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民俗
历史上晋江的华侨很多,他们都有“寻根”的愿望,就是希望死在家乡,埋骨而归。但事实上,死在外地的华侨也时有出现。毕竟能把棺材运回老家的人不多,大部分都葬在国外。为了让亲人回归故里,家人往往要在适当的时候请道士做一个“道法”,在沙滩上放一只纸船(现在也有纸车、纸飞机),玩诵经哭,将逝者的灵魂引入祠堂,俗称“引水魂”。虽然这是一种迷信,不应该提倡,但这是生者对死在异国他乡的亲人深深悲痛的真实表达。
2.谈论隐语和行话
在过去,民间有一些行话和“俚语”。有些行话与旧社会的迷信思想和旧习俗有关,有些行话是外人知道的秘密语言。
在与迷信习俗有关的行话中,航海家和渔夫是最先被提升的。时至今日,深圳、南沙岗、围头等沿海地区的渔民、水手甚至家人仍在继续使用,也可以称之为迷信成语。试着简单描述一下:吃鱼的时候,万不得已要翻的时候,不要说“翻”而要说“转”至于鱼骨,不用鱼骨,据说鱼凉。
当有人上船参观时,他说“前进”而不是“慢行”(因为船夫怕船走慢),而“前进”的意思是顺风行驶。
渔民或船员不说“死”。有的人死了就说“老了”、“前世”或者“前世”,包括动物和大鱼。
海上有死人,就叫“客人”、“领导”或“好兄弟”。把船上的东西打翻叫“打”,把东西撞倒叫“妨碍”。总之,避免说死、慢、摔、翻等不吉利的话。
商业术语,主要是数字。业内人士有时会讨论价格,使用行话,不让外人知道。比如天、天、水、口、水代表数字一、二、三、四、五,其余类推。
肩挑的小贩和一些卖苦力的劳动者也有行话,如“夹”为两个,“川仔”为三个,“口仔”为四个,“堆塘”为五个,“瓜仔”为七个,“梅”为八个等。,主要用于谈论或讨论工资,以免让外人知道。
除了上面提到的行话,旧时晋江还有一些“黑话”。比如“演歪了”就是戏曲人员的专用暗语。乞讨食物是乞丐的专用行话。说这些暗语的时候,俗称“打落俗套”、“拍落俗套”。
当时社会上流行两种“怪话”。一种是用语言来颠倒,如“酒”为“刘真”,颠倒过来就是“刘真刘臻酒”。像“苦”为“卢肯”,反过来就是“卢肯卢肯”。这种反向陈述的暗语全是方言,不可能用文字写出来。所以虽然作者在那个年代知道如何使用这种语言,但是很难写出来。
据估计,这种戏仿的形式是由于银辉诙谐词语的流行,一些知识分子从中受到启发,创造了这种隐语。
这种暗语看似很难,但一旦掌握了窍门,就能熟练运用,所以当时很流行。
还有一种隐语,采用音韵相近的后缀式陈述,如“去”为“思”;来,说“来西”,等等,就比较简单了。这里还有一种连续后缀的隐语,即在一个字后加上两个相近的音,如“穷”为“穷凉省”,“大”为“大俗人”等。这个暗语说起来很繁琐,只能偶尔用。
3.娶一只公鸡
所谓“嫁鸡”,就是华侨不能按照订婚日期回家举行婚礼,只好借一只公鸡做新郎,在自己的洞房里点蜡烛。程序是把公鸡绑在床下,然后新郎会把新娘领进新娘的房间,说几句吉祥的话,这才算结婚。这是晋江侨乡以婚礼形式出现的一种特殊仪式,也是一种俗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新婚的习俗已经消失。目前婚礼仪式除了一般形式外,还采用国外的方式,即举行旅行结婚,去外地、港澳甚至海外度蜜月。这是对旧婚礼的一种冲击,也是一种创新。
4、古代舞龙的历史
晋江的侨乡大石,每逢逢神、元宵节或其他盛大庆典,都会有大型的制龙节目。
舞龙,俗称“龙舞”,只是与“狮”相对应的名称。“狮子队”和“龙队”经常参加迎接神灵的庆祝活动或游行。前者以表演武术为主,使人感到威武有力,后者是舞蹈与拳击相结合的综合娱乐,刚柔并济,婀娜多姿,深受群众喜爱。
过去,晋江的各大乡镇,如安海、石狮、永宁、深沪、丫口、金井,甚至人口众多的自然村,都会成立龙队,以适应元宵节和世界各地的节日。比如解放前,安海龙山寺的观音去浙江南海普陀山祭祖,有几个龙队,狮子队。至于去石狮镇神,去白沙镇江宫的刘星府,去金井南沙岗的著名寺庙镇海宫进香、求火、祭祖,其浩浩荡荡的队伍中必有龙狮迎神。
舞龙有很多种形式。一般的“布龙”是用一根铅线绑起来的威武雄壮的龙头。龙口可以开合,也有血红色的舌头。圆圆的“大龙眼”和威严的龙角,戴上木柄,让舞者可以牵着手跳舞。龙身用一根铅丝绑成中空的圆柱体,中间还绑了一个木柄用于搬运。龙身上有十几个结,最后还有一条翘得高高的龙尾巴,裹在绘有龙麟的厚布里。这就是常见的“布龙”。如果龙的身体里能点燃蜡烛,那么晚上跳舞的人就叫“火龙”。现在,电池已经被用来点亮小电珠,两个“龙眼”也使用高亮度的电珠,这使得这条“火龙”非常现代,也更具吸引力。
除了上述的“布龙”和“火龙”之外,还有蝴蝶形状的龙身捆绑在一起,连成一条特殊的“百叶龙”。另一种是整个龙身充满点燃的熏香,夜间起舞,犹如火龙翻滚,散发出阵阵清香。这是一条非常独特的“香龙”。这个龙工艺比较复杂,所以用的比较少。
除此之外,还有相对简陋和即兴创作的龙来满足一时之需。同样规格的木凳有十几条,一条用龙头和龙尾拼凑起来的“木龙”,一条用稻草临时绑起来的“草龙”。
“侬”字大约在唐代就有了,并广泛应用于戏曲中,如《长恨歌》、《苗泽侬》等。晋江自古被称为“造龙”而非“舞龙”。这一习俗始于唐代,随中原移民来到晋江,一直流传至今。
我希望它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