中国节日传统的关系。因此,在讨论“清明节”的演变时,我们应该把目光投向更早的时刻,因为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清明”是由古代的“春俗”演变而来的。

在古代,人们认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秋天是万物成熟的季节,一年只有春天和秋天,人们称历史为“春秋”就可以证明。大部分原始历史都是编年史。人们用春秋来标记历史,与以一个春秋为一年的观念相对应。“我们远古的祖先在文明早期只隔了两拍——春秋。这是中国的始祖,以农耕为主,从自然气候和生产节奏中顿悟出来的。”[3](陈·中国民俗。P82)。那时,我们祖先的生活围绕着两个主要季节的划分。春天,微风和煦,万物复苏,人的心情也开朗起来。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先民们感受到了春天特有的气息。春天,生命开始的季节,他们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还形成了一套习俗,这就是古代的春俗。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春季习俗演变为一系列的节日习俗,“清明节”的形成与这种传承密切相关。

“清明作为一个节日,不同于纯节气。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和季节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一定的习俗和纪念意义。”[4](朱宇宏。中国民俗博览(第三卷)-节庆娱乐。P83)清明节起初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节前后是春耕开始的季节。同时,这段时间也是最喜欢春游的一天。但是,以后清明节除了春游,逐渐增加了祭祖的内容。要探讨这种演变是如何发生的,就要把话题转移到“寒食节”的讨论上来。

历史上虽然有很多关于寒食节的传说,但这些传说不一定是在寒食节之前。相反,很多传说是在寒食节形成后才逐渐形成和流传的。这些传说一方面为寒食节的节日内涵增添了新的东西,另一方面也给探索寒食节源头的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关于寒食节的起源,一个非常重要的说法是,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焚烧介子推而禁火。然而,许多学者不同意这种说法,有人认为介子推的故事是编造的,用来解释寒食节的起源。“介子推的原型是在古代的改火习俗中作为树精和古灵被烧死的人类”,“寒食是为了悼念在改火习俗中代表神而死的人。”[5](李良,张琳琳,Festival,P43)当然,这不是本文试图考察的内容,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些考证工作留给这方面的专家。这个寒食节在历史上经历了几次中断和连接。“比如曹操曾经禁止吃寒食的习俗,但隋朝却成为官方节日,日期定在冬季至日后105天,恰好离清明只有一两天。在元朝以前,清明只是寒食节的一天。元代以后,寒食禁火的习俗逐渐消亡。过节上坟的习俗经久不衰,‘清明’的名字不知不觉就取代了寒食。”[6](李良和张琳琳。节日。P45)然而“上坟”的习俗,从古至今并不普遍。“唐玄宗二十年(732年)徐师叔关于寒食上坟的圣旨说,“寒食上坟,无礼,从近代流传下来,已成风俗”,说明寒食的习俗(以及与之相连的清明节)其实与古代无关,是近代逐渐形成的。因为民间习俗大,国家和政府认可,寒食习俗进入新时代。[7](程强。智慧的民间精灵-民间文化与民间文学研究。P123)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祖先崇拜没有依据。”一国之大事,在于崇和荣”。在古代,祭祀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古代的国王、王子、医生等统治阶级需要祭拜祖先,普通百姓也希望得到祖先的保佑,悼念死者。而中国古代人的生死观往往具有“化”的内涵,死亡与生命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在词语的解释中有“鬼回”的说法。所以古人可能是从春天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中体会到了生死轮回的概念。这样,寒食(清明)习俗中演变出祭奠坟墓的内容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清明节”,围绕它形成了一批重要的民俗活动。考察清明节的演变,显然对我们今天更好地探索清明节传统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将在本文的第三部分讨论。

二、民俗传承的“变”与“不变”

“中国民俗的一大特点是它的简单和悠久的历史。一般的民俗往往历史悠久。一些知名的节日和习俗延续了一两千多年,这在世界上是比较少见的。”[8](陈·中国民俗。P94)同时,中国历来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交往频繁,同一民俗在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广泛流传。中国的传统民俗,在这么长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里传承下来,自然会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生各种变化。但在“变”的过程中,民俗有很强的“不变”成分,体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国民党时期主张“新生活运动”,试图废除旧历法,要求全国人民用阳历过年,但这一政策因违背民俗传承规律而被接受。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对联可以说明当时民众的心理,即:“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你花你年,我花我年。”可见,任何政策,如果违背了民俗传承的规律,都是很难实施的。即使是依靠政治强制暂时实施,一旦解除强制,只要有合适的土壤,被取缔的民俗就会“卷土重来”。

在“清明节”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上述情况。清明节作为国家传统节日,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的节日,也是徒步旅行、亲近自然、实现新生的节日。这是诗人杜甫在绝句中写的:“去河边踏青,回头见大旗。”这正是清明祭扫和踏青齐头并进的解释。唐高宗时期,朝廷认为人们扫墓后的嬉戏、聚会,把悲伤痛苦的日子变成了快乐的日子,“哀莫大于心死”,“无缘无故地哭着笑着”,所以圣旨禁止人们扫墓后高高兴兴地出门。但这一圣旨颁布后,不仅没有遏制清明踏青的民俗,反而有所强化。这样,唐玄宗年间,朝廷不得不再发圣旨解禁,但同时更严格地规定扫墓后不得就地吃喝。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只要有生存的土壤,特定的民俗就不会因为外力而轻易消失。

