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非常重视春节?
因为春节是中国千年的习俗,是中国人的根。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一天不仅是岁末年初的节点,而且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人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虽然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但在古代它不叫春节。
实际上是孙中山先生倡议把中国的新年称为春节,也就是说在1911中华民国成立后,春节正式成为中国新年的名称。
以前,“春节”经常被用来指春天开始的那一天。据说在古代,整个春天被称为春节。
众所周知,中国人过春节,西方人过圣诞节,这也是东西方历史文化渊源所致。我们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春天是万物复苏,开始播种的季节,一年的希望都在这个时候。
中国人一直认为自己深深扎根于脚下的土地,所以春天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炎黄子孙也敬畏天地神佛,但我们真正希望的是土地。即使我们对天地顶礼膜拜,也是祈求风调雨顺。这充分显示了中国人的文化精髓。
在古代,春节有不同的名称,如元旦,元月日,元首,除夕等。在清朝,它一般被称为新年。袁世凯称帝时,以公历为法定历法,称公历元旦。这个术语一直流传至今。
中国的历法从一开始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只是改了很多次,修改了很多次。目前我们知道的最早的记录是夏朝。当时人们已经把正月作为一年的开始,接近今天。
后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秦汉时期有了很大的变化。秦朝和汉初都以十月为一年的开始。
这里有一个误解。很多人看了这条消息,认为当时的人和我们的看法不一样,所以以十月为开始。
其实这是由于历法的不同,导致汉初沿用秦代的历法,秦代的历法一年只有十个月。这样一个月就是30多天,跨度比较大。上个月,基本上包括我们现在所说的第一个月。
所以秦汉时期的春节时节应该和我们今天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