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起源是什么?少于200字
清明节齐
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按照阳历,每年的4月4日到6日之间。古人非常重视这个节气。作为一个节气,清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树枯的冬天过去了,天气晴朗,花长,柳绿粉,故称清明。首先,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一句农业谚语说,“清明节前后,点瓜种豆”,“清明节与谷雨息息相关,春耕不必延浸种”。清明一到,气温回升,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播种的好季节。“清明”二字引自《三历》宋陈梁元《岁时广记》:“清明,谓事清净。”春天真的来了。清明节前后,经常是细雨蒙蒙,寒风凛冽。这个时候,风吹雨打都是人喜欢的。所谓“衣湿杏花雨,吹脸不冷。”农村特别重视清明雨,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一场雨,胜过一个读书人的成功”。把清明雨看得如此重要,表明农民是多么渴望春雨。
其次,清明也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唐代诗人杜牧有诗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问当地人哪里买酒省心?牧童指着杏花村。”写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和寒食节的由来
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清明流行于周代,自古以来人们就在清明节留下了许多习俗。寒食节是。古诗说,“清明前禁火”。清明节前禁火的习俗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为了让她的儿子继承王位,的妃子密谋杀害王子,申生被迫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天谴而流亡国外。在流亡期间,重耳遭受了屈辱。本来和他一起出去的朝臣,大部分都是陆续出去的。只有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跟着他。其中一个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昏了过去。为了救重耳,介子推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到中国,成为君主,也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相传晋文公上台后,大大赏赐了与他同甘共苦的朝臣,介子推除外。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辩护。晋文公突然想起往事,感到内疚,立即派人要求介子推带朝廷受赏为官。然而,几趟下来,介子推不动了。晋文公不得不去讨好。然而,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手的房子时,他看到门是关着的。介子推不愿见他,早已背着母亲躲在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让他的御林军去搜绵山,但是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把火烧山放了,三面放火,留下一面,火烧起来介子自己就出来了。晋文公下令提升火烧山。没想到,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扑灭后,介子终究没有被推出来。上山一看,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看着介子推的尸体,哭了一会儿。然后把尸体埋了,发现介子推的后背被一个柳树洞堵住了,好像有东西。抽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件裙子,上面有一首血诗:
我希望你的主人永远是清楚的。
与其陪你当劝谏者,不如当个鬼不见。
如果你的主人心里有我,记得我经常自省。
我酒泉问心无愧,勤政清廉。
晋文公把血书藏在袖子里。然后介子推和他的母亲被埋在烧焦的柳树下。为了纪念介休,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为“介休山”,并在山上修建祠堂,将火烧山获释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告诉全国每年这一天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只吃冷食。临走时,他砍了一段烧焦的柳树,在宫里做了一双木屐。他天天看着它,叹息道:“真可惜。”“第一步”是古代人的下属在上级或同级之间互相尊重的称呼,据说就是由此而来。
第二年,晋文公带领他的大臣们穿着便衣去远足,以表达敬意和哀悼。走到坟前,我看到死去的老柳树复活了,有成千上万的绿枝,在风中起舞。晋文公看着复活的老柳树,仿佛看到了介子推。他毕恭毕敬地走到他面前,慈爱地捏了一根树枝,编了一个圈,戴在头上。祭祀结束后,晋文公将复活的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并将这一天命名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经常随身带着一本血书作为纪念,鞭策自己掌权。他勤政清廉,努力把国家治理好。
