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五俗。(比如春节,端午节...)

腊月三十——除夕/贴大门/贴春联/守年/吃年夜饭/压岁钱/祭祖/送财神【春节习俗】

除夕

除夕是指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正月初一)相连。“除夕夜”里的“除”字是“去;容易;“交替”的意思是除夕是“月穷旧岁尽”的意思。人要革除旧部,革除旧年,来年意味着获得新的一年。这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夜。所以这期间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去旧换新,消灾祈福。

周秦时期每年岁末都要在宫中举行“大傩”仪式,击鼓驱逐疫鬼,称为“充军”,后来把除夕的前一天称为“小驱魔”。除夕是大年三十,也就是大年三十。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元宵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民间节日。正月是农历的第一个月。古人称之为“晓”,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正月十五叫元宵节。也被称为农历正月,元宵节或元宵节,它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全国各地过元宵节的习俗各不相同,其中吃元宵、赏灯、舞龙舞狮是几个重要的民俗。

在汉文帝统治时期,正月十五被命名为元宵节。汉武帝时期,“太乙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万物的神。司马迁在创制《太初历法》时,就已经把元宵节认定为一种厚重的元宵食品——元宵。

大节日。另一种说法是,元宵节燃灯的习俗源于道教的“三元论”;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十月十五是夏媛节。掌管上、中、下三要素的官分别是天、地、人,天官高兴,元宵节要点灯。

元宵节的节日和习俗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延伸和扩大。就节日的长短而言,汉代只有一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在明朝,从八月初八开始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晚上,一共十天。与春节相连,白天是城市,热闹非凡,晚上灯火通明,蔚为壮观。尤其是精致多彩的灯光,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到了清代,更有舞龙、舞狮、旱船、踩高跷、跳秧歌等“百戏”,但节期缩短为四至五天。

上元意味着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上元节的起源在《杂记》中记载为岁,是道教的刻板印象。道教曾称每年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夏媛节,合称“三元节”。汉末道教重要派别五斗米道所崇拜的神是天官、地官、水官。他们说天佑百姓,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他们用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生于正月十五,中原地官生于七月十五,夏媛水官生于十月十五。这样,正月十五就叫做上元节。南宋时,吴在梦中说:“正月十五,是上元天佑百姓之日。”都说天公保佑百姓,地方官赎罪,但元宵节习俗的真正动因是它处于一个新的时间点,人们充分利用这个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对生活的祝愿。

清明节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和春末之交,也就是立冬至日后106天。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之用,时万物清净明,盖时万物清净明,故名。”清明一到,气温回升,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瓜果豆种”的说法。清明节是祭拜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是扫墓。2006年5月20日,这个民间节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太阳达到15度时,为清明节齐。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节气。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的天气气候特点有关。

西汉《淮南子》;天文训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清明风将至。”“清明风”是一种清爽、清澈的风。《我在100个问题的时候》说,“万物此时生长,干净明亮。所以叫清明。

《二十四节气》说:“三月节,...这时候一切都干净明朗了。”所以“清明”就是冰雪消融,草木葱茏,天气晴朗,万物欣欣向荣。“柳满绿丝烟,画清二月天”“节气清桃李笑”“雨后郊区原草木柔”等名句,都是对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述。

虽然清明作为一个节日,只是在唐代才形成,但清明节气作为一种时间顺序的象征,早已为古人所知,在汉代也有明确的记载。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既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祖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也是远足、亲近自然、鞭策新生的春季仪式。”

作为清明节的重要节日,祭祀、踏青等习俗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代人对自然的认识有关。在中国,冷餐后的新火重生是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它揭示了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活和新循环的开始。后来有了“感恩”意识,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恩。寒食忌食寒食墓,清明带新火出游。在唐代以前,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两个连续的不同主题的节日。前者哀悼过去,后者寻求新生。一阴一阳,一口气终身,两者关系密切。禁火生火,祭祀死者是为了保命。这就是寒食和清明的内在文化联系。在唐玄宗统治时期,朝廷通过法令将清明节前的寒食节扫墓的民俗固定下来。因为寒食和清明在时间上联系紧密,寒食节的习俗很早就和清明联系在一起,扫墓也从寒食推迟到清明。

自宋、唐以来,寒食与清明并列放假,不同年份有四至七天假期。宋代是一个生活日益城市化,民俗向娱乐化方向发展的时代。为了能让人们在清明节扫墓、踏青,特别规定国子监放假三天,武馆放假一天。《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时的清明节。

