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确定二十四节气的?
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中确实有固定的位置。所谓阳历,就是以太阳和地球的相对位置作为划分日期的标准。
但农历是阴历,也就是说,阴历还考虑到了太阳的位置。民间农历有两层意思,一是口头上指农历;另一种是仅根据月球和地球的相对位置来划分日期的历法。
简而言之,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作为农历的体现。
特定计算方法
古代有几种划分节气的方法:比如3000年左右。一种方法是在天黑后不久的黄昏观看北斗七星,并在斗柄方向设定节气。斗柄指向东方为春分,指向南方为夏季至日,指向西方为秋分,指向北方为冬季至日。还有一种画法,就是黄昏时看天顶是什么星座。比如天顶凌日的黄昏,凌日七天左右的星在古书中称为“火”,即“心宿二”,即夏天已经到来;此外,在黄昏时,如果你看到的星座是昴宿星,也就是天文学上金牛座的昴宿星团,那就是冬季至日。第三种画法是用土规测量日影,即站在杆子上看影子的长度,中午看影子的长度。如果影子最短,那就是夏天的至日;最长的影子是冬天的至日。二十四节气基本固定在每年的日期,比如春分一般是3月20日到22日,夏季至日一般是6月21或22日,基本固定。