至于为什么清明节扫墓和踏青这种看似矛盾的习俗反而能够存在,我们可以看到有几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首先,由于“清明节”是由古代的“春俗”演变而来,“春游”是古代“春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人们在清明节前后出游就是对这一古老习俗的传承。更重要的是,清明前后,草木返青,万物产出,春光明媚,暖意融融。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的春游也应该符合“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让蛰伏了一个冬天的身心得到舒缓。由此可见,清明节春游的习俗隐含着民间传承的规律,即使在今天,这一规律仍在发挥作用。现在“有的学校有两三天的公休春假,一般改日还要去春游。”现在一般不规定春游的日期,总是在农历的三四月之间,但大部分还是选择传统的三月三。这种选择有意无意地迎合了传统节日的时间标准。春游实际上是从三月三的传统节日习俗演变而来的,三月三是从更古老的春秋习俗之一的春季习俗演变而来的。春游是古代春游习俗在今天的回响。”[9](陈·中国民俗。第82页)

当然,虽然民俗在传承过程中有着非常稳定的一面,但如前所述,由于时空跨度巨大,社会因素不断变化,民俗在传承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中国自古就有移风易俗的传统。杜甫曾经有过“尊君而从之,然后移风易俗”的理想。在王安石的《风俗》中,他认为“圣人”的重任在于“为民安利”,而安利的重任则在于“不在其中,而在适俗”。所以,移风易俗,人心转移,风俗兴亡,不可不慎。”[10](程强。聪明的民间精灵--民间文化与民间文学研究。P125)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民俗传承规律和民俗传统,并不意味着不能自觉改变民俗。相反,我国传统民俗中确实有很多糟粕,我们应该积极引导。比如清明节,传统上是私祭,因为在中国古代,国家形态是家族与国家的同构,历代政权大多提倡“以孝治天下”,所以私祭其实有利于国家的统一。这一点在今天并没有过时,但同时,“把清明节变成一个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的节日,纪念各个历史时期为人民牺牲的烈士,给旧的节日和习俗赋予新的内容,也是可取的。”程强。智慧的民间精灵-民间文化与民间文学研究。P125)

因此,从整体上看,民俗的传承是社会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可能由任何一方单方面决定民俗传承的发展方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充分尊重民俗传统,对民俗形成发展的因素进行全面考察,理清思路,尊重尊重,不合时宜的给予适当引导。

三、民俗传承中的人文内涵

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是“先民在特定生活环境中的精神体悟和文化表现,交织着宇宙生命和人类生命的戒律;它是区域民族文化生命周期的联结点,是民族文化生命——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是不同领域代代相传的群体思维原型和做事方式。它具有规范后续社会行为和启发思想的文化力量。在现实中,它通过有形的物化形式和无形的心灵表征,沟通了世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的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自我创造和再创造的文化密码,为人类的有序发展和现代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奠定了基石。”[12](陈。中国民俗。P176)这段话全面地指出了中国和全民族传统节日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上有很多旧观点,认为现代化就是创新,一切都是新的好的,传统的东西就应该抛弃。这种观点恰恰忽略了传统民俗与现代化的有机联系,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如何告别旧,而在于发现所谓的旧在新的环境中发挥着什么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促进新的发展。显然,在本文中不可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所以我打算把重点放在一个更小的范围内,即以上面引用的一段话作为引子来讨论民俗传承的一些文化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消费文化兴起并逐渐肆虐。在对经济发展的庸俗理解下,一切躺在发展和经济之外的东西都成了可有可无的话题,不言而喻,被定义为“下层文化”的民俗。厚重的传统文化、民间礼仪、传统节日都在冷漠中被遗忘,伴随着西方圣诞节、情人节气氛的逐渐浓郁,甚至影响到年轻人以外的中老年人。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社会习俗、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物品、手工艺品和文化遗址,它们被各种社区团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并在社区和群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加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13】(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手册)在我看来,被广泛引用的定义并不是关于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形式,而是关于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社区和群体提供了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加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对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不仅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个民俗文化大概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吧?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民族文化的尊严和国家的文化主权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构建新的民族感情、民族尊严和民族文化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本民族这些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传统民俗的发生和传承来看,传统民俗适应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以本文提到的清明踏青习俗为例。这一习俗的初衷是为了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使人们的生活节奏符合自然规律的变化。同样,人们在漫长的时空转换中选择了某些民俗,其初衷和真正意义在于,这些节日和习俗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更加向上、更加丰富多彩。“包括过年习俗在内的各种民俗的初衷和根本意图,其实都是为了调整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关系的关系。说到底就是调整每个人与自身以外的客观世界的关系,让生活更有保障,活得更好。”(程强。聪明的民间精灵--民间文化与民间文学研究。P123)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民俗传承的现实意义得到了凸显,民俗传承的文化内涵得到了更好的落实。或许,我们应该再问一句:什么是民俗?答案是:“民俗说到底就是‘民风’。”[14](陈。中国民俗。P29)

(全文约5800字)

参考书目:

[1]陈。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2]程强。聪明的民间精灵-民间文化与民间文学研究[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438+0。

[3]李良,张琳琳。节日[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0。

[4]朱宁红。中国民俗博览(第三卷)-节庆娱乐[Z]。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438+02。

[5]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手册[Z]。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