晋国人民从此得以安居乐业,对弥足珍贵的介子推十分怀念。在他去世的那天,禁止燃放烟花来纪念他。也是用面粉和枣泥捏成燕子的形状,用柳树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个东西叫“推燕子”(也叫中介的推)。从此,寒食和清明成为全国人民的盛大节日。每当有冷食,人们都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人们只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如枣糕、麦糕等。南方多是绿球和糯米糖藕。每到清明节,人们就把柳条围成一个圈,把柳条枝放在屋前屋后,以示怀念。
事实上,寒食节的习俗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李周》一书记载了晚春禁火的情况。
寒食节的解推传说和端午节的屈原传说是一样的,表现了华夏子孙尊敬祖先的民族心态。
插柳的习俗
据说插柳的习俗也是为了纪念农耕始祖神农教百姓耕种庄稼。在一些地方,人们把柳枝放在屋檐下预报天气。有句古话叫“柳枝青青,细雨霏霏;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说法。黄巢时期规定“清明为期,刘岱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逐渐被淘汰,只盛行插柳。柳树的生命力很强,俗话说:“有心栽花,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在土里就活,插在哪儿就活在哪儿,年复一年地插下去,到处都变得阴沉沉的。
清明节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把清明节、七月三十日、十月初一作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求援的时候。为了防止鬼魂的骚扰和迫害,人们放上柳树,戴上柳树。柳树在人们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受佛教影响,人们认为柳树能驱鬼,并称之为“鬼树”。观音用柳枝蘸水帮助众生。北魏的贾思勰在《齐·姚敏书》中说:“拿一根柳枝,放在房子上,百鬼不入屋。”清明节是一个鬼节。柳条发芽之际,人们自然插柳穿柳辟邪。
汉族有“折柳送别”的习俗:灞桥在长安东,渡水为桥,汉族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李白有句话:“年年柳落,零陵伤身。”古时长安灞桥两侧,堤长十里,一步一柳。许多从长安东走的人来到这里送别亲人,折柳枝送别亲人,因为“柳”与“留”谐音,以示挽留之意。这种风俗起源于《诗经·潇雅·蔡威》中说:“昔我不在,柳依依。”送一株柳树作为临别礼物,表达如胶似漆、不忍分离、依依不舍的感情。柳树是春天的象征。春日摇曳的杨柳,总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折柳送别》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把杨柳锯掉,互送,也是表示亲人如柳枝离故乡。我希望他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能够很快生根发芽,仿佛柳枝可以到处生长。是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里也有很多关于折柳送人的提法。唐代权德舆的诗:“赠我新知”,宋代的诗:“路那边没有绿柳,不要愁”,明代郭的诗:“老了送人,城边柳尽折。”清代陈维崧词:“留几个边关?要打折。”人们看到柳树不仅会感到悲伤,听到《折柳》这首歌也会触动心情。李白《春夜洛杉矶闻笛》:“每个人都经不起故乡的思念。”其实柳可以有很多象征意义,古人赋予了柳各种感情,所以借柳寄感情也在情理之中。
清明前几天?有几个版本。据南朝梁宗谷《荆楚纪年》记载,至日入冬后105天称为寒食节,恰好是清明节的前两天。唐代元稹诗中说“第一次吃冷食是160”。他认为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清明节和冬天的至日本身有一天的区别。因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差不多,而古人寒食的活动往往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没有严格的区分。
清明节前后有许多传统习俗和活动。如寒食生火、清明节扫墓、徒步、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这些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演变而发生了变化。一些习俗被取消了,而另一些仍然被保留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清明扫墓
清明节扫墓历史悠久,盛行于唐代。《梦梁璐》记载:古时候,在清明节这一天,“官员、学者都到郊外去保坟。”祭祖、扫墓、扫墓是对祖先的尊重和孝敬。据《旧唐书》记载:“寒食去墓,礼去无字,是近代之俗。为士家上坟是应该的,应该编成五礼,永远是套路。”为什么要清明扫墓?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植物发芽了。人们想到先人的坟墓,狐狸兔子是不是穿洞,会不会因为雨季而坍塌,要亲自去看看。一方面给坟墓加土除草;同时供奉祭品,烧些纸钱,或者在树枝上挂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示对逝者的缅怀。有一首唐诗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南北丘墓田多,清明互扫;纸灰飞白蝶,泪染红杜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