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他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的补充历法,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早在春秋时期,就定义了四个节气,即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邓萍撰写的《太初历》正式在历法中设定了二十四节气,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最初产生于黄河流域,具体反映了黄河流域农业活动与气候的关系。但由于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农时,便于人们分阶段掌握农业活动,所以流传于全国各地。在应用二十四节气的过程中,全国各地的农民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安排自己的农业,丰富和充实了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使之在各地区因地制宜地灵活应用。

二十四节气被大众普遍接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影响。一些节气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成为人们固定的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长夏、冬季至日都融入节日气氛,夏季至日、夏季至日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至于民间有“冬季至日饺子、夏季至日面条”、“符头饺子、贰负面、三福煎饼鸡蛋”之说。

二十四节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传统生产工具、家用器皿、手工艺品、绘画等艺术品,以及与节日密切相关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俗。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体现,在农业历史文化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同时,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的养生保健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体生物钟的运行,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和气血的运行都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密切相关。人们对二十四节气和养生保健研究了几千年,积累了丰富的养生保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