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佛教的四大魅力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范畴相比,佛教有哪些吸引中国人的特殊魅力?

回答这个问题学术上有风险,容易得罪很多传统文化派别。但我还是想从存在方式上说一些个人的粗浅看法。

佛教的第一个特殊魅力,在于它对世间生活的集中关注和深入分析。

其他理论也会关注生活,但往往不够专注和深入。没说几句就“失言”或者转移到其他他们认为更重要的问题上。他们始终认为,生活问题只有支撑其他问题才有价值,单独研究没有任何意义。

唯有佛教,永不转移,始终关注人的生老病死,探索摆脱人生苦难的途径。

那些被转移的问题,乍一看,浩浩荡荡,宏大无比,关系到王道国家,关系到血战,关系到家族的荣辱,关系到荣辱的魅力。但仔细想想,也不过是片面的历史,时空的横截面,生命的浮面,极有可能酝酿着他人和自己的痛苦,无常而稍纵即逝。佛教看透了这一切,所以把这些问题搁置起来,让它们慢慢冷却下来,引导人们关注生活,关注始终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人生话题。

正因为如此,就连一代儒生听到梵天的诵经声都会陷入沉思,就连士卒听到清晨的钟鼓声都会心碎,就连皇室贵族遇到名寺也会烧香行礼。佛教触及了他们的* * *同一问题,而且是一个他们都没有真正解决的* * *同一问题。这是它吸引人的第一个原因。

佛教的第二个特殊魅力在于其论证的迅速和彻底。

人生人生话题那么大,泛泛而谈不知会纠结多少投机的弯路,多少文字的泥淖。而佛教,干净利落,像水银泻地,清爽果断,没有任何浑浊。我一上来就断言人生苦。痛苦的原因是贪婪。贪婪的原因是无知。我们要消除苦,就要认识到一切都没有实体,都是因缘聚散,一切都在变化,生死在相继,连“我”都是一个幻象,不要白白执着。通过树立“无我”、“无常”的观念,抱着“慈、悲、乐、弃”的心,就能带领众生摆脱轮回,进入无极,达到涅槃。

佛教的第三个特殊魅力在于参与的实践规则。

你一听,我就明白我说的是戒律。佛教戒律很多,有些非常严格,会让人们不敢参与,但恰恰相反,戒律增加了佛教的吸引力。

佛教戒律,一步一步难,一步一步清。第一天,不一定对应佛教的最高境界,但只要我们先行动起来,就可以让修行者慢慢收拾心情,从戒律中安定下来,然后厌倦,逐渐萌发智慧。到这个时候,最高境界的纯粹可能就在眼前若隐若现了。佛教的“戒、定、智”表达了这个程序。

如果大部分受戒的信徒不一定能达到最高境界,那么他们已经在这个修炼过程中行进了,身边有同道师友,自然会产生集体归属感。

这是它的优越性,但在中国时期,一些教派过于依赖理解,而不是苦修,轻视戒律和规矩。当然也帮助了很多专家完成了精神上的飞跃,但也为更多未必真正开悟的信徒打开了过度便利的大门。相应的,唐代特别盛行的净土宗也显得“轻松”。这种势头积累起来之后,就出现了虚妄禅风的严重后果。这也从反面说明,佛教修行戒律还是很重要的,不能太聪明,不能太写意,不能太急躁。

这让我想起了弘毅大师。他从一个才华横溢的现代文化人入佛,选择禅宗或者净土宗都在情理之中,但最终选择了戒律严格的南山法门。我觉得这是他太聪明,太写意,太没有耐心,决心避开现代知识分子的错。这个选择让他真正成为了一代高僧。

当然,很多人一直亲近佛教,只是为了追求心灵的平静,自由和放松。实践中没有自律,另当别论。

佛教的第四个特殊魅力在于强大而感人的弘法队伍。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普通大众对佛教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僧人、法师、喇嘛、活佛的仪态、言行、着装礼仪获得的。一代又一代,僧袍的名字成为人们感知佛教的主要信号。他们的美德和善良也成为了人们理解他们信仰的直接模式。佛教从释迦牟尼开始就表现出明显的人格化特征,四面八方的僧人以无数的人格形象普及佛教思想。

在僧伽这样的群体内部,规定了一系列和谐的原则,如所谓的“戒和”、“见和”、“利和”、“身和”、“口和”、“意和”等“六和”;此外,一些自我审查制度和询价和融资制度有效地减少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加了整体的协同作用。

这样的僧伽队伍,即使投入世界上所有的精神文化组合,也是特别强大而持久的,而且因为其主要行为是劝善救苦,所以以感人的形象深受人民的欢迎。

佛教的上述四种特殊魅力,正是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存在方式上的弱点,成为其最终融入中国文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