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是什么做的?

年糕是用糯米粉做的。

年糕多由糯米粉制成,糯米是江南特产。在北方,首先推广的是糯米之类的粘粮(俗称黄米)。这种小米去壳粉,用水蒸熟后,呈黄色,粘粘的,甜甜的,是黄河流域人们庆祝丰收的美味佳肴。

明朝崇祯年间出版的《京师风光略》一文记载,当时的北京人会“正月初一吃小米饼,过年糕”。不难看出,“年糕”在北方是“粘饼”的谐音。

经验丰富的年糕师傅说,做好年糕最重要的是注意用水和用油。另外,糯米粉是否纯正也很重要。一般市场上买的糯米粉大多是和其他米粉混在一起的,吃起来不够软。

年糕要直接用糯米做,才能保证年糕的纯度和原味。做年糕很简单。年糕可以做成很多种口味,但都是在最基本的原味年糕的基础上,加上人们喜欢的其他材料,比如红枣。

年糕的历史传说

年糕又称粘糕,谐音“年年高”,蕴含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年糕一般都是用粘粒做的。北方有黄米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民族有糯米粑粑。?

吃年糕是汉族的习俗之一。年糕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据说是从苏州传过来的。它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

苏州是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首都。当时诸侯称霸,战乱连年。楚国大夫伍子胥去吴国为父报仇,打算借兵攻打楚国。吴王不同意,于是伍子胥杀了吴王,领兵攻打楚国都城,另立新的吴王登基,伍子胥也被封授了土地。

为了防止侵略,伍子胥率人修建了著名的阖闾城。城修好后,他对心腹说:“我死后,如果国家有难,人民挨饿,你可以在城门下挖几尺,找粮食。”不久,伍子胥被困,自杀身亡。越国趁机攻打吴国,战事不断,遍地饥馑。

危难之际,有人想起伍子胥生前的嘱托,于是偷偷拆掉城墙,挖开地面。原来,城基是用糯米做的砖块和石头砌成的,人们用它做了一种食物,帮助他们克服了困难。这种食物后来被称为年糕。后来到了腊月,人们用糯米做年糕祭祀伍子胥,同时也取了“一年一步登天”的吉祥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