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形成的?

节气是指二十四节气和气候,是中国古代为指导农耕而制定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需要对太阳的运行有严格的认识,农耕完全是根据太阳来进行的。因此,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被添加到日历中,作为确定闰月的标准。

历史渊源

中国古代用土规测量日晷,将最长的日影定义为“至日”(又称小满至日、长至日、冬至日之日),最短的日影为“短至日”(又称短至日、夏至日)。春秋两季有一天昼夜长短相同,定为“春分”和“秋分”。商朝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发展到八个,到了秦汉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邓萍撰写的《太初历》正式在历中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并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练,史记?《太史公序》中也提到了阴阳、四时、八地、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时期,罗将节气编入历,规定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的上一个月。

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对应着太阳在黄道上每移动15所到达的某个位置。二十四节气分为12节气和12节气,一一对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每年的视运动,因此它们的日期在公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节气在6日,下半年节气在8日,节气在23日,两者相差1?第二。

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是以河南为基准的。中国的农历是阴阳合历,是以太阳和月亮的运动为基础的,所以加上二十四节气可以更好的反映太阳运动的周期。

二十四节气是:立春、下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长夏、小满、芒种、夏至日、小暑、立秋、初暑、白露、秋分、寒露、初霜、立冬、小雪、大雪、冬至日、小寒、大寒。

2016 165438+10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