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二为一,清明把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放在其名下。与此同时,清明节也融入了"上思节春游"的节日习俗。明清以后,上巳节退出了节日体系,寒食节基本销声匿迹。春天只剩一个清明节了。与其他传统节日不同,清明节是一个结合了“节气”和“节俗”的综合性节日。清明节就节气而言,刚过春分。此时,天气更加温暖,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人们去远足,亲近自然,可以说是顺应了天气,有助于吸收大自然的纯阳,驱散压抑的情绪,有益于身心健康。“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节的综合和升华,清明节习俗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作为一个节日,不同于纯节气。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和季节顺序的象征,而节日则包含一定的习俗和活动,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扫墓的节日。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大多数汉族人和一些少数民族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习俗,扫墓时,人们要带着食物、酒、水果、纸钱等物品到墓地,给亲人的坟墓献上食物,然后将纸钱焚烧,为坟墓培植新土,折几根绿树枝插在坟前,然后磕头拜拜,最后吃喝完毕,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问当地人哪里买酒省心?牧童指着杏花村。”写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和悼念死去亲人的习俗仍然很流行。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慢跑、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习俗和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冷食冷餐对人的伤害,我们都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所以,这个节日是一个有特色的节日,既有悲伤的泪水去扫墓,也有踏青的欢笑。

中国有25个民族都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基本主题都是扫墓祭祖,郊游踏青。受汉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有清明节的习俗。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荡,就是拉皮绳,动。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它最初被称为钱球,后来为了避免禁忌,它被改成了秋千。在古代,秋千是用树枝做的,并用丝带系住。后来逐渐发展成两根绳子,脚踏的秋千。打秋千不仅能增进健康,还能培养勇气,深受人们特别是孩子的喜爱。

踢球

弓是一种橡皮球,球皮是皮革做的,球里塞的是羊毛。蹴鞠就是用脚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流行的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的目的是训练武士。

春游

也叫春游。古称探春、荀春。三月晴空,春回大地,大自然处处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的好时节。我国人民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清明节去散步的习惯。

植树

清明节前后,春光明媚,春光灿烂,春雨纷飞。种植的苗木成活率高,生长快。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些人甚至称清明节为植树节。植树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节最喜欢的活动。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不仅在白天穿上它,晚上也穿上它。晚上在风筝下或稳风拉线上挂一串彩色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称为“神灯”。以前有人把风筝放在蓝天上,然后剪断线,让微风把它们送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可以消除疾病和灾难,给自己带来好运。

端午节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节、五月节、五月节、艾节、端午节、午节、夏节、蒲节。它原本是夏季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投江自尽,成为纪念屈原(吴国忠臣伍子胥纪念日)的节日,属于春节和中秋节。

产地: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在汨罗江自杀了。有些说法与吴国大夫伍子胥有关,而与屈原无关。

《荆楚纪年》是南朝梁肖时期宗谷所著的一部介绍中国古代荆楚地区季节和风景故事的书。书中第30节记载:“按五月五日,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处,故令舟救之...韩丹春、曹娥在云上题碑,五月五日迎吴郡...也是吴栋的风俗,是子虚的事,不是屈平的事。”人们认为东吴的端午节赛龙舟是为了迎接当时被奉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至于粽子,当地有记载:“下午以粽子服吴大夫者,非屈原也。”

端午节的许多民间习俗在屈原和伍子胥之前就已流传,其中有许多驱除瘟疫和避免流行的成分。因此,有人推测端午节源于避邪日(即农历五月,因盛夏瘟疫流行而得名)的禁忌。

另一种说法,学者闻一多指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赛跑和吃粽子——都与龙有关(见闻一多《神话与诗歌》中的“端午考”),这可能是祭祀图腾的习俗。相传古代中国南方(今江浙一带)的吴越人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举行图腾祭祀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把食物包在叶子里或者放在竹筒里,然后扔进河里。后来,他们也在这一天乘独木舟拜访亲戚和朋友。高兴的时候就即兴举行独木舟比赛,逐渐演变成今天庆祝端午节的习俗。

1939年,抗日战争烽火燃烧之时,重庆市文艺界抗敌协会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是约定每年端午节屈原逝世之日为诗人节。

名称来源:

“段”字有“初”的意思,所以“段五”就是“第五天”。根据历法,五月是“午”月,于是“端午”就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节”。《燕京年谱》记载:“五月初五为五月初五,字之音译也盖。”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节。这是秋天的中间,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在中国的农历中,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节又分为孟、中、吉三个部分,所以中秋节也叫中秋节。8月15日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更亮,因此也被称为“月夜”和“八月节”。在这一夜,人们仰望天上如玉的明月,自然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机会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像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它发展缓慢。古代皇帝有一套祭祀制度,春天祭祀太阳,秋天祭祀月亮。早在李周,“中秋节”一词就有了记录。后来贵族学者纷纷效仿。在中秋节期间,他们观看并崇拜天上又亮又圆的月亮,表达他们的感情。这种习俗流传到民间,形成了一种传统活动。直到唐代,人们更加重视这种祭月习俗,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太宗》记录了8月15日的中秋节,这在宋代很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