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古诗词图片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经度15时,天朗气清。清明时节,大气清明,万物显灵,故名。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清明古诗图片。欢迎分享。
清明古诗图片1
清明古诗词图片2
清明古诗图片3
清明古诗图4
清明节的起源和传说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首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清明节一到,气温回升,正是春耕春种的好季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豆”的说法。农业谚语“植树不如清明”。后来,随着清明和寒食的日子临近,寒食是人们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和清明合二为一,寒食成为清明的别称,成为清明的一种习俗。清明那天,不放烟花,只吃冷食。
有一个关于冷食的传说:
据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为了让她的儿子继承王位,对王子下了毒手,申生被迫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天谴而流亡国外。在流亡期间,重耳遭受了屈辱。本来和他一起出去的朝臣,大部分都是陆续出去的。只有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跟着他。其中一个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昏了过去。为了救重耳,介子推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到中国,成为君主,也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上台后,除了介子推之外,对那些与他同甘共苦的朝臣提出了很多赏赐。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辩护。晋文公突然想起往事,感到内疚,立即派人要求介子推带朝廷受赏为官。然而,几趟下来,介子推不动了。晋文公不得不去讨好。然而,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手的房子时,他看到门是关着的。介子推不愿见他,早已背着母亲躲在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让他的御林军去搜绵山,但是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把火烧山放了,三面放火,留下一面,火烧起来介子自己就出来了。晋文公下令提升火烧山。没想到,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扑灭后,介子终究没有被推出来。上山一看,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看着介子推的尸体,哭了一会儿。然后把尸体埋了,发现介子推的后背被一个柳树洞堵住了,好像有东西。抽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件裙子,上面有一首血诗:
我希望你的主人永远是清楚的。
与其陪你当劝谏者,不如当个鬼不见。
如果你的主人心里有我,记得我经常自省。
我酒泉问心无愧,勤政清廉。
晋文公把血书藏在袖子里。然后介子推和他的母亲被埋在烧焦的柳树下。为了纪念介休,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为“介休山”,并在山上修建祠堂,将火烧山获释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告诉全国每年这一天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只吃冷食。
临走时,他砍了一段烧焦的柳树,在宫里做了一双木屐。他天天看着它,叹息道:“真可惜。”“第一步”是古代人的下属在上级或同级之间互相尊重的称呼,据说就是由此而来。
第二年,晋文公带领他的大臣们穿着便衣去远足,以表达敬意和哀悼。走到坟前,我看到死去的老柳树复活了,有成千上万的绿枝,在风中起舞。晋文公看着复活的老柳树,仿佛看到了介子推。他毕恭毕敬地走到他面前,慈爱地捏了一根树枝,编了一个圈,戴在头上。祭祀结束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并把它命名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经常随身带着一本血书作为纪念,鞭策自己掌权。他勤政清廉,努力把国家治理好。
从此晋国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对功勋卓著、不图富贵的介子推十分怀念。在他去世的那天,禁止燃放烟花来纪念他。也是用面粉和枣泥捏成燕子的形状,用柳树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个东西叫“推燕子”(也叫中介的推)。从此,寒食和清明成为全国人民的盛大节日。每当有冷食,人们都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人们只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如枣糕、麦糕等。南方多是绿球和糯米糖藕。每到清明节,人们就把柳条围成一个圈,把柳条枝放在屋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古诗赏析
哀悼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对不起,餐馆在哪里?牧童指着杏花村。
作品欣赏:
这一天是清明节。诗人小杜在旅途中碰巧淋了雨。清明,虽然是一个绿花烂漫、春光明媚的季节,但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时期,甚至有时会“大风连雨”。但是,这一天的毛毛雨是那种“像天空中清脆的雨声”的雨——这也是春雨的特点。这首《雨后》传达的是“凄冷欺花,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凄美境界
这首《此起彼伏》自然描写了春雨的意境;但不仅仅如此。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那就是它实际上描述了雨中旅行者的心情。
看下面这句话:“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离家旅行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中,“灵魂”主要指精神和情感上的东西。“断魂”是试图描述内心深处隐藏的感情,这种感情非常强烈,但没有明确地表达在外面。在古代习俗中,清明节是一个色彩丰富、富有情调的大节日。本来应该是一个家庭聚会,或者是一出戏,或者是一个坟墓。如今行人独行,心情悲凉,心中滋味复杂。偏偏又赶上了毛毛雨,春衫全湿,更添一层伤感。所以诗人用了“破碎的灵魂”这个词;不然下一点雨,就值“断魂”了。这难道不合理吗?这样,我们就可以回到“此起彼伏”这个词了。本来节日出游的人就已经有很多心事了。再加上他们分散在风雨中,在雨中行走,让他们的心情更加悲怆。所以他们纷纷描写春雨,但也可以描写情绪,甚至描写春雨,也就是描写情绪。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绝技,也是一种风景,其中情在景中,景即情。
前两句交代了场景,然后写一个行人这时想到的想法:去哪里找小旅馆。事情很明确:找个小旅馆,休息一下避雨,然后喝三杯,解除春寒料峭的人的寒冷,温暖被雨水打湿的衣服,最重要的是,可以放松自己的忧虑。所以,找人问路吧。
你向谁问路了?诗人第三句没告诉我们,精彩的在第四句:“牧童指向杏花村”。从语法上来说,“牧童”是这句话的主语,但也是上一句“对不起”的宾语——它补充了上一句问答的两面。牧童回答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把“行动”作为回答,比回答更生动有力。我们看了话剧《小牛郎》。当有人向牧童问路时,他用手一指说:“请跟着我的手走!”就是把答案和行动连接起来——也就是把“音乐”和“画面”连接起来,两者都让观者同时享受美;如今,诗人的手法更简单、更高超:他只给了读者“画面”,省略了“音乐”——不,不如说它包含了“音乐”。读者在欣赏方式的美好“画面”的同时,也听到了答案的“音乐”。
“么”字面意思是远。然而,这个意义在这里无法观察到。这一指已经让我们觉得仿佛看到了红杏的尽头,分明挑出了一道酒帘——“酒望”。如果真的很远,很难有艺术上的联系。如果真的在眼前,那就失去了无穷的趣味:美就在不远处。《红楼梦》中的大观园里,有一个地方,被景子命名为“杏帘在望”,“在望”的表述就来源于这段经历,对杜朗的那句话来说,只是一个注脚。“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正的村名,也不一定是指餐馆。只需要说明一下,指向这个杏花深处的美丽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有个小旅馆等着接待雨中漫步的客人。
诗中只写“指向杏花村”然后戛然而止,再无一字。剩下的,行人听到消息是如何的高兴,如何的上前一步,如何的兴奋的找到酒店,如何的得到避雨和悲伤的满足和满足...,这些,诗人可以“不管”。他把这一切都留给了读者的想象力,这为读者打开了比诗中的中文词语所展示的广阔得多的想象空间。这就是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首小诗,没有任何艰涩的词语和典故,用非常通俗的语言写成,没有管理的痕迹。音节非常和谐完整,场景非常清新生动,境界优美有趣。诗歌在风格上也是自然的,而且是按顺序写的。第一句解释场景、环境、气氛,是“上”;第二句是“成”,描写了人物,表现了他们悲伤迷茫的心态。第三句是“转”,但也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态;而这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了整篇文章的亮点——“他”。在艺术上,这是一种由低到高,逐渐上升,高潮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不是一览无遗,而是耐人寻味的回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闪光点,值得学习和继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