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美育的三种方式-

美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阶段,而是对每个人的终身教育。美育的落地,要依靠“设计”的力量,从生命美学、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等方面为美育打好潜移默化的基础,重视设计在人的兴趣和培养中的作用,提供相应的设施和空间,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环境,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综上所述,可以从生命美学的创造、环境美学的创造和生态文明的保护三个方面来探索美育的实施路径。

通过“设计”让生活中的美与实用合二为一

美与实用的联系在于美的东西被有效利用,区别在于被有效利用的东西不一定美。目前,人类已经从农耕经济和工业经济步入了宏大的审美经济。这种新兴经济已经超越了产品的实用功能和以服务为重心的传统经济,具有越来越高的审美价值,逐渐渗透到我们的审美趣味、审美积淀和审美理想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美学。因此,美育的落地要从审美回归大众,从美中逐渐引入真,在创作中发现美与功利合一的人生智慧。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需要被发现的美好,都可以通过“设计”充分发掘。儿童教育节目《啊!在设计中,我们可以从“设计”的角度去欣赏日常生活中平凡事物的美和惊喜,通过基本的设计原理和多样化的视觉呈现来启迪孩子的思维和审美教育。比如小孩子喜欢喝的茶壶、酱油瓶、可乐瓶,为什么都是弯腰的?这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弧线变化,方便我们用手拿着拿起来,方便马上拿起来。一点点设计上的匠心也让器皿看起来更加柔和美观。用“设计”来感受创作的智慧,实现审美的积累,同时也在每一位观众心中种下了“未来设计思想的种子”。这个“种子”是审美和观察,是一种设计思维。只有懂得欣赏美的人才能创造更多的美。生命美学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工具,生命美学的创造也成为检验生命美育的试金石。

通过“设计”,环境中的美和文化中的美可以相互匹配。

在环境美学、建筑形态、城市基调、规划设计、城市治理等方面的创造。不仅受人们审美标准和审美素养的影响,而且反作用于人们的审美认知和文化积淀。无论是盛世长安的“千蝶门边吟花,万色绿树银台”的诗句,还是西湖的“天上荷叶无限蓝,阳光下荷花别样色”的六月诗句,这些诗句都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环境的美好,也能感受到作者以景抒情、以物造型的精神世界。所以美育的落地要从审美一步步回归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美好向往,去感受环境造就中美对比和文化的风土人情。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与物质生活的现代化同等重要。从物理空间环境到人文社会空间环境,都需要经过科学系统的设计和规划。除了“拆了修”的物质改造,也不能忽视“以美育人”的精神追求。近年来,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相继启动社会创新项目,打造“创新、创业、创造”的“美好生活”,通过“设计+技术”改造社区和乡村,实现社区和乡村建设“从乱到美、从美到智、从智到富”,最终实现* * *与繁荣。从“欣赏”中孕育出的创造力,不仅让城市和乡村走向美,也帮助城市居民和村民发现和留住美,“我属于这里”的认同感油然而生。当今,环境美学已成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阵地。环境美学的创造关系到社会美育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质量,关系到发展的人文内涵和人们的生活体验。

通过“设计”,生态文明和人类文明中的美可以适应自身的需要。

生态美学的核心任务是欣赏自然美,保护生态文明。与人工创造的物品相比,大自然的美并不是在形式上给人看的,而是真的蕴含着宇宙感、历史感和生命感。从季节的变化到生命的变化,万物都有自己的和谐与成功。因此,将生态美学引入美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在人类与自然的不断互动中,人类逐渐认识到,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弯路,人类文明才能延续。两千年前修建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因势利导,无坝引水,开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水利形式,催生了成都平原蜀文化的繁荣发展。其设计思路的背后,隐藏着灵活运用、随机应变的智慧和勇气。因此,美育的落地要从审美回归到人类越来越美好的* * *梦,实现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和谐与可持续。

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不仅为世界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冰雪盛宴,也向世界展示了一套绿色奥运的中国实践:推动能源结构改革,用张北的风点亮冬奥会的灯;通过“水冰转换”,将国家游泳中心打造成兼具游泳池和冰壶馆功能的场馆;以氢气为燃料实现火炬零碳排放...“绿色奥运”的中国计划围绕“零能源供应、绿色出行、清洁环境”的重点任务,在实践中牢固树立并切实践行“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生态理念,兑现人类对自然做出的“* * *构建地球生命同体”的承诺。生态美学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哲学命题,是孕育和滋养美育的生命摇篮,是从“人与自然和解”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在探索实施美育的道路上,积极发挥“设计”对美育的推动作用,用审美观察生活,用美育渗透生活,迈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作者梁存寿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副主编;罗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实施路径研究”[21AZD056]的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2年3月22日第9版。

作者:梁存寿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