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岁差?

岁差是地轴绕着穿过地球中心并垂直于黄道平面的轴的缓慢圆锥运动。周期为26000年,是太阳、月亮等行星对地球赤道隆起的引力造成的。于是,春分逐渐西移。分点(岁差)就是年,岁差就是年差,也就是恒星年和回归年的时间差。总的来说,众所周知,地球类似于一个陀螺,绕轴旋转。陀螺旋转时不一定完全平行于地面旋转。所以陀螺两边重力不平衡,抖动甚至停止。地球也是如此,造成了“岁差”。岁差是地球自转轴的岁差引起的春分位移现象。在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下,地球自转轴的空间方向并不固定,而是围绕一条穿过地球中心并垂直于黄道面的轴缓慢而连续地运动,顺时针(从北半球看)旋转约25800年,描绘出一个圆锥面。这个圆锥面的顶角等于黄色和红色的交角(23.5° 26 ' 21”)。于是天极在天球上围绕黄极描绘了一个半径为23.5的小圆,这也使得春分每25800年沿黄道以与太阳每年视运动相反的方向自转一周,每年向西移动约50.3”。这种由太阳和月亮引起的地轴的长期岁差(或称岁差)称为日月岁差。此外,在行星引力作用下,地球轨道平面不断改变位置,不仅改变了黄道角,还使春分点产生了沿赤道的微小位移,与日月岁差方向相反。这种效应被称为行星岁差。行星年龄差使春分点每年沿赤道东移约0.13 ″。日月岁差和行星岁差的共同作用改变了天体的坐标,如赤经和赤纬,一年内的变化称为岁差。另外,根据广义相对论,旋转物体的旋转轴会在空间产生相对论进动,这种进动称为测地进动。地球的大地岁差为1.98″/世纪,方向为逆时针。地球赤道与其轨道“黄道”并不重合,它们平面的交点就是春分点和春分点。太阳从春分点回到春分点的时间称为回归年,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称为恒星年。回归年比恒星年短20分钟左右,这是地球运动时由于其他天体的引力导致地轴周期性变化造成的。由于岁差,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天极的位置在恒星中不断变化。现在北天极是北极星,而根据中国古籍记载,公元4600年前的“北极星”是天龙星的右枢星。14000年后,织女星将是当时的“北极星”。因为岁差,同一颗星的位置随时间变化。公元前150年左右,古希腊天文学家、西方古代天文学的创始人希帕克斯(hipparchus)通过将自己的星表与前人的星表进行比较,发现了岁差。公元330年,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于独立发现岁差,并精确测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