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至日搓饺子的意义
我们常说,冬季的至日就是元旦,这与冬季至日的时间点有很大关系。每年的冬季至日非常接近阳历中太阳在北半球停留时间最短的一天。在天文学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上都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古代,冬季至日作为节日的级别高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周朝也把它当作元旦,后来改了,但也很重视,称为“亚洲年”,即地位仅次于“中国年”。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基本都在这个时候,可见大家不谋而合。到了汉朝,冬至日的地位又得到了提高。据《汉书》记载,在冬季的至日,有全国性的节日,烧香,吃狗肉(可怜的狗),边境关闭,军事待命,商业休息,亲戚朋友之间的相互访问,以及食物礼物。其隆重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在唐宋时期,皇帝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每个人自然都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直到元朝统治中国,冬季至日祭天的习俗才逐渐消失,但人们不敢忘记“冬季至日的习俗”。
因为冬季至日期间太阳停留时间最短,虽然停留时间逐日增加,但地面散发的热量大于太阳留下的热量,所以天气一天天变得非常寒冷,九冬之数从冬季至日开始。汤圆的热量比较大。无论是糖、糯米、猪油还是芝麻,都是高热量的食物。然而,由于冬季至日,人体需要补充大量的热量,特别是在过去物质短缺的时代,这根本算不了什么。当然,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适当关注热的问题。来自北方的冬季至日,猪和羊会在冬天被宰杀并储存在雪中。南方没那么冷,肉不能单独低温保存,会开始熏腊肉。当然,在广东沿海地区,由于冬天气温不算太低,腊肉保存不好,所以制作腊肉的习俗并不多。在北方,这一天有吃肉和吃饺子的习俗。有句话说“冬天至日不吃肉冻脚趾”。在冬季至日的这一天,人们并不害怕高热量,而是欢迎它。从冬天的至日,他们会为身体储备热量,以度过寒冷的冬天。
很多人倾向于把北方的元宵和南方的汤圆混在一起。其实两种方法不一样,味道也不一样。北方做元宵,先做馅,切成小块,放在筛子里。倒入干糯米粉,过筛,用糯米粉包裹馅料,然后蘸水继续筛滚,如此反复滚。汤圆有点像包饺子。先将糯米粉加水揉成团,用手拉一个小糯米团,挤成圆形。用勺子挑一点馅放在糯米片上,包好捏紧,然后揉成一团。因为元宵表面的粉是干的,两者结合不紧密,所以放在水里煮,汤就变浓了。因为元宵的皮是干的,只在煮的时候吸水,馅料煮的时候不容易吸水,所以馅料是干的。但汤圆的皮是湿的,彼此结合紧密。煮出来的汤很清亮,馅料吸水,含有大量水分。元宵在煮的过程中很容易碎,但是汤圆很少碎。所以元宵汤很甜很浓。两者的馅料不太一样,元宵多是糖和干果。经典的汤圆要用猪板油制作,揉好后会渗入黑芝麻粉,味道鲜美,糯糯的,软软的,热乎乎的。可以说元宵又粗又大,皮厚心实,口感粗糙。饺子洁白,软滑,嫩甜,口感细腻。
冬至至日《八闽同治兴化府风俗·冬至至日》上搓糯米球的由来载:“前期糯米为丸,日早,荐于祖考。”这是至日初冬“至日”、“搓丸子”、用成熟的“甜丸子”祭祖的民俗。
冬季至日的前一天晚上,被称为“冬季至日”。这天晚上,每个大厅里都点着红蜡烛,灯火如昼,寓意事业辉煌。在餐桌上,红橙被视为“果曰”(即红橙堆成小山,故名)。一根“三春”(即民间剪纸人用红纸剪下福禄寿的纸花)插在最上层的红橘子里,一双(十双)腰缠红纸条的筷子,加上生姜、板糖,全家洗脸,父母点上蜡烛和香,放鞭炮,开始“搓药丸”。你摩擦的“球”是白色的。如果你是新婚,你搓红球表示你的家庭会更加繁荣。这时,女子穿上了一件红色的衬衫,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孩子们笑着,天真无邪。大家围着大簸箕(俗称“笠弧”),孩子们坐在高凳上,“跃跃欲试”。家庭主妇加水将磨好的糯米粉(俗称“米祭”)揉成圆条,挑成大圆坯,再用手掌搓成桂圆仁大小的“丸子”。这是“冬季至日搓丸”。其中,最有趣的有:有的大人在捏元宝、聚宝盆;有的是捏小狗小猪,取“招财进宝”、“做狗做猪做宝”等俗语,意为“财源广进,六畜兴旺”。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小狗和小猪,欢呼着“爷爷在做狗”、“爸爸在做狗”、“妈妈奶奶在做猪!”全家人哄堂大笑。有的擦只有豆子大小的“喜鹊丸”(俗称“客鸟丸”)。孩子们老是蹭来蹭去,有的扁有的长,连他都觉得好笑。有些人把米祭放在眉毛和鼻子上,真是可笑又可爱。如果孩子把肉丸掉在地上,让孩子捡起来吹掉灰尘,否则以后会长丑。它的含义是从小教育孩子珍惜食物。“搓丸”后,把“丸子”放进“戴笠单间”,盖上盖子,放在炉子前过夜。
冬季至日的夜晚最长,孩子们喜欢吃丸子汤。睡不着的时候就吵着要妈妈在天亮前吃丸子汤。所以有“爱丸子汤,盼天亮前”的童谣。家庭主妇将“丸子”倒入锅中,加水加生姜和糖(生姜和糖可以祛寒,刺激食欲),做成甜、甜、粘、热的“甜丸子汤”。供奉给祖先后,全家共享。有必要在门框上贴上“丸子”来纪念“程门虎威”并保护家人的安全。还要在屋顶扔“(喂)喜鹊丸”(一般12丸,闰年13丸,表示一年中每个月平安)。喜鹊来争食,闹得沸沸扬扬,俗称“喜讯”,寓意五福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